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胸鵐東北亞種

黃胸鵐東北亞種

黃胸鵐東北亞種(學名:Emberiza aureola ornata)屬小型鳴禽。額、頭頂、頭側、頦及上喉均黑,翕及尾上覆羽栗褐;上體余部栗色;中覆羽白色,形成非常明顯的白斑;頸胸部橫貫栗褐色帶;尾下覆羽幾純白;下體余部鮮黃色。一般主食植物種子。喙為圓錐形,與雀科徠的鳥類相比較為細弱,上下喙邊緣不緊密切合而微向內彎,因而切合線中略有縫隙。非繁殖期常集群活動,繁殖期在地面或灌叢內築碗狀巢。分佈於俄羅斯西伯利亞東部、勘察加半島、庫頁島,朝鮮和中國。

外形特徵


黃胸鵐東北亞種
黃胸鵐東北亞種
雄性成鳥(春羽):額、頭頂、頭側、頦及上喉均黑;背、肩、腰及尾上覆羽紅栗褐色;上背雜以黑紋和白色羽端;尾上覆羽褐色較暗而沾栗色;尾黑褐,羽緣較淡;最外側一對的內翈具一寬的斜柱形白斑;次一對近羽端處有一狹小白斑。翅上小覆羽與背同色,中覆羽白,大覆羽外翈栗褐而具白端,內翈黑褐;初級覆羽和初級飛羽、次級飛羽概暗褐色,外緣以黃褐色;內側次級飛羽黑沾褐色,具棕褐色寬緣;胸部橫貫一條栗褐色帶,似項圈狀;下體余部黃色,向後漸淡,至尾下覆羽幾為白色;兩脅散有棕褐色縱紋,翼下覆羽及腋羽均白。
雌性成鳥(春羽):眼先、眼上及耳羽皮黃褐色,微沾暗褐;額、頭頂栗褐,具淡皮黃色縱紋及寬的黑色羽干紋;頸側、頸背淡灰褐色,微具細紋;背和肩黃褐,滿布黑褐色粗紋;肩、腰及尾上覆羽栗色,具黑褐色羽干紋;尾似雄鳥;兩翼亦如雄鳥,但小覆羽白色端斑較小,而沾棕;頦和喉近白;下體余部黃色,兩脅雜以暗褐色細紋;尾下覆羽純白。
雄性成鳥(秋羽):眼先和頰雜以赭和黑色;眉紋黃色;上體近似春羽,但栗色被淡棕黃色所遮蓋;頦、喉轉為黃色;胸帶為葡萄色羽尖所遮蓋;其他部分與春羽近似。
雌性成鳥(秋羽):自額至背均棕褐色,滿雜以黑褐色縱紋;上體除腰外無栗色;翅上白色均沾棕,春羽差淡更為不著;耳羽橄欖褐色,上下緣較暗;下體硫黃色,胸具隱約的褐紋。
幼鳥:羽色與雌鳥相似,但上體羽色較淡,呈砂褐色;下體為沾綠的黃色,胸皮脅具狹細的黑褐色縱紋。
虹膜褐色;上嘴黑褐,下嘴較淡,有的為乳白色;腳暗肉色或暗棕色。

棲息環境


徠棲息於低山丘陵和開闊平原地帶的灌叢、草甸、草地和林緣地帶,尤其喜歡溪流、湖泊和沼澤附近的灌叢、草地,也棲息於有稀疏柳樹、樺樹、楊樹的灌叢草地和田間、地頭,不喜歡茂密的森林,是典型的河穀草甸灌叢草地鳥類。

生活習性


繁殖期間常單獨或成對活動,非繁殖期則喜成群,特別是遷徙期間和冬季,集成數百至數千隻的大群,最多達3500隻-7000隻。白天在地上、也在草莖或灌木枝上活動和覓食,晚上棲於草叢中。性膽怯,見人即飛走。叫聲低弱,似‘ti-ti’或‘di、di’。繁殖期間雄鳥站在幼樹、灌木頂枝或草莖上高聲鳴叫,鳴聲多變而悅耳。
黃胸鵐的食性隨季節而不同,繁殖季節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也吃部分小型無脊椎動物和草子、種子和果實等植物性食物。所吃昆蟲主要有甲蟲、螞蟻、鞘翅目鱗翅目直翅目雙翅目同翅目和螟蛾科等昆蟲和昆蟲幼蟲。遷徙期間主要以穀子、稻穀、高粱、麥粒等農作物為食,也吃部分草子和植物果實與種子。

分佈範圍


分佈於俄羅斯西伯利亞東部、勘察加半島、薩哈林島(庫頁島)、烏蘇里斯克(雙城子)和朝鮮。中國大、小興安嶺,哈爾濱,吉林長白山,瀋陽,內蒙古東部,河北北部(繁殖鳥或旅鳥);丹東、熊岳,華南(旅鳥)。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最早在3月13日即發現已到達長白山,但在4月末5月初才聽見雄鳥站在草莖和灌木頂端長時間鳴叫、求偶,鳴聲清脆婉轉。巢多築於草原、沼澤和河流與湖泊岸邊地上草叢中或灌木與草叢下的淺坑內,利用四周的草叢和灌木隱蔽,一般很難發現。巢呈碗狀,外層由枯草葉和草莖構成,內層由更細的枯草莖和草葉構成,內墊有牛毛、豬毛、馬尾和獸毛等。1年繁殖1窩,每窩產卵3-6枚,通常4-5枚。卵綠灰色、被有灰褐色或褐色斑紋,卵為卵圓形。孵卵由雌雄鳥共同承擔,孵化期13±1天。雛鳥晚成性,雌雄親鳥共同育雛,留巢期13-14天。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國際鳥類紅皮書,2009年名錄 ver 3.1——易危(V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