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翔港

引翔港

引翔港,坐落於楊浦區南部,今長陽路雙陽路口。1985年起,整個引翔港鎮,由中國房屋開發公司改建。現代化的“引翔港鎮”已屹立在上海的東北部。

基本介紹


引翔港,又名引翔鎮,位於楊浦區南部,今長陽路雙陽路口,是上海東北部古老而繁榮的重要集鎮。
集鎮坐落在南北流向的引翔港(後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填築為勒克諾路,今寧武路)和東西流向的周塘浜(今長陽路東段南側綠化帶)交叉點,有舟楫之利,鄉人聚族而居。明萬曆年間,形成村落。之後,里人周錫璜,慷慨解囊,修築便民石道,西通虹口,村落擴大,遂成集鎮。
據清代舊志記載,引翔港在上海縣東北,又名尹翔港。清康熙年間名迎祥浦、尹祥浦。同治年間始名引翔港,皆諧音的演變。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上海鄉土志》載:“北鄉有……引翔港,水旁有市,舊稱海防警地。”因此,引翔港,既是軍事要地,也是上海東北的政治經濟的中心集鎮。
地處港浜交匯點的引翔港,向四周輻射逐漸形成東、西、南、北四條街。各條街口砌有3米高的柵牆,裝有柵門,早啟夜閉,以策安全。其中西街最長約400米,北街次之,東街又次之,南街最短約200米。街道寬1丈,彈石路面。店鋪都依河傍水,多數是磚木結構的矮平房,兩兩相對,鱗次櫛比。鋪面寬一至二開間的居多,三開間以上的很少,進深二三埭不等。西街之北有一條後巷,名為小北街,純為居民住宅區。四條街各有其經營特色:東街以香燭、文具等店鋪為多;南街以中藥、染坊、典當業為主;西街經營糧食、糟坊、南北雜貨居多;北街以五金、服裝等業較多。鎮中心以魚、肉、禽蛋等業為主,當時全鎮有五爿茶館、五家飲食店,其中侯天元香店、晉源米店、周永成京貨店、裕大醬園、天一堂中藥店等,都是鎮上有名的商店。每天早晨,四鄉農民即挑運各種農副產品,上街趕集。集鎮上人們熙來攘往,人聲鼎沸;河港中舳艫相接,店鋪里人頭攢動,非常熱鬧。每天下午至晚上,有藝人在茶館說書,演唱灘簧。南柵口和西柵口外空地上常有江湖藝人演雜耍、耍猴子、演戲等,豐富了古鎮人民的文化娛樂生活。鎮中心有家“橋門頭”的茶館,四面臨窗,憑欄俯視,河中船隻,穿梭於店堂之下;街上行人,奔忙於店鋪之間。
鎮中十字街口西側,有座“厚仁堂”,建於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由里人王森澍、周錫琮倡立,佔地11畝多,是個地方慈善機構,作寄柩之用。堂內有“先董祠”,七代世醫第一代王佔三及第五代王仲康先後在此設過診所,醫術高明,遠近聞名。民國初,里人周樹蘭、朱之翰、辛世銘等7人呈准縣府創辦“引翔醫院”,其初期院址也設在先董祠,以後移至南柵口西側。
北街引翔港西岸有座文昌閣。同治六年(1867年)由里人周志溶捐建,是座江南園林。閣高2丈,四邊開門,屋頂為尖塔形,周圍建有兩層磚木結構的大廳和一些古典建築。閣內供奉著孔子塑像及七十二賢人牌位。文昌閣東為魁星閣,西為環秀亭。閣內設厚仁義學。民國2年(1913年)添建樓房四幢,改為引溪國民完全小學。引翔圖書館也集中在這裡,這裡是古鎮的文化中心。東柵口外有明萬曆年間建造五開間三埭的白衣庵,俗稱東觀音堂。庵內供奉著觀音大士、城隍老爺等佛像。每逢初一、十五,庵內香火鼎盛。每隔3年舉行一次廟會,善男信女,四方雲集,掛燈結綵,敲鑼打鼓,盛況空前。庵前有橫跨周塘浜的香花橋。庵西有劉公祠,清末民初,這裡曾為鄉議員辦公地,後為警察局四區五分所所在地。西柵口北側有西觀音閣和佈道所,西觀音閣為周氏家庵,建於清光緒年間。
清末民初,鎮上商店林立,行業俱全,已頗具市鎮規模。人口雖無確切統計,但據報載,全鎮有120多家商店,500戶左右居民,至民國26年(1937年)八一三戰爭前夕,引翔港鎮已是滬東北的一個重要市鎮。
上海開埠后,殖民主義者大量湧入,加速了引翔鎮的變化。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古鎮的南半部及西部被划進了租界,從此洋人在這裡填浜築路,既辦工廠又進行宗教活動。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美國基督教全球總會派人來華傳教。宣統元年(1909年),教會在鎮西南角購地造房,建立安息日會中華總會。辦學校,興建築,佔地50多畝,於是古鎮形成華洋雜處的局面。民國6年引翔港南段湮沒,北段淤塞,已不通舟楫,引翔港填平,成為今天的寧武路。該年三友實業社毛巾總廠由虹口橫浜橋遷來引翔鎮西首。民國7年永和機器染織公司賣給日商,更名東華紗廠,后又易主,改名為仁德紗廠(後為上海第三十棉紡織廠,今為歐尚超市長陽店)。同年,日商又在西柵口外建造東華紗廠二廠(今中國紡織機械廠)。從此,這個農村市鎮逐漸擁有了更多的現代工業。民國11年,粵商馬玉山,從鎮北築成馬玉山路(今雙陽路和營口路),經遠東運動場,直達沈家行,北接翔殷路。每逢周末,從市區去遠東運動場賽馬的人,古鎮是必經之路。這就為引翔鎮的繁榮與發展又創造了條件。
民國20年九一八事變后,三友實業社職工出於愛國激情,自發組織“義勇軍”,宣傳抗日。民國21年日軍尋釁鬧事,藉口五名日僧被毆,挑起一二八淞滬戰爭。古鎮大片房屋被毀,受到嚴重破壞。民國26年,侵華日軍發動八一三淞滬戰爭,引翔港遭受嚴重戰禍。日軍實行“三光政策”(即燒光、殺光、搶光),鎮區火光燭天,夷為平地。上海淪陷,戰火內移,外逃居民相繼返回,在廢墟上搭棚建屋,重建家園。日商也先後來這裡平地填浜,開辦工廠,工人們就近擇地搭棚棲身,形成一片棚戶。馬玉山路南段僅有幾小商店和小攤販。周塘浜已淤為一條狹窄的臭水浜,沿浜北岸有條小路,路邊都是茅舍竹籬,雜亂不堪。民國34年抗戰勝利,人口驟增,棚戶連片,商店和工廠也漸次增加。但古鎮繁榮遠非昔比。
上海解放,給古鎮增添了生氣。據1950年統計,全鎮有859戶,3717人。商業逐步恢復,但棚戶依舊連片。1954年馬玉山路延伸至長陽路,並改名為雙陽路。1962年填沒鎮西周塘浜,闢為綠化地帶,並改筑北岸小路與長陽路銜接,向東延伸至隆昌路。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后,引翔古鎮又煥發了青春。1981年拆遷了雙陽支路以南的棚戶簡屋,新建了十四排多層工房。1985年起,整個引翔港鎮,由中國房屋開發公司改建。基地佔地6.4公頃,拆遷1391戶,改建面積18.95萬平方米。到1993年底,已建成14.75萬平方米。
綿延四百多年的引翔古鎮消失了,但嶄新的現代化的“引翔港鎮”已屹立在上海的東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