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

氣象現象

日出,指太陽初升出地平線或最初看到的太陽的出現。一般是指太陽由東方的地平線徐徐升起的時間,而確實的定義為日面剛從地平線出現的一剎那,而非整個日面離開地平線。

日出是一晝夜十二時中的第四個時辰,指上午的5~7時,地支命名是卯時。日出的時間會隨季節及各地方緯度的不同而改變。

產生原理


日出時太陽光因為受到地球大氣層灰塵的影響而產生瑞利散射,所以這時的天空會瀰漫著霞氣,然而日出的霞氣較日落的淡雅,這是因為日出時大氣層里的灰塵較日落時為少。
日出
日出
日出的時間會隨季節及各地方緯度的不同而改 變。傳統上認為在北半球,冬至時日出的時間最晚,然而事實上日出最晚的時間該是1月初。同一道理,日出最早的時間並非在夏至時,而是在6月初。即使在赤道地區,日出及日落的時間在全年裡亦會有少量的變更。而這些變化可以用日行跡表達。日出及日落的時間可以藉由跟蹤太陽的軌跡而計算得到,但所計算出來的時間會比真實感覺的有些微不同,所計算出來的日照時間會比真實感覺到的長,而所計算出來的黑夜的時間則比真實感覺到的短。
因為太陽光會受到地球大氣層的影響而產生折射,所以當太陽仍未升上地平線時,人們已看到日出的景色,這是每天日出時產生的錯覺。中國古代天文學家曾記錄名為“天再旦”的罕見天文現象,意思是同一天接連出現兩次日出的情況。通常是由於清晨五點到七點的日全食所引起的天文奇觀,第一次日出時,天色又逐漸暗去,接著又迎接第二次日出。

時間轉移


美麗的日出
美麗的日出
中國古時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 個時辰相當於現代的兩小時。
日出是一晝夜十二時中的第四個時辰,指上午的5~7時,地支命名是卯時。

歷代詩詞


1、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唐·杜審言
日出東方景象照片
日出東方景象照片
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2、登單於台
唐·張檳
邊兵春盡回,獨上單於台。
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
沙翻痕似浪,風急響疑雷。
欲向陰關度,陰關曉不開。
3、憶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4、詠初日
日出東方(黃仲金 書刻)
日出東方(黃仲金 書刻)
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山如火發。
5、輪頃泰山
明·張岱
正氣蒼茫在,敢為山水觀?陽明無洞壑,深厚去峰巒。
牛喘四十里,蟹行十八盤。危襟坐輿筍,知怖不知歡。
刻上天衢,逐退群星與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