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學醫學院

醫學類高等院校

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的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兵團衛生學校,1949年建校於甘肅天水,1949年10月隨軍進疆,先後經歷了新疆軍區衛校、兵團醫學專科學校、兵團醫學院、石河子醫學院、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等幾個發展階段。建院50多年來,為國家培養各級各類醫藥衛生技術人才1.7萬名,遍布天山南北、祖國各地,為地方和國家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了貢獻。

歷史沿革


1949年8月1日,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解放了甘肅天水,第一兵團司令員王震指示衛生部長潘世征辦學校、辦醫院,在天水火車西站成立了第一兵團衛生學校籌備委員會,就地開展招生組建工作。10月16日,全校師生奉命進軍新疆,行軍到達哈密、吐魯番后,根據兵團指示分南北兩路進疆,南路由王逐北率領二、四大隊由吐魯番步行43天到達喀什,建立了南疆醫訓隊。北路由政委李國清率領一、三大隊,由哈密改乘蘇聯軍用飛機到達迪化。一、三大隊360名學員、24名教學工勤人員,與原聯勤總部駐新疆衛生人員訓練組46人合併,組建成立新疆軍區衛生學校。
1950年1月19日,衛校教工三百餘人,全部到達新疆迪化,駐東門外大營房。第一兵團衛校進疆后改為新疆軍區衛生學校。
1952年4月25日,新疆軍區衛生部助產學校下馬,其低年級學生130人編入衛校,成立護士班。
1954年8月12日,根據軍區生產管理部通知,學校由東門外遷往老滿城新址。10月,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成立,衛校劃歸兵團,更名“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學校”。
1958年5月27日,學校全離開烏魯木齊搬遷至石河子。
1959年8月,學校正式列入國家統一分配招生計劃,並指定在四川、河南招收本科學生。12月,兵團衛生學校擴升為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醫學專科學校。
1970年2月,學校為師級單位,隸屬兵團後勤部,全稱“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醫學專科學校”。5月,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撤消,學校改名為“石河子醫學專科學校”,歸自治區教育局管理。
1975年8月25日,學校由醫學專科學校升格為醫學院,正式命名為“石河子醫學院”。
1976年,兵團第二醫院護士學校更名為“石河子醫學院護士學校”。
1978年10月26日,遵照教育部的批示正式命名為石河子醫學院。
1996年9月11日,農業部部屬的石河子農學院與石河子醫學院、兵團經濟專科學校、兵團師範專科學校合併組建成立石河子大學。 
石河子大學醫學院易名祥錄
1949年9月25日第一兵團衛生學校
1950年1月新疆軍區衛生學校
1954年10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學校
1959年12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醫學專科學校
1966年2月兵團醫學院
1978年9月石河子醫學院
1996年9月石河子大學醫學院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專業設置
石河子大學醫學院設有基礎醫學系、護理系、預防醫學系和臨床醫學系、口腔醫學系、醫學影像學系、醫學檢驗系、麻醉學系等8個系,開設臨床醫學、護理學、預防醫學、口腔醫學、醫學影像學、醫學檢驗等6個本科專業,其中臨床醫學為大學特色專業,並在臨床醫學專業基礎上開設診斷病理學、麻醉學等本科專業方向,設有臨床醫學、護理學、醫學影像學、臨床檢驗學、口腔、衛生事業管理6個專科專業。自1998年以來,病理學病理生理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生理學、免疫學、護理學、流行病學與衛生統計學、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外科學、內科學、腫瘤學、婦產科學、眼科學、麻醉學等14個碩士學位授予點陸續面向全國招收碩士研究生。學院現有2門自治區級精品課程,3門兵團級精品課程,3個兵團級重點學科,14門大學一類課程,7個校級重點學科,2個自治區質控中心,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新疆地方與民族高發病重點實驗室。
系部設置
下轄系(所)
基礎醫學系護理系預防醫學系醫學人文研究所病理學系
臨床醫學系醫學影像系口腔醫學系醫學檢驗系麻醉學系

師資隊伍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既有在學術上功底深厚、有較高知名度的學者、專家,也有在專業上頗有建樹的青年學者。學院現有教授56人,副教授120人,講師188人;博士52人,在讀博士74人,碩士133人;碩士生導師316人,兼職博士生導師12人。國家級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5人,自治區優秀專家1人。擁有附屬醫院4所(直屬醫院1所,非直屬醫院3所),教學、實習醫院30所,其中三甲醫院10所。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為全國“百佳”醫院。
石河子大學醫學院
石河子大學醫學院

科學研究


學院重視開展科學研究和學術交流,公開出版發行期刊《農墾醫學》(雙月刊)。“十五”期間,承擔各級各類科研課題120餘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項目和省部級重大科研項目30項,發表論文600餘篇(SCI收錄7篇),出版學術專著7部,獲省部級科研獎勵20項。
石河子大學醫學院廣泛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2007年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新疆地方與民族高發病實驗室通過專家評估,成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並與復旦大學遺傳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美國阿拉巴馬州大學分子醫學實驗室等建立了長期協作關係,力爭成為兵團和自治區的醫學研究與科研開發中心。2001年6月,國家教育部指定北京大學對口支援石河子大學。作為石河子大學的重點發展學院,我院也與北京大學醫學部(原北京醫科大學)建立了全面協作關係。截至2012年,學院與美國阿拉巴馬大學醫學院、北京大學醫學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武漢大學醫學院等國內外醫科院校建立了校際交流合作關係。
在新世紀里,石河子大學醫學院將抓住機遇,以培養“寬口徑、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的高級衛生技術人才為目標,發揮綜合性大學學科齊全、文理滲透、醫工、文結合的優勢,為促進邊疆各族人民衛生事業的發展和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順利實施做出應有的貢獻。

領導團隊


閆衛華:黨委書記、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常務副院長
彭心宇:院長、教授、博士
李鋒:副院長、教授、博士、博導
黃鵬:黨委常務副書記高級政工師
慕曉玲:副院長、教授、博士、碩導
井明霞:副院長
童巧霞:副院長

獲得榮譽


2021年7月,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病理學系黨支部被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授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