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麥窪鄉的結果 展開

麥窪鄉

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紅原縣下轄鄉

麥窪鄉,隸屬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紅原縣,地處紅原縣東北部,東連色地鎮,南鄰阿木鄉,西依瓦切鎮,北靠若爾蓋縣接壤,行政區域面積559.77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麥窪鄉戶籍人口為4382人(2020年)。

1953年,進駐工作隊;1984年,公社改為麥窪鄉。截至2020年6月,麥窪鄉轄2個行政村。

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為4200元。

歷史沿革


1953年,進駐工作隊。
1954年,建民族工作委員會。
1957年,設麥窪工委。
1958年,設麥窪區,劃歸阿壩縣
1959年,劃歸理縣
1960年,洞拉、奪康2鄉合併為麥窪鄉。
1970年,鄉改麥窪公社。
1984年,公社改麥窪鄉。

行政區劃


2011年末,麥窪鄉轄2個行政村:洞拉、滾塘。
截至2020年6月,麥窪鄉轄2個行政村:麥窪一村、麥窪二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麥窪鄉地處紅原縣東北部,東連色地鎮,南鄰阿木鄉,西依瓦切鎮,北靠若爾蓋縣接壤,行政區域面積559.7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麥窪鄉地勢西高東低,南高北低。

氣候特徵

麥窪鄉屬大陸性高原寒溫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春秋短促,長冬無夏,無明顯四季。

水文

麥窪鄉境內有3條河,覆蓋全鄉。麥曲河境內全長約72千米,自滾塘村北入境,由北向西,流入若爾蓋。哈曲河境內全長約31千米,自滾塘村東入境,由東而西,匯入麥曲河。格曲河境內全長約15千米,自洞拉村南入境,由南而西,入曲河。

自然災害

麥窪鄉境內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雪災風災、水災、低溫、霜凍、雷擊等。1999年4月19日,遭受特大雪災,死亡牲畜900多頭,直接經濟損失110萬元。1992年滅蟲治鼠6666公頃,病蟲害得到有效控制。1998年9月6日,境內突遭大風襲擊,造成15戶牧民不同程度地受災,帳篷吹到天上,室內用品損失嚴重,直接經濟損失803萬元。

自然資源


麥窪鄉境內有優良品種麥窪耗牛;盛產貝母甘松、秦蘢等中藥材;野生動物有白臀鹿水鹿、狼、林麝盤羊藏原羚黑頸鶴天鵝、黃鴨等。
麥窪鄉
麥窪鄉
2011年,麥窪鄉有天然草場面積825000畝,其中可利用草場面積795000畝。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麥窪鄉總人口385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59人,城鎮化率4.1%。總人口中,男性1971人,佔51.1%;女性1887人,佔48.9%。總人口中,以藏族為主,達3753人,佔97.3%;漢族86人,佔2.2%;回族10人,羌族9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人。
截至2017年末,麥窪鄉常住人口為3996人。
截至2019年末,麥窪鄉戶籍人口為4866人。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麥窪鄉常住人口4382人。

經濟


截至2011年,存欄耗牛24833頭,羊26751隻,馬1477匹。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為4200元。

社會


教育

截至2011年末,麥窪鄉有中心校1所,在校生522人,專任教師2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76%。

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麥窪鄉有村文化活動中心2個。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麥窪鍋莊,麥窪藏戲。2011年末,體育廣場1個。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麥窪鄉有衛生院1個;病床10張,專業衛生人員10人。2011年,醫療機構完成治療2223餘人次,出院病人2223餘人次。

社會保障

截至2011年,麥窪鄉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8戶,人數8人,支出2萬元,比上年增長36.3%;城市醫療救助22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274人次,共支出6.4萬元,比上年增長39.7%。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26戶,人數681人,支出54.8萬元;供養農村五保34人,支出6.2萬元。全年接受社會捐款1.5萬元,使28人(次)困難群眾受益。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麥窪鄉有電信服務網點1個;固定電話用戶97戶,行動電話用戶811戶,寬頻接入用戶23戶。

交通


麥窪鄉有301省道穿境而過。

文化


地名由來

麥窪鄉取麥窪部落“麥窪”而得名。

非物質文化遺產

百汪彈唱流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