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程大位故居的結果 展開
- 程大位故居
- 程大位珠算博物館
程大位故居
程大位故居
坐落在市內前園村,始建於明弘治年間,距今已490年歷史,幾經原樣修繕,現闢為旅遊景點,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故居坐落在屯溪區率口渠東,佔地540平方米,建於明正德年間。宅第主樓坐北朝南,三開間兩進(俗稱“一脊兩堂”),二層,磚木結構,門樓裡外挑檐,曲梁斗拱,馬頭山牆。西側為把祖樓,五開間,倚主樓而建。入口處就勢建“賓園”一座,園內有仿古迴廊、草坪及花圃。臨賓園原有人工水渠一道,當地程氏後裔稱該渠為“賓公渠”,公號“賓渠”即派出於此。
程大位故居
坐落在市內前園村,始建於明弘治年間,距今已490年歷史,幾經原樣修繕,現闢為旅遊景點,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故居坐落在屯溪區率口渠東,佔地540平方米,建於明正德年間。宅第主樓坐北朝南,三開間兩進(俗稱“一脊兩堂”),二層,磚木結構,門樓裡外挑檐,曲梁斗拱,馬頭山牆。西側為把祖樓,五開間,倚主樓而建。入口處就勢建“賓園”一座,園內有仿古迴廊、草坪及花圃。臨賓園原有人工水渠一道,當地程氏後裔稱該渠為“賓公渠”,公號“賓渠”即派出於此。
故居為兩層,一脊二黨三開間,東西廂房列兩邊,建築面積五百多平方米。前堂為客廳,立有程大位畫像和懸掛六角宮燈,橫樑上程大位故居匾額為著名數學家蘇步青教授所題。兩廂為程大位及家人住房。樓上大廳內陳列有古今中外各式算盤、程大位著作、程氏宗譜及各種珠算資料、圖片。在眾多展品中,最令人矚目的是形狀各異的算盤,大者有81檔,1.75米長,小者如戒 指算盤,僅2厘米長,具有較高觀賞價值和文物價值。故居西側為賓園,程大位號賓梁,故名。園內迴廊小涇,花草山石,景緻幽雅。牆垣窗戶均為算盤圖案,既具特色,又體現故居主人珠算宗師的身份,構思巧妙。
1986年,為紀念程氏逝世380周年,故居修葺一新。中國珠算協會在此舉行紀念活動和學術討論會。同時接待了日本國珠算史研究會“程大位逝世380周年中日親善故地訪問團”一行19人。故居底層設瞻仰堂,前堂西房為程大位原居室,內有木床、臬、椅等陳設,置有蚊帳、被褥等物。堂前案桌上立有漆刻程大位像,左右廂壁懸掛著程氏“師生問難”、“邀游吳楚”、“丈量步車”、“軍思於率口之上”等10幅生平圖畫。後堂有周恩來等人題詞照片。樓上明間陳列有程氏所著,影響深遠的《演演算法統宗》一書.以及有關典籍和中國各式算盤等實物。現故居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程大位(1533~1606)明代商人,珠算髮明家。字汝思,號賓渠,漢族,安徽休寧縣率口(今黃山市屯溪)人。少年時,讀書極為廣博﹐對書法和數學頗感興趣,一生沒有做過官。20歲起便在長江中﹑下游一帶經商。因商業計算的需要,他隨時留心數學,遍訪名師,搜集很多數學書籍,刻苦鑽研,時有心得。約40歲時回家,專心研究,參考各家學說,加上自己的見解,於60歲時完成其傑作《直指演演算法統宗》(簡稱《演演算法統宗》)。
《演演算法統宗》全書共17卷,萬曆二十年(1592)刻印。前二卷講基本事項與演演算法,其中珠算加法及歸除口訣,與現今口訣相同。乘法以“留頭乘”為主,除法以“歸除法”為主,為後世珠算長期 程大位 所沿用。卷三至卷十二為應用問題解法彙編,各卷以(《九章算術》)篇名為標題,但“粟米”改為“粟布”,“盈不足”改稱“盈朒”。卷三“方田”章內介紹了他自己創造的“丈量步車”,用竹篦做成,類似現在測量用的皮尺。卷六中首先提出了歸除開平方﹑開立方的珠算演演算法。卷十三至卷十六為“難題”彙編﹐仍依九章分類﹐用詩詞形式表達算題。卷十七為“雜法”,介紹了民間演演算法“金蟬脫殼”及珠算式的筆算“一筆錦”。此外還有“鋪地錦”﹑“一掌金”(一種指演演算法)以及各種幻方(即縱橫圖)等。最後附記“算學源流”,列出北宋元豐七年(1084)以來各種數學書目,共51種﹐其中只有15種現在尚有傳本,余均失傳﹐但對了解當時數學書傳布的情況是很有參考價值的。 《演演算法統宗》全書595個問題,絕大多數是由其它數學著作如劉仕隆著《九章通明演演算法》(1424)和吳敬《九章演演算法比類大全》(1450)等書中摘錄的。搜集當時演演算法較為完備﹐在當時同類珠算著作中是較好的一部。在中國古代數學的發展過程中﹐《演演算法統宗》是一部十分重要的著作。流傳極為廣泛和長久,對中國在民間普及珠算起了很大的作用。明朝末年﹐還傳入朝鮮﹑日本及東南亞各地﹐對這些地方傳播珠算﹐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演演算法統宗》中有許多數學提是以歌決的形式出現的。如《以碗知僧》等。《演演算法統宗》首次完整地敘述珠算定位法的“定位總歌”:數家定位法為奇,因乘俱向下位推。加減只需認本位,歸與歸除上位施。法多原實逆上數,法前得零順下宜。法少原實降下數,法前得零逆上知。”程大位於此書中在吸取各家演演算法精華的同時同,也接受了一些錯誤的見解。例如首篇“揭河圖洛書,見數有本原”,有數字神秘主義思想,書末還有屬無稽之談的推算孕生男女歌。其中有的地方還使用傳統數學書中的錯誤公式,未加改正,致使以訛傳訛。這些對以後數學發展起了不良影響。萬曆二十六年(1598),程大位對《演演算法統宗》進行刪節,取其切要部分,另編為《演演算法纂要》四卷,與《演演算法統宗》先後在屯溪刊行。
世界第一捲尺是他於1578年左右發明的,他當時把它稱作“丈量步車”,程大位因此被譽為“捲尺之父”。 “丈量步車”較之當今的鋼捲尺、皮捲尺顯得龐大許多,但從其原理、構造、用途和用法來看,又令人不得不承認它就是捲尺的雛形。它由木製的外套、十字架,竹制的篾尺,鐵制的轉心、鑽腳和環等部件組成。篾尺收放均從外套的匾眼中進出,鑽腳便於準確插入田地測量點,環便於提攜。我好奇地取出試用,果然篾尺收放自如,丈量、讀數、攜帶都很方便。更為珍奇的是程大位發明的捲尺不但有實物,而且在程大位編著的《演演算法統宗》第三卷中有完整的零件圖、總裝圖、設計說明和改型說明等全套書面資料,這在世界發明史上是相當罕見的。館長說:根據這套資料,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木工都能很方便地仿製出來。據《明史》記載,明神宗萬曆六年(1578年),內閣首輔張居正下令全國清丈土地,並將“土地丈量”與“一條鞭法”作為其推行的改革的重要措施。從《演演算法統宗》中獲悉,程大位親自參加了這次大規模的清丈土地工作。在此之前,“古者量田較闊長,全憑繩尺以牽量”,不但勞動強度大,而且差錯率太高。因此給發明家提出了課題,逼迫他苦思冥想去創造一種嶄新的丈量工具。他在設計說明中說,他的創意來自木工使用的墨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