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跳花節的結果 展開

跳花節

跳花節

跳花節是安順苗族的傳統節日,傳說是苗族英雄人物楊魯興起的,至今安順北門外跳花山仍以其名命名。

2008年6月7日,跳花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節慶簡介


跳花節
跳花節
跳花節是安順苗族最為隆重歷史最為悠久的傳統節日。傳說是苗族英雄人物楊魯興起的,至今安順北門外跳花山仍以其名命名。“跳花”一詞仍漢名,因坡上栽有花樹而得名,與苗語意思不盡相同,苗語稱跳花為“歐道”,意為“趕坡”。跳花日期全都在農曆正月間舉行,現仍有24處固定跳花坡。節日期間,苗族人民尤其是男女青年,穿上節日盛裝,未婚男子背上十幾床甚至幾十床精美的背扇扇面,如是未找到對象女子可請兄弟代替,女子則用包裹包上銀鈴、銀珠、銀鏈等裝飾品。男子吹笙舞蹈,女子搖鈴執帕起舞附合,圍繞花樹翩翩起舞。有爬花桿比賽,有比射弩、比針線手藝,有武術表演、倒牛、鬥牛等文體活動。
每個花坡跳花日期為三天。第一天栽花樹,苗家人遙見花樹而作準備,次日清晨空寨前往;第三日,跳花結束,客人就近處苗寨食宿,飲酒吹笙弄弦歡樂,通霄達旦。花樹由寨老送至長期不生育者家中,不生育者見之大喜,宴請賓客。男女青年藉此擇偶,老人吹笙奏笛,以慶豐年。如今跳花節已成各族人民參與的盛大節日,屆時,安順城內,鄰近各寨蜂擁而至。

節日活動


跳花節
跳花節
“四月八”,是苗族人重要的傳統節日,又稱"亞努節"。2011年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鳳凰縣民族風情濃郁,每年農曆四月八這天,該縣苗族群眾都要身著民族盛裝,唱著山歌,跳著苗家舞蹈,歡度自己的傳統節日。如今,鳳凰的“四月八”已成為鳳凰縣及其附近苗、土家族、漢族等各民族共同狂歡的節日,成為苗族同胞們最盛大的祭祖節、英雄節和聯歡節,蘊涵著深厚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各民族男女青年還藉此機會,通過自己飽含深情的舞姿與歌聲尋找意中人,“四月八”也因此被稱為“東方情人節”。
為楊魯坡(“楊婁島”),“歐島”(“跳花”)是苗族人對自己民族的一種節日的稱呼。另外,它還是苗族人在自己節日上所做的一切文娛表演活動的代稱或總稱。比如說,人們在節日上跳舞或唱山歌或吹奏蘆笙等時都可以說是在“歐島”(“跳花”)。“跳花”實際上是漢族或苗族對苗族“歐島”的一種漢語稱呼,蓋因坡上栽有花樹而名,與苗語意思不盡相同。由於中國很多的非苗族人甚至是苗族人只知道“跳花”而不知道“歐島”,且用“跳花”代“歐島”。
跳花節
跳花節
跳花日期全都在農曆正月間舉行,現仍有24處固定跳花坡。
2014年5月6日10時18分,2014年中國·鳳凰苗族“四月八”跳花節在該縣古城區沱江雪橋地段隆重啟幕。為期兩天的活動,共分同樂“四月八”、激情“四月八”和歡歌“四月八”三個篇章。其中,湖南鳳凰縣苗族與台灣屏東縣魯凱族在沱江河水上舞台同台演繹民族風情,共同奏響海峽兩岸少數民族文化交流新篇章。

節日來源


跳花節
跳花節
苗族跳花節有人認為,“‘跳花’一詞仍漢名,苗語稱‘跳花’為‘歐道’,意為‘趕坡’”。這種說法顯然很不妥當,因為事實上是漢語稱“歐島”為“跳花”。隨便舉個手機牌子的名稱為例說明。你不能說英語稱“諾基亞”為“Nokia”,因為事實上是漢語稱“Nokia”為“諾基亞”。另外,把“歐島”解釋為“趕坡”也是錯誤的,且如此解釋後會誤導人們認為“跳花”的意思就是“趕坡”,那就錯上加錯了。“趕坡”大概是有人把“歐島”的諧音用漢語翻譯過來的,這種翻譯方法不適用於苗語漢譯。退一步說,若非要那樣譯的話,也應該譯為“滾坡”或“倒坡”。為什麼會有人把“歐道”解釋為“趕坡”(準確地說應該是“滾坡”或“倒坡”)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只是“滾坡”或“倒坡”相對應的苗語諧音與“歐島”(“跳花”)音相同而已,兩者的意思是完全不一樣的。再舉“啊牆”(“朋友”)一詞為例說明。“啊牆” (“朋友”)在漢語中相對應的詞為“朋友”,根據“啊牆”(“朋友”)的諧音,用漢語翻譯出來就是“(樹)根”,這明顯是錯誤的。

分佈範圍


安順
安順
安 順,位於貴州省中西部,因其顯要的地理位置素有“滇喉黔腹”之稱,且“商業之盛,甲於全省”,自古為黔中重鎮。今天,又以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而成為貴州西線旅遊中心。安順周圍,高密度地聚集了四個國家級風景區,兩個省級風景區及眾多的景區景點。其數量之多、密度之大、品位之高世所罕見。安順市以西45公里,是著名的黃果樹大瀑布、“天然大盆景”天星橋及雄奇險秀、風格各異的“十八飛瀑”瀑布群;以南27公里,有“地下灕江”龍宮和“世外桃源”漩塘;以東65公里,有“高原明珠”紅楓湖;以北125公里,有“地下天宮”織金洞,“高原花海”百里杜鵑。安順旅遊資源分佈廣而又相對集中連片,組台極佳,山、水、洞、瀑、石、林、泉都有著絕對的原始性,不斷的開發建設,不斷賦予新的內容,充分體現出自然景觀的原始美、形態美、藝術美和社會美。安順市是古夜郎國的中心地帶。久遠的歷史,厚重的文化,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永久的印記。震驚世界考古學界的“亞洲文明之燈”普定穿洞古人類遺址、中國八大神秘文字之一的“千古之謎”紅崖天書,以石雕建築群稱於世的安順府文廟,以及百餘處古遺址、古建築、古墓葬、摹崖石刻、古岩畫等構成眾多的人文景觀。安順居住著苗、布依、仡佬等多種少數民族,漫長的歷史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習俗。石頭村落與田園風光相映成趣,民族節日多姿多彩,民族頭飾服飾。手工製品情妙絕倫,屯堡地戲古樸粗擴……濃郁的民俗民風,充滿了異域情調。安順屬中亞熱帶,年平均氣溫14-160C,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適宜旅遊,是避寒避暑勝地。

民俗文化


跳花節
跳花節
一年一度的跳花節日,原由當地苗族群眾推舉主持人,花坡花場場地的選擇,以開闊曠野為宜。節日那天,高高 的“花樹”披紅帶彩立於曠野場地中央,花樹下設方桌置放香煙、香茶、美酒、蘆笙等物品,並以花樹為中心展開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參加跳花的,不僅是當地的苗族群眾,方圓幾十里乃至百裡外的以苗族為主體的各民族群眾也有不少人盛裝前來跳花、觀光。活動開始,先由有權威的苗族寨老或主持人發起敬賓酒,然後由中年人開場,吹奏起喜悅歡快的蘆笙舞曲,若干青年人跟隨,圍著象徵團結、繁榮、吉祥的花樹繞圈蹁躚起舞。這些多式多樣的花坡舞和歡快的蘆笙舞曲,非常傳神,有的情緒熱烈,節奏明快,舞姿矯健,充滿了樂觀向上的激情,給人一種美妙的感覺;有的節奏舒緩,如涓涓細流,給人喜悅歡慶卧氣氛。自古以來,苗族人民就用這種吹蘆笙伴跳舞來娛樂歡慶。不論是何種花坡舞和蘆笙舞曲,既給人以一定的紉一的民族特色,又給人以不同的內容和風格,充分體現了苗族人民樂觀向上的精神和智慧,展示出勤勞、善良和勇敢的民族本色。對年輕的蘆笙手來說,吹奏好各種蘆笙舞曲,又跳出動人的舞步,也是在跳花場上表現自己才華的大好機會;吹奏動聽,舞姿美妙,不但能博得大家的喝彩,而且會獲得姑娘們的傾慕。
蘆笙舞入場繞入稱為“上花”,下場繞出稱為“下花”。跳完一曲后休息,由主持人斟酒倒茶慰勉。一轉次結束后,另一批接著入場吹奏舞蹈,直至日暮盡興,方始收場。舞蹈吹奏之時,周圍站滿盛裝的圍觀人群,特別是苗
跳花節族姑娘,她們身著鮮艷美麗的本族服飾,撐著花傘簇擁在一起,邊欣賞邊等待心愛的小夥子到來。小夥子們衣著整潔,精神抖擻,一幫幫,拉著二胡、吹著笛子、口琴或木葉,在姑娘群中往來穿行,仔細尋覓自己心愛的姑娘。苗族青年談愛的方式,大多先以對歌訴說自己的家世、條件和對美好生活的要求、嚮往,進而以情歌訴說相互間愛慕之情。雙方滿意后,就攜手到林蔭處密談,或到熱鬧之處遊玩,以增進彼此間的了解。
每逢跳花節日,苗族姑娘都盛裝打扮自己。在跳花場上,人們可以看到,一個比一個打扮得漂亮,並從打扮上可看到各自刺繡手藝的精絕,雙手的靈巧。因而跳花節似薩是苗族服飾的展覽,也可說是服飾的大競賽。
織金苗族的服飾,按支系不同而又各具特色。有的以靛青色為底,配以白色花紋和精美的彩色蠟染挑花刺繡圖案,整個服飾顯得富麗和諧而沉穩;有的則以白底配青色或彩色蠟染圖案,再配以挑、刺、綉圖案,給人以樸實明快、素雅大方的印象。苗族服飾,多姿多彩,其文化內涵極為豐富,圖案和式樣,都代表一定的歷史,有一定的生活內容,多為本民族故鄉田園、遷徙歷史及生產生活、審美意識的記錄和體現,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民族特色的重要標誌。
在跳花節,除了以花樹為中心的“上花”“下花”活動外,還另擇地分別舉行鬥牛、賽馬、摔跤、射弩、吹嗩吶等民族傳統活動,供各民族愛好者觀賞。在織金,比較大型的跳花節日,有青山羊場的谷花節,不但白天活動,晚上還要舉行篝火晚會,非常熱鬧。
織金縣境內的苗族跳花節,活動地點近20個,其中規模最大的當數珠藏鎮青山羊場的谷花節農曆7月13日後的第一個羊日、龍場鎮箐腳的“2月18坡”、化起鎮大山村與龍場鎮營昌、以支兩村交界處的苗族端午坡,每年參與活動的人數均上萬;其次有官寨苗族鄉的烏家山花坡(農曆2月11日)、城關鎮乎寨花坡(3月羊日)、上坪寨鄉花坡(1月4日)、少普鄉海步花坡等,這些花坡花場,每逢節日,均有數幹人參加。
近10年來,苗族人民群眾的跳花節,都得到縣民委和當地政府的支持,文化部門派人參與表演,商業部門和個體商業者前往進行物資交流,有的大花場還因此形成大牲畜交易市場。這些,既豐富了各民族的民間文化活動,又促進了商品流通,增強了各民族間的團結。

傳承意義


跳花節
跳花節
織金是一個多民族的縣,除漢族外,在少數民族中苗族人口占第一位。苗族居住較為集中的鄉鎮主要有珠藏、龍場、三塘、阿弓,官寨、貓場、城關等地,一般都以村寨聚居。
跟其他各民族自己有自己的節日一樣,苗族也有他們自己的節日。跳花節就是具有獨特傳統文化和民族風俗的歡慶節日。苗族跳花節是苗族“跳花坡”、“跳花場”的統稱。織金縣的苗族跳花節日,因地點不同而時間也不統一。由於歷史和自然的原因,織金縣的苗族先民在與各種天災人禍作不屈不撓的鬥爭中遷徙到織金。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戰勝了無數困難,開拓創業,興建家園,創造了寶貴的文化藝術和獨特的生產生活方式。由於居住環境比較分散,相互聯繫不便,為了互通情況,相互支援,團結起來克服各種困難,抵禦敵人,便在一定的時間和地點舉行各種聚會。久而久之,在生活中形成定規,於是,“花坡”、“花場”節日就從這種歷史上的聚會形式沿襲下來。因而這些節日是與苗族人民的歷史和生活環境的特殊背景分不開的。而這些踩跳出來的“花坡”、“花場”,又各自有其形成的歷史原因。概略地說,有的是為紀念開拓創業、興建家園而舉行的;有的是為紀念蒙難首領而形成;有的卻是為紀念苗族青年男女美麗曲折的愛情悲劇;有的則是為了本民族子孫繁榮而祈求祖先神靈的蔭護。無論是哪種原因形成,發展至今,已不再是原有單一的目的和內容。總的說來,大都演變為多形式多內容的喜慶集會、經濟交往、感情交流、聚會娛樂,同時也是苗族青年男女相互結識和找對象的機會和場所。

主要案例


鳳凰苗族跳花節
苗族人民歡舞跳花節
苗族人民歡舞跳花節
湖南鳳凰古城山江鎮 一年一度的“跳花節”。苗族“跳花節”(“歐道”)是苗族“跳花坡”、“跳花場”的統稱,是苗族最為隆重歷史最為悠久的傳統節日,素有英雄節、情人節、祭祖節的美譽。
總的說來,“跳花節”已經演變為多形式多內容的喜慶集會、經濟交往、感情交流、聚會娛樂,同時也是苗族青年男女相互結識和找對象的機會和場所。
而2011年山江鎮的“四月八跳花節”則呈現了跳花、花鼓、嗩吶、舞獅、苗歌、木葉吹奏、服飾銀飾、武術、民間工藝等系列傳統文化節目,集中展示了苗族服飾文化、銀飾文化、歌舞文化和神秘文化,全方位展現苗族民間的異域風情。
而表演這些節目的,都是當地的苗族同胞。苗族真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別看錶演的這些苗民平日里都是種地養牛的農民,可是上了舞台那可都是不需要培訓的原生態歌舞演員呢!真是載歌載舞,歡樂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