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小白楊的結果 展開

小白楊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擬建縣級市

小徠白楊,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九師擬建縣級市。根據“十二五”規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將按“師建城市、團場建鎮”進一步加快城鎮化。按照兵團2020年城鎮化率要達到70%的目標要求,兵團“十二五”期間要再規劃一批縣級市,實現“一個師一個市”目標。九師小白楊市還在規劃申請。

名稱來源


小白楊市名來源於新疆兵團第九師161團聞名遐邇小白楊哨所,因歌唱家閻維文一首著名的軍旅歌曲《小白楊》而揚名全國,“一棵小白楊,長在哨所旁……”已是耳熟能詳的歌詞。九師取名小白楊市體現了兵團人屯墾戍邊、保家衛國的精神。寓意兵團農九師人像80年代初小白楊哨所伊犁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籍錫伯族戰士陳福森母親讓其栽植在哨所營房旁邊的那十棵小白楊一樣,在艱苦的環境下,不畏嚴寒、不怕風雪守衛邊疆。如今,當年的小白楊已長成參天大樹,新疆兵團第九師也由當初的小墾區發展成了如今樓房林立,城鎮環境優美的經濟大師、工業強師和戍邊堡壘。

歷史沿革


九師前身是農七師塔額總場第三管理處。
1958年10月,農七師塔額總場成立。
1959年11月擴編為第三管理處。
1962年4月,“伊塔事件”發生后,為適應國防鬥爭需要,根據上級決定,原農七師第三管理處奉命將所轄分場全部遷往基本上不具備生產生活條件的中蘇邊境地區,執行“三代”(代耕、代牧、代管)任務。
1969年4月,農七師三管處、工二師師部等建制單位整合組建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農九師。
1975年5月,農九師建制撤銷,成立塔城地區農墾局,繼續管轄原農九師所轄各團及原農七師所轄團場,其它單位對口歸屬塔城地區各部門。
1976年9月,塔城農墾局縮編為業務局,從額敏遷至塔城。
1978年10月,塔城農墾局恢復實體機構,遷回額敏。
1982年4月,恢復農九師建制,原農九師所轄農牧團場和企事業單位(除鐵廠溝煤礦外)仍屬農九師建制。
2012年12月13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九師更名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九師。
2017年2月28日,原163團小白楊市改名為168團久龍市。

地理概況


九師位於東經82°15'~85°10',北緯45°25'~47°03',是亞歐大陸中心。墾區地貌基本特徵為三山對峙加一盆,兩山相倚擁一谷,吾爾喀什爾山偕塔爾巴哈台山,自東北向西南與巴爾魯克山相峙,形成塔額盆地,額敏河橫貫盆地中央由東向西入哈薩克,河兩岸為額敏平原;加依爾山與巴爾魯克山相擁,中間形成托里谷地。
師部駐額敏縣城,所轄11個團場駐守在新疆塔城地區三縣一市(額敏、塔城、裕民、塔城)境內,形成了“廠”字形的邊境農場帶。墾區北部、西部與哈薩克共和國接壤,其中有9個團場的44個連隊駐守在邊境一線,與邊防部隊、邊防武警和地方各族人民共同守衛著500餘公里的邊境線,占兵團守衛邊境線的1/5,人均守衛的邊境線最長。

資源氣候


小白楊
小白楊
轄區總面積739.4萬畝(492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2.7萬畝;園地0.4萬畝;草地285.1萬畝;林地274.9萬畝。轄區多山地,佔總面積的54.7%,山勢低緩,海拔高度一般為1000-2500米。墾區盛產甜菜、番茄、小麥、玉米、紅花、打瓜、馬鈴薯及牛、羊、豬、禽等優質農畜產品,是新疆重要的糖、肉、面、醬生產基地。
墾區屬北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漫長而寒冷,夏季短暫而燥熱,主要有乾旱、大風、寒潮、冰雹、雪災、病蟲害等。全年日照時數在2500~3029小時之間,有效積溫在2884~3632℃之間,無霜期119—137天,年平均降水量為267-458毫米,年蒸發量1626-1995毫米。
轄區內徠的巴克圖口岸是我國連接中亞的橋頭堡,省道221、318和克巴高速公路從轄區穿過,塔城機場距師部30公里。

人口


全師總人口約10萬人,其中常住人口7.26萬人,流動人口近3萬人。民族構成中漢族人口佔總人口的94%,各少數民族人口佔總人口的6%。
2012年末,全師從業人員34063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在崗職工22610人,平均工資20258元;農牧工家庭人均純收入10701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79元。

經濟概況


農業

小白楊
小白楊
全師現有水庫6座,總庫容6685萬立方米,其中:中型水庫2座,分別是烏什水水庫(庫容3850萬立方米)和烏拉斯台水庫(庫容2000萬立方米),小型水庫4座,分別是166團錫伯提水庫(庫容500萬立方米)、165團莫葫蘆水庫(庫容120萬立方米)、165團烏塔拉克水庫(庫容110萬立方米)和165團卡因達水庫(庫容105萬立方米)。166團小錫伯提水庫正在建設中,庫容500萬立方米。
2012年末,全師建成各類渠道總長2734.81公里,其中:防滲渠1409.29公里;排水渠228.6公里;輸水管道75公里。建成滴灌面積55.96萬畝。
2012年末,全師累計建設果蔬大棚9000餘座,2014年可達1.2萬座。全年牲畜存欄54.16萬頭(只),出欄各類牲畜68.91萬頭(只)。農業機械總動力15.91萬千瓦,擁有大中型拖拉機1205台。

工業

全師有2個兵團級工業園區,其中:巴克圖工業園區位於163團境內,東連塔城市,西鄰巴克圖口岸,規劃面積11平方公里。園區立足區域豐富的綠色農副產品資源和向西開放的地緣優勢,突出產城融合,藉助塔城市、擬建小白楊市發展平台,傾力打造農副產品精深加工、國際倉儲物流及外向型綠色有機食品出口基地。莫合台工業園區位於170團境內,規劃總面積7.88平方公里。園區依託莫合台交通便利、資源富集、環境承載力強的區位優勢,積極發展新型建材、礦化工業及清潔可再生能源等產業。
師有糖、肉、面、醬等產業化龍頭企業,其中:綠翔糖業日處理甜菜能力6500噸,是全國單體生產規模最大、技術裝備最先進的甜菜製糖企業之一;綠翔牧業年屠宰標畜能力100萬(頭)只,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多個大中城市設有銷售分公司,形成了立足墾區、輻射全國的農畜產品銷售、配送網路,其綠翔品牌獲“中國馳名商標”;天山麵粉日處理小麥能力300噸;鴻翔番茄日處理番茄能力7000噸。

城鎮化


2012年末,全師城鎮化率達到70.1 %;全師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8平方米;自來水普及率達99%;集中供熱普及率達80%;污水集中處理率達70%;生活垃圾集中處理率達70%;7個團場居民使用上了管道天然氣;大氣優良天數達95.9%。

社會事業


2012年末,全師擁有中等職工技術學校1所,普通中學12所,高級中學1所,小學12所。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9%,大中專以上院校升學率97%。全師擁有各類衛生機構143所,其中:醫療機構128所(師直和團場連隊衛生室),衛生防疫機構12所,衛生監督機構3所。醫院12所,其中:一級甲等醫院10所,一級乙等醫院1所,二級甲等醫院1所,擁有病床612張。全師每千人擁有衛生專業技術人員11.37人、執業醫生數3.38人、註冊護士數3.84人、病床8.4張。

擬建小白楊市


擬建“小白楊市”市行政區劃總面積900平方公里左右,擬含師部朝陽新區和162團、163團、164團、166團、團結農場,建城區定在163團,核心區約7-8平方公里,舉全師之力、之智,在邊境區域打造體現綠色、宜居、軍墾特色的精品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