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賢柚

通賢柚

通賢柚,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通賢柚感官特色:果皮淡黃色、果肉米黃色、肉質脆嫩化渣、酸甜適中略偏酸、少核或無核、耐儲存。

2徠011年12月,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通賢柚”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產品特點


通賢柚感官特色:果皮淡黃色、果肉米黃色、肉質脆嫩化渣、酸甜適中略偏酸、少核或無核、耐儲存。
理化指標
項目要求
可溶性固形物≥10.5%
固酸比≥9.5
可食率≥45%
總酸≤1.10%
單果重1000g~1800g
通賢柚
通賢柚

產地環境


通賢柚
通賢柚
安岳縣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冬暖春早,雨熱同季,雨水充足,但時空、地域分佈不均,有冬干、春旱、夏旱連伏旱、秋雨多的特點,光照較足,無霜期長,風速小。常年平均氣溫18.5℃,年平均日照時數1192.7小時。年平均降水量924.9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數為147.7天。降雨集中在5月至9月,7月最多。安岳縣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流域面積2689.4平方公里。主要河道有二級河2條,總長45.3公里;三級河11條,總長274.5公里;四級河287條。河流徑流總量8.3億立方米,年排澇量5.1億立方米,適宜種植通賢柚。

歷史淵源


20世紀20年代,安岳縣從福建漳州用套罐法引入,在四川安岳縣通賢鎮三村一社栽植。因其品質殊優,取名貢橙。
1949年前,安岳縣用高壓繁殖,共幾十株,集中分佈於通賢鎮附近。
1949年後,安岳縣栽栽伐伐,幾經反覆,不足萬株。
20世紀80年代初,經有關專家品評,安岳柚其性狀已發生變異,成為一新的品系。
1986年,安岳縣取其商品名“通賢柚”。
通賢柚
通賢柚
1986年,安岳縣開始著手大量栽培通賢柚。

生產情況


2013年,四川省資陽市柚種植面積達22.66萬畝,產量3.43萬噸,產值2.05億元。
通賢柚
通賢柚
截至2015年底,安岳全縣檸檬保存面積48萬畝,年產量42萬噸。

產品榮譽


通賢柚
通賢柚
2011年12月,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通賢柚”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通賢柚產地範圍為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通賢鎮、石鼓鄉、人和鄉、長河源鄉、團結鄉、天馬鄉6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當地文旦類。
(二)立地條件
土壤類型為紫色土、水稻土,土層厚度≥1米,有機質含量≥2%,土壤pH值6.0至8.0。
(三)栽培管理
苗木繁育:以枳為砧木,從無檢疫性病蟲害的健壯母樹上採集接穗進行嫁接繁殖
定植:
徠(1)定植時間:裸根苗定植時間為春栽每年2月至3月,秋栽9月至10月,帶土苗四季均可定植。
(2)定植密度:每公頃栽植株數≤840株。
施肥:以有機肥為主,每年每公頃施腐熟有機肥≥45噸。
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三)採收
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

專用標誌使用

通賢柚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准后予以公告。通賢柚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