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本棟

原中央研究院院士

薩本棟,男,(1902.07.24-1949.01.31),出生於福建省閩侯縣,物理學家、電機工程專家、教育家。

1921年畢業於北京清華學校。1922—1924年在美國斯坦福大學學習,獲工學士學位。1924—1927年轉入麻省伍斯特工學院學習,獲理學博士學位。1927—1928年任伍斯特工學院研究助理,西屋電機製造公司工程師。1928—1937年任清華大學物理學教授。1937—1945年任國立廈門大學第一任校長。1945—1948年任中央研究院總幹事,兼任物理研究所代所長。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1月31日逝世於美國加州。曾創造性地將並矢方法和數學中復矢量應用於解決三相電路問題,得到當時國際電工界的高度評價。對各種真空管的性質和效能也有極好的研究。30年代出版的《普通物理學》被當時的大學廣泛採用。和葉企孫等人共同建設和發展了清華大學物理系。抗戰期間,為建設廈門大學做出了重要貢獻。抗戰勝利后,為恢復和重建中央研究院做出了極大努力。

1949年1月31日,薩本棟逝世於美國加州醫院。是時,他還不滿47歲

人物關係


大事件

1902-07-24

出生

1902年7月24日出生於福建省閩侯縣。

1933

出版首部中文大學物理教材《普通物理學》

1933年出版《普通物理學》,這部書是首次用中文正式出版的大學物理教材。1940年該書被教育部正式頒定為大學教材,在中國國內流行使用10多年。

出版首部中文大學物理教材《普通物理學》
1936-08

發表論文,引起國際電工理論界強烈反響

1936年8月,將在俄亥俄大學講授的應用並矢方法解決電路的計算和分析加以總結,在美國電氣工程師學會學報上發表了論文《應用於三相電路的並矢代數》,引起國際電工理論界的強烈反響,被認為是開拓了電機工程的一個新研究領域。

1939

出版《並矢電路分析》

1939年出版《並矢電路分析》。這是一本新理論傑作,是“數學、物理、電機三角地帶”的新著,其理論在電機工程研究中屬於新開拓的前沿。因此,該書一出版,立即被選入國際電工叢書,並獲中國電機工程師學會第一次榮譽獎章。

出版《並矢電路分析》
1946

出版《交流電機基礎》

1946年在美國出版《交流電機基礎》(Fundamentals of Alternatinr Cur-rent Machines),提出了許多新的論點和論據,該書受到英、美各國科學界的極高評價,被譽為物理學、電機學巨著。

出版《交流電機基礎》
1948

當選首屆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8年當選為首屆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9-01-31

逝世

1949年1月31日逝世於美國加州,享年47歲。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1902年7月24日,薩本棟出生於福建省閩侯縣。少年時代在福州求學。
1921年,畢業於清華學校。
1922年,赴美留學,進入斯坦福大學學習機械工程。
1924年,從斯坦福大學畢業,獲得工學士學位,之後進入麻省伍斯特理工學院。同年,從伍斯特理工學院畢業,獲得電機工程學士學位,旋即轉習物理。
1927年,從伍斯特理工學院畢業,獲得理學博士學位;博士畢業后應聘為伍斯特理工學院研究助理及西屋電機製造公司工程師。

工作經歷

1928年,應清華大學物理系主任葉企孫之聘請回國任物理學教授,講授普通物理學、電磁學、無線電物理,及研究院課程向量與電路論,並從事電路和無線電方面的科研工作。
1935年9月,應邀為美國俄亥俄大學電機工程系客座教授。
1937年3月,從美國講學歸來,回清華大學任教。其時,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因經營橡膠失敗,資財虧蝕殆盡,遂將其所創辦的廈門大學獻給國家。1937年7月1日廈門大學由私立改為國立。
1937年7月6日,被任命為國立廈門大學第一任校長。薩本棟接受任命的第二天,盧溝橋事變發生了。他在全面抗戰的炮火聲中抵達廈門,於7月26日正式上任。9月3日,日本侵略軍的炮彈和炸彈就落到了廈門市。為了師生的安全起見,翌日學校暫遷到當時的公共租界鼓浪嶼,借用英華中學及閩南職業學校的部分校舍上課。10月間,薩本棟經與有關方面研究后,決定將廈門大學內遷到閩粵贛交界的山城長汀,12月初開始搬遷。
1938年1月17日,在長汀複課。在長汀的教學與生活都遇到極大的困難。薩本棟迎難而上。他先租用長汀飯店和附近民房為教職員宿舍;借用專員公署,修整文廟祠堂為圖書館、實驗室;然後在北山之麓等處建造新校舍,挖修防空洞。
他帶領幾位理工科助教和儀器管理員,把學校分配給他乘坐的專用小汽車的發動機拆下來,改裝成照明發電機,並親自指揮安裝電路、電燈,終於使全校大放光明。當時薩本棟兼任數理系主任。
1938年,數理系只有教授、副教授、專任講師各1人,助教3人。為增強教師隊伍,原燕京大學物理系主任謝玉銘教授於1939年應聘來校。後來謝玉銘擔任數理系主任、理學院院長和教務長,協助薩本棟辦好廈門大學。
1945年5月,薩本棟完成在美國講學任務后,轉道趕赴英國,進行短期講學。9月抗戰勝利后,他由倫敦回到重慶,應中央研究院院長朱家驊之聘擔任中央研究院總幹事。
他領導了中央研究院遷回南京的各項工作;接著,又為在南京建立一個數理中心而奔波籌款。他還為物理研究所和新籌建的數學研究所在南京九華山附近各建造了一幢房屋。
1945年—1948年,擔任中央研究院總幹事,兼任物理研究所代所長。
1946年,廈門大學於他剛調離后的就設立了“本棟獎學金”。
1947年10月,在上海召開的中國物理學會第14次年會,就由薩本棟主持會議。
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在這期間,薩本棟先後在美國電氣工程師學會學報(Trans.AIEE)上發表了《關於空氣中的火花的研究》及《三相系統的非平衡因素》兩篇論文。
薩本棟在清華大學任教的9年中,在研究電路、電機工程以及真空管性能方面,也取得了豐碩成果。他創造性地將並矢方法和數學中的復矢量應用於解決三相電路問題,先後撰寫了10多篇論文,深得物理學界前輩的推崇,並由此被清華大學教授會推選為評議員。
1936年8月,將在俄亥俄大學講授的應用並矢方法解決電路的計算和分析加以總結,在美國電氣工程師學會學報上發表了論文《應用於三相電路的並矢代數》,引起國際電工理論界的強烈反響,被認為是開拓了電機工程的一個新研究領域。
這是一本新理論傑作,是“數學、物理、電機三角地帶”的新著,其理論在電機工程研究中屬於新開拓的前沿。因此,該書一出版,立即被選入國際電工叢書,並獲中國電機工程師學會第一次榮譽獎章。由於薩本棟在電機工程學上的突出成就,他被美國電氣工程師學會接納為外籍會員。
1944年6月,薩本棟接受美國國務院邀請,再度赴美講學,同時應邀的還有北京大學教授楊振聲、南開大學教授陳序經、金陵大學教授陳裕光、嶺南大學教授容啟東、中央研究院汪敬熙。在這一年期間,薩本棟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密西根(Michigan)大學、哈佛大學、伊利諾伊大學等處做了多場報告,其中關於交流電機學問題的講授最具特色。
他首先提出了用標么值系統來分析交流電機,引起工程學界的強烈反響;然後他根據在廈門大學講授電機學所積累的資料,再加上在斯坦福大學授課的新材料,用英文撰寫成專著《交流電機基礎》(Fundamentals of Alternatinr Cur-rent Machines),提出了許多新的論點和論據,“言前人之所未言”。
其中不少的章節如單獨分出,也可自成多篇短論文,因為這些章節所用方法多啟發前人所未道的地方。這一點也許就是本書出版后能受到英、美同行人讚許的原因吧!”“採用的學校也不少,如加州大學、卡內基理工學院等十幾所院校都採用它做教本。”這種情況,開創了中國科學家編寫的自然科學專著被外國人採用為教材的先例。
薩本棟在電機工程學上的成就及他在美國講學的特色,不僅獲得了美國科技界的讚賞,也吸引了英國的科技界。當他在美國的講學還在進行時,英國的學術界就曾三次電邀他前往英國。
● 學術論著
1 A.PEN-TUNG SAH(薩本棟).Studies on sparking in air.Trans.AIEE,192746:604—615;Journal AIEE,1927,46:1073—1081.
3 A.PEN-TUNG SAH.Representation of polyphase systems by multi-mensional vectors.Proc.World Engineering Congress(Tokyo),1929,22:111—124.
4 A.PEN-TUNG SAH.Application of spasevectors to the solution ofthreephase networks.Science Reports(Tsing Hua Univ.),1931,A1:69—82.
5 薩本棟.物理學名辭彙.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編委會,1932.
6 薩本棟.普通物理學(上、下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
7 A.PEN-TUNG SAH.Representation of stokvis-fortescue transforma-tion by a dyadic and the invariants of a polyphase impedance.ScienceReports(Tsing Hua Univ.),1935,A3:27—36.
8 A.PEN—TUNG SAH.Reciprocals of incomplete dyadics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three-phase electric circuit theory.Science Reports(TsingHua Univ.),1935,A3:37—55.
9 薩本棟.普通物理學實驗.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10 A.PEN-TUNG SAH.Impedance dyadics of three-phase synchronousmachines.Science Reports(Tsing Hua Univ.),1936,A3:127—177.
11 A.PEN-TUNG SAH.Dyadic algebra applied to 3-phase circuits.Trans.AIEE,1936,55:876—882.
12 A.PEN-TUNG SAH.Analysis of usymmetrical machines.Trans.AIEE,1936,55:1247-1248.
13 A.PEN-TUNG SAH.Complex vectors in 3-phase circuits.Trans.AIEE,1936,55:1356—1364.
14 A.PEN-TUNG SAH.Dyadic circuit ana1ysis.International TextbookCo,1939.
15 A.PEN-TUNG SAH.Matrices and Dyadics.Elect.Eng.,1940,59:329—330.
16 A.PEN-TUNGSAH.Two-phase co-ordinates of a three-phase circuit.Elect.Eng.,1940,59:478—479.
17 A.PEN-TUNG SAH.A Matrix theorem.Elect.Eng.,1941,60:615—616.
18 A.PEN-TUNG SAH.Fundamentals of alternating current machines.McGraw-Hill,1946.
19 薩本棟.實用微積分.上海:青年圖書出版社,1944;上海:商務印書館,1948.
20 薩本棟.交流電路.上海:正中書局,1948.
21 薩本棟.交流電機.上海:商務印書館.1949.

個人生活


家庭生活

薩本棟的兩個兒子薩支汗、薩支唐後來分別成為數學家和物理學家。

社會任職


時間擔任職務
1932年—1937年中國物理學會會計和秘書
1940年—1948年中央研究院當然評議員
1940年—1948年評議會人事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
1940年—1948年設計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
1942年《物理學報》委員會委員
1943年12月中國電機工程師學會董事
1945年—1947年中國物理學會學會副理事長

獲得榮譽


時間獲獎結果授予單位
1944年5月三等景星勳章國民政府

人物評價


薩本棟是一個著名的物理學家,也是一個傑出的電機工程專家和教育家。他不僅以他的非凡學識、才智為世人所景仰,他的優秀品質、高尚修養、“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服務精神更使人難忘。他在科學技術上的最大成就是率先把並矢方法應用到電機工程中去;在教育上的最大貢獻是在抗戰的艱苦時期發展壯大了廈門大學,發揚光大了陳嘉庚的愛國辦學精神。

後世紀念


對於他的骨灰的處理,在薩本棟的遺囑中指出,希望獻給北京清華大學、國立廈門大學,或送給南京中央研究院。後來,廈門大學表達了強烈願望,請求全部接受薩本棟骨灰。經夫人黃淑慎同意,將薩本棟骨灰全部安葬在廈門大學校園內。鄭朝宗撰寫了墓碑文,將薩本棟抗戰時期治校8年的成績歸納為5項:1.“率全校師生急遷閩西山區長汀,途遙路險,而開學必需之圖書、儀器、文件、標本,均得安全轉移,迅速複課”。2.“親自擘劃、監督營造新校,舊房、衙署、文廟、廢園廣加改造,學校範圍賴以擴充,學生人數較前倍增”。3.“不辭辛苦力肩教學重擔,所授課程門數之多、分量之重甚於一般教授,又為適應國家需要,因陋就簡增設土木、機電、航空三系,延聘國內知名學者以造就人才,苦心經營,促其成長”。4.“注意學生品德教育,確保校內安定秩序。……校園內絕不許設立同鄉會,對各地來者一視同仁”。5.“既悉心治校,而又嚴於律己,勤政之餘,繼以力學……,抗戰時期,人民生活艱苦異常,公亦自奉如常人,食少事繁,積勞成疾”。刻在墓碑上,以垂永久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