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頭莧
莧科莧屬植物
凹頭莧(拉丁學名:Amaranthus lividus L.)莧科、莧屬一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全體無毛;莖伏卧而上升,從基部分枝,淡綠色或紫紅色。葉片卵形或菱狀卵形,花成腋生花簇,直至下部葉的腋部,生在莖端和枝端者成直立穗狀花序或圓錐花序;苞片及小苞片矩圓形,果熟時脫落。胞果扁卵形,不裂,微皺縮而近平滑,超出宿存花被片。種子環形,黑色至黑褐色,邊緣具環狀邊。花期7-8月,果期8-9月。莖葉可作豬飼料;全草入葯,用作緩和止痛、收斂、利尿、解熱劑。
原產於熱帶非洲,除降雨稀少的乾旱區和半乾旱區外,在中國東北、華北、華東、華南以及陝西、雲南、新疆等省區廣生。廣泛分佈於溫帶、熱帶和亞熱帶。日本、阿根廷、澳大利亞、荷蘭以及非洲北部的一些國家也有分佈。抗逆性強,抗濕耐鹼,對土壤要求不嚴、適應性廣。
一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全體無毛;莖伏卧而上升,從基部分枝,淡綠色或紫紅色。葉片卵形或菱狀卵形,長1.5-4.5厘米,寬1-3厘米,頂端凹缺,有1芒尖,或微小不顯,基部寬楔形,全緣或稍呈波狀;葉柄長1-3.5厘米。花成腋生花簇,直至下部葉的腋部,生在莖端和枝端者成直立穗狀花序或圓錐花序;苞片及小苞片矩圓形,長不及1毫米;花被片矩圓形或披針形,長1.2-1.5毫米,淡綠色,頂端急尖,邊緣內曲,背部有1隆起中脈;雄蕊比花被片稍短;柱頭3或2,果熟時脫落。胞果扁卵形,長3毫米,不裂,微皺縮而近平滑,超出宿存花被片。種子環形,直徑約12毫米,黑色至黑褐色,邊緣具環狀邊。花期7-8月,果期8-9月。
幼苗 子葉1對,長橢圓形,先端鈍圓,基部連合。下胚軸發達,上胚軸短。初生葉闊卵形,先端平截,具凹陷,葉基闊楔形,有長柄。後生葉除葉緣略呈波狀外,與初生葉相似。
成株 肉質肥厚,有光澤無毛,綠色帶紫色。株高10~30厘米,莖圓柱形,傾斜或匍匐生長,由莖部分枝。單葉,對生,有時互生,矩圓形或倒卵形,全緣,頂端內凹。花3~8朵,簇生於小枝頂端,黃色,具凹頭,下部結合; 雄蕊8~12枚; 花柱4~6枚,細長,伸出雄蕊之上,柱頭4~5裂。
子實 胞果橢圓形,每果內有種子50多粒。種子腎狀扁圓形,黑色或褐色。
喜溫暖氣候,耐熱力強,不耐寒冷。生長適溫23—27℃,20℃以下植株生長緩慢,10℃以下種子發芽困難。野莧對土壤要求不嚴格,要求土壤濕潤,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不耐澇,在排水不良的地方生長較差。幼苗期若土壤濕潤則根系多而發達,扎得深。
凹頭莧
和皺果莧相近,但本種的莖伏卧而上升,由基部分枝,胞果微皺縮而近平滑,可以區別。
種子繁殖:初種者可於夏季挖取野生的野莧移植於種植地種植,任其抽花穗結籽,待全株有半數種子變褐黑色時,用布袋接住花穗,將種子抖落布袋中,晾乾保存備用。較早熟或遲成熟的種子自然落地,當年或翌年長出幼苗,直接採收或作種苗移植他處。
野覽在華南地區可在2—8月播種,4—9月採收。
選擇地勢平坦,排灌方便,雜草較少的地塊。播種前將土地深耕約15厘米,每畝施腐熟有機肥1500千克作基肥,耙平作平畦,畦寬1.5米,畦面要細碎平整,然後播種。播種一般為撒播。
在幼苗2片真葉時追第一次肥,10一12天以後追第二次肥,以後每採收1次追肥1次。追肥以氮肥為主,每次每畝用尿素10千克或有機液肥1000一1500千克。
野莧雖有一定的抗旱力,但只有充足的水分才能高產優質,出此應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雨季應注意排水,防澇。
野莧地內易生雜草,為防草害應選雜草較少的地塊種植。苗期應及時除草,以防草大時,除草傷苗。
春播野莧播種后40一50天開始採收,約採收2—3次;秋播野莧播種后約30天開始採收,一般採收1—2次。當株高約10厘米,有5—6片真葉時進行第一次採收。第一次採收多與間苗相結合,要求握收大留小,留苗均勻,以增加後期產量。一般春季畝產可達1200一1500千克,秋季畝產約1000千克。
野莧全草及種子供藥用,有清熱利濕、解毒的功效。每100克嫩莖葉含水分82.8克、蛋白質5.5克、脂肪0.6克、碳水化合物8克、粗纖維1.6克、鈣610毫克、磷93毫克、鐵3.9毫克、鉀411毫克、胡蘿蔔素7.15毫克、維生素B1 0.05毫克、維生素B2 0.36毫克、維生素C l53毫克。野莧性涼,有消熱、降火、解毒、清肝、明目之功效。患口腔潰瘍、視力減弱、紅眼病、角膜炎等眼疾患者,食用野花,有一定的療效。
凹頭莧
全草:甘,涼。用於痢疾,目赤,乳癰,痔瘡。種子:祛寒熱,利小便,明目。
凹頭莧
管理
播后苗期管理以清除雜草為主,以便形成純一生長的凹頭莧群落。營養體經過一次放牧或刈割后,追撒一次磷肥,可顯著提高產草量,畝追過磷酸鈣25千克,可提高生物量20-30%。
刈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