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宜慈
何宜慈
何宜慈(1921--2003),科學家,何宜武胞弟。畢業於廈門大學物理系。1946年到美國斯坦福大學留學,獲電子學博士學位,畢業后留任斯坦福大學研究員、高級研究員。曾任台灣新竹市科學園區調備處主任、國民黨國防科委副主任。1990年底退休后,任美國逸仙工業園有限公司首席顧問。1992年12月4日,帶領有關專家專程回國考察,在天津投資建立逸仙科學園,推動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次日,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的親切接見與稱讚。
何博士祖籍閩東壽寧縣斜灘鎮。1940年,何宜慈從福州考入內遷長汀的廈門大學,成為廈大新創辦的機電系第一屆學生。正值抗日戰爭的烽火歲月,國難當頭,廈大在世界著名物理學家薩本棟校長的領導下,艱苦辦學。在薩本棟博士的親自關懷和培養下,何宜慈盡情地汲取著科學知識,四年寒窗苦讀,使他奮飛的羽翼日漸豐滿。
1944年,何宜慈大學畢業后,曾留母校任教,1949年移居台灣。1956年,他赴美求學,在斯坦福大學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而後到美國"藍色巨人"IBM公司工作,擔任IBM紐約州EastFishkill實驗室顧問工程師。10餘年間,他的科研成果獲得36項美國專利,成為IBM公司卓有成就的科學家。他見證了美國洶湧澎湃的電子工業浪潮,深刻了解加州矽谷快速崛起的運行模式,躍躍欲試要回台灣發展高科技"矽谷"。1979年,何宜慈回到台灣,擔任台灣"科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任台灣"資訊工業策進會執行長"。他把"矽谷"的火種引到台灣新竹,籌劃創辦科技園。1980年,他擔任新竹科技園管理局首任局長,開始主持制定科技園規劃,設計發展框架,在資金籌集、人才訓練、環境優化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措施,為投資者提供良好的投資和生活環境。如針對高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瞬息萬變的特點,新竹科技園為入園創業者提供onestopoperation(一站式)快捷高效服務,使創業者能在一個窗口辦好手續,節省時間,提高效率,應對競爭,從而吸引一批高新技術項目紛紛入園創業。1984年,何宜慈博士從科技園管理局局長卸任時,新竹科技園已創辦了70餘家高科技企業,產值達100億元台幣,一個東方"矽谷"的雛型初露端倪。1984年至1988年,何博士出任新竹科技園指導委員會主任,繼續指導、扶持科技園的發展。經過20年的努力,到2000年12月15日新竹科技園創辦20周年之際,一組數字展示了它超凡的魅力:方圓6平方公里的新竹科技園,吸納了300多家高科技企業落戶,2000年總銷售額達9300多億新台幣。新竹科技園的發展推動了台灣地區經濟轉型,趕上了知識經濟發展的快車。何博士創造性的貢獻,贏得了世人的尊敬。
90年代以來,何宜慈博士還應聘北京中關村、廈門火炬科技園等高新科技園區顧問,為祖國大陸新興科技園的發展出謀獻策。1998年與邵建寅、葛文勛、蘇林華等廈門大學校友共同籌設薩本棟教育科研基金會及廈門大學薩本棟微機電研究中心。
廈大校主陳嘉庚
“何宜慈博士紀念獎學金”由薩本棟教育科研基金會設立,該基金會由王榮騰先生等發起成立,主要致力於資助和支持教育、科研事業。
作為一個知名的公益機構,該基金先後在美國斯坦福大學、台灣大學以及內地清華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設立獎學金。繼2006年至2010年在大海交通大學設立“何宜慈博士紀念獎學金”后,薩本棟教育科研基金會再次在微電子學院設立獎學金,是對學院的支持,也是對微電子學院學生的鼓勵。該獎學金主要獎勵、資助品學兼優、家境貧寒的本科生,每年獎勵4名學生,其中四年級學生1名,三年級學生3名,每人5000元人民幣。該獎學金總金額為11萬元人民幣,第一個設立期限為2011年至2015年。
美麗的龍江之畔--斜灘,像一顆明珠璀璨。在斜灘鎮區腹地坑頭裡有一條曲折幽深的何家巷,何氏兄弟故居就坐落在何家巷盡頭。何氏故居建築考究,風格別緻,是一座保存完整、不可多見的清代建築。這座5榴(開間)、三層土木結構的建築,坐北朝南,寬26米,高約15米,深29米,可謂是“庭院深深”。四周防火牆高越屋宇,牆面用石灰粉刷,因年深日久,顯得有些灰濛;屋頂雙面坡履蓋,青瓦飛檐;地面鋪設三合土,平整堅實,冬暖夏涼;大門高大巍峨,門楣上方有一塊清光緒年間欽賜的大橫匾,“大夫第”三個粗體大字仍斑駁可辨;廳堂上雕樑畫棟,門、窗、格扇花鳥浮雕栩栩如生、熠熠生輝,門楣及正廳裝飾優雅別緻,美觀耐看;中榴明間,高楣架構,寬5米,深9米,高7米,天花板下尚懸掛八爪吊油燈用的掛鉤,廳前正門建有門樓;后廳低楣架構,廳後置一天井,用於採光;前後廳間用三塊屏壁交綴隔開。火廂房與主房間隔以防火牆,牆腳開有兩個角門,便於出入。主建築左側牆外,另有一座三層土木樓房,佔地60多平方米,稱為“柴樓”,供何家主人平時堆積柴火之用。整棟建築恢弘壯觀,氣派非凡。
說起何氏兄弟故居,不可不提何家巷。
走進何家巷,首先看到的是高高的防火牆,幽幽的小曲巷,座座聳立的古建築,幢幢古色古香的古民宅,頓有種時光倒流的感覺。巷外涓涓溪澗,流水潺潺,巷內之字型排開的8座樓宇(前些年燒毀1座),厝厝相連,門門相通,從外徑直往裡走,恰似曲徑通幽處,真有點神秘的色彩。據《何氏家乘》記載,何家巷形成於清朝道光十九年(1838)前,巷裡的民間古宅建築時間迄今至少有160至200年的歷史。實際上,它是一處集居住、生活、生產、讀書、聚會、休閑、防禦功能於一體的城堡建築群,佔地面積約5300平方米。當年何家巷人丁興旺時居住著五百多人口,平均每幢民宅都住有六七十人,大多是四代、五代同堂。
當地民間有一說:何家巷背靠斜灘張家龍崗和郭家龍崗,此乃雙龍靈秀鍾會之地,底蘊深厚,孕育無數英才,每一幢古宅都飄出一段神奇的歷史。近代史上,從這裡走出許多志士名人,除了何氏兄弟之外,名震中外、義釋蘇共友人鮑羅廷夫人的大法官何鳳丹;大義凜然營救共產黨人、為革命立大功的國民黨南京最高法院檢察官何修及胞弟河北省通縣縣長何簡;執法嚴明、親自揖拿、主持審理貪贓枉法的福安縣縣長高誠學一案而名噪一時的福建省政府秘書處法制室主任何紹蘭等一代名人,都在這裡繁衍生息,留下他們的音容足跡和啟迪後人的故事傳說。據記載,民國時期,何家巷就出了6名博士。新中國成立后,斜灘的何氏家族又造就了一代新人,共培養高等院校畢業生70餘人,至今在讀或已取得碩士、博士學位的研究生已達21人,約佔斜灘鎮的1/3,歷年獲得中級以上職稱的54人,在國內擔任教授、博導、高工等的人物舉不勝舉。
現在,何氏故居尚居住著數家何氏後裔,日日忠實地堅守著何家大院,繼續演繹著何家人永遠也演繹不完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