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6條詞條名為朱偉的結果 展開
- 重慶郵電大學教授
- 貴州醇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 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大灣區辦常務副主任
- 駐馬店平輿二高原校長
- 河南“平墳帶頭村支書”
- 畫家朱偉
- 中共安吉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 浙江省機關事務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
- 電視劇《沉默的真相》中角色
- 韋林文化創始人
- 河南農業大學老師
- 浙江嘉興市發改委主任、黨組書記
- 四川省德陽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成員
- 五河縣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縣長
- CVC(北京)投資諮詢公司董事總經理
- 威海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四大隊副大隊長
- 山東大學教授
- 《三聯生活周刊》主編
- 韋林文化創始人
- 湖南科技大學教授
- 中國燃氣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資金部總經理
- 南京神州武校校長
- 美國東西方藝術研究院院長
- 工藝美術師
- 朱衛衛
- 藝術家
- 四川省德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 安徽和縣國家糧食儲備庫副主任
- 三交鄉黨委委員、副鄉長
- 清末人物
- 律師
- 海南大學教授
- 天津市環湖醫院副主任醫師
- 武漢大學黨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長
- 陝西省府谷籍烈士
- 北部戰區某摩步旅衛星技師
- 《法律應用規則》作者
- 中國刑警學院教授
- 溫州大學教師教育學院高級講師
- 南京大學講師
- 常州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
- 鄭州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 湖南省應急管理廳直屬機關工作人員
- 朱偉,男,同濟中學政教處主任。
- 青島農業大學教授
-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
朱偉
畫家朱偉
朱偉1966年出生於北京,先後在解放軍藝術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就讀。他是為數不多的使用傳統的水墨畫解釋中國社會現實的當代藝術家之一。從1993年起,朱偉已連續以水墨畫參加了許多國際性的展覽。
他的創作以水墨畫為主,他同時也創造了許多雕塑和版畫。對現代中國人生活現實的把握是他的藝術的核心。
徠朱偉的水墨畫有一個強烈的個人主義的品質,總是能夠以他自己獨特的視角悄悄變換一種集體無意識的觀點,自由地穿越童年夢幻與現實之間的界限。雖使用的是傳統媒介,但他獨闢蹊徑而自成一體。其筆下人物除自嘲的疑慮,家常、荒謬、麻木的熟悉氣味外,更傳達出在特定歷史時期的真實而溫暖的人性光芒。朱偉被稱為“第一位將工筆畫手法引進中國當代藝術領域的藝術家”。
朱偉出身於軍人家庭,1982年應募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由於愛好藝術並展現出繪畫方面的天賦,他被解放軍藝術學院招收入學。為籌措學費及生活費,他的求學期常處於身無分文的狀態。
學校訓練既嚴苛又乏味。其中一項訓練是將紙折成狀如筆管的空心紙卷,以其尖端蘸墨,懸肘習畫直線和圓圈,一練便是好幾個小時。與毛筆相比,紙卷更不易把握力道,要想畫得線條勻停,描畫者須付出數倍定力。同時,軍隊里的嚴厲氛圍也催生了白日夢,創造出一個幻想世界。當朱偉剛剛開始作畫時,數十年與軍隊的關聯使他筆下常常出現軍人和官員的形象,時常出現的還有那些令人頭昏腦脹的沉悶會議。
1989年,朱偉從解放軍藝術學院畢業,那年他被指派畫他並不喜好的東西,於是他毅然離開軍隊,就學於北京電影學院,學習電影美術。
1993年在廣州藝術博覽會上,朱偉被海外畫廊發掘,成為中國最早一批簽約畫廊的藝術家之一。當時的他們意味著藝術行業一個新的更專業時代的來臨。職業化的藝術家是未來美好生活的先行者和試驗品,“在野”藝術家朱偉就此多了一些傳奇色彩,也就此多了客觀之心,跳出生存之外理智的觀察社會和藝術。
很徠多人認為朱偉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從早期的海外成名,到在目 前西方語境掌控的當代藝術環境下的創作,他不做絲毫妥協。也有評論家認為他是一位“不斷探索的藝術家,嚴肅但充滿睿智與幽默的思考者和勤奮的實踐者。”在這種種解讀背後,是朱偉堅持了近30年的水墨之路。曾有媒體問朱偉為什麼要畫水墨,他開玩笑地回答說是因為宣紙便宜、顏料耐用。“對朱偉來說,傳統水墨文化並不構成與當代藝術的對立,只是要求更多的時間和耐心,每種文化都有自己輸出和影響世界的方式,從長遠的角度來看當代水墨畫要遠勝於當代油畫,因為它具有不同的載體和源遠流長的文化。”
朱偉畫作
我觀賞過朱偉不少作品,發覺各種各樣的題材對他來說僅僅是表達的輪廓,他對人的生活狀態的把握才是他作品的內核。不管是他那些外表看來帶有“政治”色彩的作品,還是那些個人經驗化的作品,從根本上看,一條主線是貫穿始終的。
他的作品表達那個特定的歷史時期的個人感受,並升華為普遍的“人性”。
在早期作品系列中,朱偉用自己的藝術語言對革命時代的印象進行了高度的概括,人物的表情中有純真與虔誠,無辜與無助相混合的感覺,彷彿在用孩子的童貞的眼光,刻畫了大人們嚴肅而凝重並充滿焦慮的表情。所以,不同於概念化和口號式的當代作品,朱偉的作品傳達出在特定歷史時期的真實的而溫暖的人性光芒。
朱偉二十一世紀初的作品,如《開春圖》,呈現出的是古色古香的面貌,對畫作表面的水洗以及進一步處理使顏色褪變得更為微妙:古董般斑駁皸裂的表面,別具一格的皴紋和深度。出於同樣的原因,他創作的步調也相當緩慢,令人回想起唐代詩人杜甫的詩句:“十日畫一松,五日畫一石”。這句詩同樣也能用於朱偉對材料和構圖的準備。
可以說,朱偉畫中人物顯著的特點就是“怪”。這種怪誕頗受人喜愛,就好像中國文人以珍愛和收藏怪石、老根及其他物件為樂趣一樣。與經常為自己的任務設定和繪製複雜背景的陳洪綬不同的是,朱偉傾向於在人物本身,甚至常常在人物面部歸零,這種方式很像電影的特寫鏡頭。所以,朱偉敦實的人物形象就難免表現出變形的塊狀特點。朱偉畫中的人物嘴唇肥大,下顎寬厚,額頭方正,足以引起觀者的憐憫之情:他們看上去茫然若失,同其所處環境沒什麼關係。他的最新系列畫作《隔江山色》、《水墨研究課徒》、《人物研究》都是單人半身像。這些人物的特點本質上仍然保持著“怪”的特徵,卻達到淡然的狀態,極具吸引力又難以捉摸,又可以稱為“中性”。
漢學家弗朗索瓦·於連在其著作《平淡頌:從中國思想和美學出發》中提到,淡的觀念不僅成為多個中國哲學分支的基礎,它同時也是在不同時期,音樂、詩歌和繪畫所要求的品質。朱偉的繪畫生涯體現出他對元代繪畫的濃厚興趣,在那個朝代,淡然意味著最高的藝術成就。元代院體派畫家倪瓚的山水畫,是繪畫中淡的概念典型的表現——畫家摒棄了任何多餘的暗示,墨色變動極少,沒有誇張的筆觸,集平靜的極簡主義與重複式構圖於一體。淡然,或如法國哲學家羅蘭·巴特(1915-1980年)所說的“中性”,其價值存在於一種隨時轉換的中性狀態之中。它可以變成這個東西也可以變成那個東西:一旦“中性”明確地倒向了確定的某種狀態時,巨大的潛力也就消失殆盡了。談及瑞士符號語言學家費爾迪南·索緒爾(1857-1913年)的著作,羅蘭·巴特認為:“範式是意義的源泉,哪裡有意義哪裡就有範式,哪裡有範式(反之)哪裡就有意義,簡言之:意義依賴衝突(兩個名詞中要選定一個),所有的衝突都會生成意義:選擇一個而否定另一個,是為有意義、為製造意義並供人使用而做的犧牲。”“中性”是全部“擊敗範式”或“困擾範式”的東西。
對於朱偉來說,毅然遠離模擬感和情感劇而追求“中性”,確實是邁出了一大步。朱偉在把人物畫推向絕對淡然狀態的方面是獨一無二的。如果那些與志趣相投的小圈子裡的人共享價值觀的14世紀山水畫家都很難達到淡然的境界,那麼對於21世紀的人物畫家來說,無疑難度大多了。這不僅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普遍對刺激和轟動效應上癮了的年代,還因為,畫家必須從他的主題——一個像或不像自己的人物中——獲得更多人們對自己的投入。
最後我們會發現,對古代繪畫大師這樣一種態度的借鑒——即元代追求淡然的理想——比對圖像或筆法本身的引用更有意義。將元代的樸素植入喧囂的當代需要極大的智慧。
朱偉作品中淡泊而凝重的品質是人們不由得產生這樣的觀感,這種品質保持了物質的初始狀態的強度和活力,同時深刻地烙印著我們這一時代的沉重印記。
深入到朱偉的作品中去,我們將會發現他切入生活本質的強烈力度,他抓住社會現實內在、穩定的性格而不被多變的表面現象所牽制,他的作品是揭露、諷刺和抨擊,更是關照、同情和體驗。在引述、描摹和概括的深度和廣度上具有深厚的修養和極大的穿透力,並且傾注了深厚的情感。色彩,形體,表述,都直接地服務於藝術家情感經驗的表達。觀者憑藉品位浸透著畫家情緒的筆跡、墨色,被引導著聆聽現場的原聲,而朱偉通過將這些材料演繹和製作,將其一一保存為標誌時代的人性的見證。
由於當代藝術這趟火車不是從自家開出來的,藝術家、批評家、藝術二道販子等等等等,大家摸不著頭緒,只能玩當年打日本鬼子時鐵道游擊隊那手,人人手裡都拿著耙子,只要火車開過來,不管三七二十一掄圓了就是幾耙子,划拉多少算多少。
中國當代藝術東拼西湊,如今也跟頭把式的拼湊齊全,西方那邊有的行當我們也一一對應。進入二十世紀,西方當代藝術也在急速向前發展,下一步會出現什麼流行什麼我們始終無法想象甚至束手無策。這也許就是中國當代藝術的悲哀。
“再水墨:2000-2012中國當代水墨邀請展”湖北美術館
意中藝術雙年展義大利蒙扎皇家莊園
當代工筆五人聯展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
新疆雙年展 新疆國際展覽中心
現當代中國水墨回望三十年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
“面對面藝術大展”以色列特拉維夫美術館
朱偉作品展 日本東京Tobin Ohashi畫廊
“Roundabout”紐西蘭惠靈頓美術館
瑞信.2010今日藝術獎入圍作品展 北京今日美術館
“傳統與轉型:近期館藏中國藝術品展”美國威廉姆斯大學美術館
“改造歷史2000—2009年的中國新藝術”中國國家會議中心
中國工筆畫學術邀請展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
“北京-哈瓦那——中國當代藝術展”古巴國家美術館
中國當代名家版畫展台北陳綾蕙當代空間
“水色”北京今日美術館
“中國當代藝術展”美國南弗羅里達大學Melvin畫廊
“朱偉作品展” Tobin Ohashi畫廊 日本東京
朱偉水墨冊頁展798程昕東國際藝術空間
“今天的中國”比利時皇家博物館
“北京-雅典來自中國的當代藝術”希臘國家藝術中心
“中國,超越社會主義下的現實主義”韓國朝鮮日報美術館
朱偉作品展 比利時布魯塞爾J.BASTIEN ART畫廊
中國當代社會藝術展俄羅斯特列恰可夫國家美術館
中國水墨文獻展(1976-2006)南京博物院
“評論家的抉擇:中國藝術展”美國馬薩諸塞州Art Complex博物館
“看不見的風景:近期館藏展”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
“寓·言”當代藝術展 杭州
世界搖滾樂五十周年視覺藝術展義大利羅馬美術館
朱偉版畫展 新加坡泰勒版畫研究院
“思考的糧食”藝術展 美國紐約Islip美術館
“巴黎-北京”中國當代藝術展 法國巴黎皮爾。卡丹藝術中心
中國藝術三年展廣東美術館
朱偉作品展 香港Plum Blossoms畫廊
畫冊:《北京故事》(Plum Blossoms國際有限公司1994年香港、新加坡出版)、《中國日記》(Plum Blossoms國際有限公司1996年香港、新加坡出版)、《夢遊手記》(Plum Blossoms國際有限公司1998年香港、新加坡出版)、《朱偉日記》(Plum Blossoms國際有限公司2000年香港、新加坡、紐約出版)、《新二刻拍案驚奇》(新加坡泰勒版畫研究院2005年新加坡出版)、《朱偉》(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朱偉》(比利時J.Bastien畫廊2007年比利時出版)、《朱偉水墨冊頁1998-2008》(Plum Blossoms國際有限公司2008年香港出版)、《朱偉》(韓國Simyo畫廊2011年首爾出版)、《朱偉作品1988-2012》(中國今日美術館出版社2013年出版)等等。
談話集:《迷上當代藝術的20個人》(四川出版集團及四川美術出版社2008年出版)、《藝術家。對談錄- -對話中的當代中國藝術史》(新星出版社2010年出版)。
文集:《走在時間的後頭》(今日美術館出版社2013年出版)。
《Orientations》(1994年2月)、《亞太藝術Art Asia Pacific》(1994年春季刊)、《亞洲藝術新聞Asian Art News》(1995年3/4月刊)、美國《讀者文摘》(1996年8月)、《亞洲藝術新聞》(1996年7/8月、1996年9/10月刊)、《時代周刊》(1997年9月)、《時代周刊》(1999年8月)、CNN(2000年)、英國《亞洲藝術報》(2001年1月、2001年4月)、《紐約時報》(2001年3月)、《時代周刊》(2002年11月)、《亞洲藝術新聞》(2004年1/2月)、《南華早報》(2004年5月)、《亞洲藝術新聞》(2005年5/6月)、《國際先驅導報》(2005年12月)、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館刊《寶藏》(2005年秋季刊)、《時代周刊》(2006年11月)等。
朱偉作品:
水墨研究課徒系列
水墨研究課徒系列
水墨研究課徒系列
隔江山色
隔江山色
隔江山色
帷幕
帷幕
開春圖
開春圖
開春圖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