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科技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
山東科技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
山東科技大學 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簡稱地科學院)具有較為悠久的辦學歷史。地質學科是學校歷史上最早設置的專業學科之一。1971年成立地礦系,1972年開始招收煤田地質專業和綜合找礦專業; 1980年煤田地質專業和礦山測量專業合併成立煤田地質系,1993年煤田地質系更名為地球科學系;2000年6月成立山東科技大學地球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簡稱地科學院), 2007年12月成立山東科技大學地質科學與工程學院(簡稱地質學院)。2014年3月,更名為山東科技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簡稱地科學院)。
學院現有4個教學系、1個實驗中心。設有“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有1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0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5個本科專業。擁有山東省沉積成礦作用與沉積礦產重點實驗室,青島市重點實驗室“頁岩油氣增產地質與開發工程技術”,山東省“十二五”特色重點學科“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山東省“十二五”重點實驗室“深部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地質研究”;山東省“十一五”重點學科“地質工程”;在地質工程領域具有工程碩士授予權。山東省油氣勘探開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掛靠我院。學院設有應用地質研究所、礦產資源評價研究所、非金屬材料應用研究所、遙感技術應用研究所、應用地球物理研究所、油氣盆地研究所、寶玉石研究鑒定所等科研機構。
學院現有教職工74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博士生導師18人(含客座4人),教授17人,副教授(包括高級實驗師)25人,具有博士學位51人,博士后18人,國外留學人員10人,具有博士學位者占專任教師總數的91%。有“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獲得者1人、國際“斯潘迪亞羅夫獎”獲得者1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省部級專業技術拔尖人才2人、山東省千名知名專家4人、山東省優秀青年知識分子2人。
學院注重加強基礎教育、技術技能和素質教育,採用了先進的教學手段,建立了十餘個教學實習實訓基地,教學質量穩步提高,獲山東省優秀教學成果獎多項。本科生英語四級統考、計算機基礎統考均取得優良成績,本科畢業生考碩率在50%左右,本科生一次就業率連續多年在95%以上。
學院具有較強的基礎和應用研究能力,在煤田地質、石油天然氣地質、煤層氣地質、水文地質、水資源與水環境、遙感應用技術、古生物與地層學、地球物理等領域具有一定的學術優勢。擁有山東省高校優秀科研創新團隊“沉積與能源礦產地質”,承擔了多項國家“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十五”攻關項目、國際合作項目、山東省重大科技項目,取得了一批高質量的科研成果,“十一五”期間,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獎勵30餘項,曾被授予科研工作特殊貢獻獎。
學院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聯合辦學,與國土資源部成都地礦所、山東省地礦局、山東省地質調查院、山東煤田地質局、勝利石油管理局等科研和生產單位進行教學和科研合作,與英國、德國、澳大利亞、美國、韓國等國家的相關學校進行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
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高慧
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常象春
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李曉靜
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尹會永
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楊仁超
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孟元庫
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呂大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