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蒙蒙古族鄉

興蒙蒙古族鄉

興蒙蒙古族鄉是雲南省唯一的蒙古族聚居鄉,於1988年建鄉,全鄉轄區面積4.77平方公里。鄉政府駐地北閣村距通海縣城13公里,海拔1800米。鄉轄五個自然村、六個村民小組。截至2020年11月1日,興蒙蒙古族鄉常住人口為5286人。

地理環境


全鄉轄區面積4.77平方公里。鄉政府駐地北閣村距縣城13公里,海拔1800米。興蒙鄉年平均氣溫15.6℃,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適宜種植烤煙、水稻、蔬菜、花卉、甜瓜等農作物。玉通公路穿鄉而過,屬通海縣西大門。

歷史沿革


興蒙蒙古族鄉,解放前名為“魚夫村”,解放后更名為興蒙鄉,1988年1月7日建“興蒙蒙古族鄉”。解放前鄉人口僅為3034人。興蒙鄉蒙古族主要是元代隨軍來雲南落籍的,其語言風俗仍有保留,並有祖廟“三聖宮”等。興蒙鄉是雲南省唯一的蒙古族鄉,其語言、衣飾、飲食、宗教十分有特色,並有許多元代古籍和古文化建築,加之鄉鎮后的鳳凰山十分美麗,很適合開展蒙古族活動“那達幕大會”(已開過六次)以及開發體現雲南蒙古族風俗的旅遊項目。

區劃人口


人口

鄉轄五個自然村、六個村民小組,共有1760戶。
2021年6月28日,通海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興蒙蒙古族鄉常住人口為5286人。

民族

居住著蒙古族、漢族、彝族、哈尼族、回族白族瑤族拉祜族等八個民族。

自然條件


興蒙蒙古族鄉地處通海湖盆區,屬中亞熱帶半濕潤涼冬高原季風氣候。常年四季溫和,年平均氣溫15.4℃。主要自然災害為旱災、澇災、冰雹、地震。20世紀90年代以後,以澇災最為嚴重。地形以壩區盆地為主,兼有小面積丘陵,土壤為赤紅色,植被為次生針闊林葉混交林。全鄉自然資源比較貧乏,石灰岩是主要礦產資源。野生動植物資源稀缺,但水資源較為豐富,鄉內的中河及小海塘與杞麓湖相連。

經濟發展


全鄉圍繞“農民增收、財政增收、經濟發展”的總目標,以“強基礎、調結構、建支柱、抓流通、治環境、樹形象”為總體發展思路,突出以“設施農業、非公經濟、民族文化旅遊和畜牧養殖”為四個產業化發展重點,經濟和社會事業連年快速發展。現在以暖棚種植甜瓜為主的設施農業已形成產業化發展,保證了農民收入的持續增長和經濟總量的提升;以特色商飲服務業為主的非公經濟取得了較快的發展,促進了群眾致富、財政增收,樹立了民族對外的商業品牌;逐步啟動開發的民族文化生態旅遊,通過規劃、基礎項目啟動以及節慶活動開展相結合,旅遊經濟價值的潛力有了初步的體現,以蒙古族、漢族、彝族和哈尼族等民族融為一體的多元特色民族文化不斷得到開發和展示,“南方高原上的蒙古族”、“歌舞之鄉”、“建築之鄉”、“甜瓜之鄉”已成為大家嚮往的地方。

農業結構


興蒙蒙古族鄉--甜瓜
興蒙蒙古族鄉--甜瓜
興蒙蒙古族鄉鞏固烤煙及蔬菜生產,以甜瓜種植為重點,積極發展高效農業。甜瓜種植已成為帶動興蒙經濟增長的一個亮點,瓜農成立了“甜瓜專業合作社”,種植及經營已形成組織化、規模化、市場化,2003年1—5月份,已發展到65畝57個棚,產值達100多萬元;並已報省、市、縣農業部門立項進行重點扶持,登記成立了“興蒙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申請註冊了“興蒙”牌農產品商標,申報了無公害認證;甜瓜產業化發展正按規劃穩步推進,至2003年年底種植面積將達150餘畝。
2008年,共有478戶種植甜瓜,面積1262畝,產量27198公斤。每畝烤煙毛收入大概在3000元到5000元左右。興蒙的烤煙是成片種植,凡分在鄉政府規劃好的種植區內,農民就得種植烤煙,烤煙生產已經成為鄉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共投資94.89萬元完成各類水利工程14件,同時積極籌措資金12.3萬元,加快交通、集鎮等基礎設施建設。

建築名勝


鄉鎮後面是鳳凰山,鎮中心有一座“三聖宮”,內供成吉思汗、忽必烈、蒙哥縮象,並有元、明、清時期碑刻10塊。三聖宮始建於清同治十三年。還有蒙古族祠堂建築。
普家祠堂:
興蒙蒙古族鄉--蒙古族祠堂
興蒙蒙古族鄉--蒙古族祠堂
普家祠堂位於中村的西部,緊接鳳凰山,坐北朝南,前高后低,始建於清朝,經過幾次加建和修建。房屋結構沿襲了興蒙鄉建築的一貫風格:土木結構,木架,立柱,土坯牆壁和瓦頂,瓦頂還有翼角向上伸開。祠堂的堂屋由三個寬14、16和14溝的房間組成。堂屋、耳房與倒八尺之間圍城一個天井,形成這裡典型的“三間四耳倒八尺”的建築風格。祠堂前有一戲台,大門在祠堂左側。新建的門外也掛起了“興蒙鄉中村老年學校”和“通海縣興蒙蒙古族鄉中村老年人協會”的牌子。
期家祠堂:
白閣的期家祠堂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位於鳳凰山腳下三聖宮的左側,是興蒙蒙古族鄉幼兒園所在地。整個院子的房間被連成一體,分為上下兩層。院子中間有十五級的樓梯通向堂屋,上層和耳房相連,房檐下的房梁被用原木的木雕裝飾還清晰可見。整個房梁的木雕被分為三段,中間由鸚鵡頭形的圓雕隔開。樓梯左右兩側各有一根木質的燈籠柱,石質的底座形似燈籠。堂屋的左右兩層各有一道門通向耳房。
華家祠堂:
始建於清朝光緒年間,已成為興蒙鄉第二村民組的辦公所在地。祠堂同樣坐北朝南,院子大門開在整個院子的中間,大門頂的三條邊形成兩個翼角向上方延伸。祠堂是“三間四耳倒八尺”的格局,堂屋由三間寬分別為16、18和16溝的房間組成,四間比堂屋稍矮並被分為兩層的耳房。天井裡通向堂屋的台階有六級。耳房的上層堆放著隊里的桌椅板凳,下層右邊新修了一個很大的灶台,左邊是兩間生產隊的辦公室。

民俗文化


興蒙蒙古族是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率軍南征,后落籍雲南的蒙古騎兵後裔。750多年來,這個馬背民族的後裔群體,在通海杞麓湖上撐船捕魚,圍湖墾田,雖然歷經艱難歲月的蕩滌,風雨的洗禮,生產和生活方式幾經變遷,但仍傳承併發揚著蒙古族的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在與其他各民族的交流與融合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民風民俗。其語言、服飾具有鮮明的民族特性,“憶祖節”、“蒙族歌舞”、“三杯杯酒”、“太極黃鱔”、“烤鴨”和“蒙家婚禮”等傳統風俗和飲食習慣,已被外界熟知和稱道。興蒙蒙古族在始終保持著勤勞、勇敢、誠實、善良、好客的民族傳統的同時,正融入時代發展的潮流,在與其他各民族的交往和交流中,增進了民族的團結,促進了自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