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牙
中國傳統藝術
耍牙是一種古老的中國傳統藝術。屬於寧海平調錶演中的一門絕活兒,與川劇中的“變臉”相齊名,耍牙並稱為“西臉東牙”。口含四顆、八顆甚至十顆野豬獠牙,在口內,時而快速彈吐,時而刺進鼻孔,時而上下左右歙動,或有兩顆刺出鼻孔,尤其是有兩顆牙始終藏於口內,仍要唱、做、念、打,這一絕技稱為“絕活”。此技相傳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為老藝人楊先達(藝名紅毛老生)所擅長。
耍牙是清末寧海藝人獨創的一門絕活,根據《寧海平調史》一書載,耍牙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了。它是一種粗獷中不失細膩,野性中凸現靈動的“變口”技藝。《小金錢》(后改編為“金蓮斬蛟”)是寧海平調的代表作,百餘年來結合著耍牙的技藝,深深地根植在寧海這塊土地上。
寧海平調是浙江寧海古老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起源於明末清初,有三四百年的歷史。以因多為寧海人組班,故以稱“寧海本地班”。
寧海平調耍牙,它的地域性很強,它的程式化也非常講究,至今國內未見有類似的耍牙報道。建國后,耍牙在傳統的基礎上進行改進提高,由原來的六顆耍,發展成十顆耍,贏得了省內外觀眾的一致好評。在杭州的演出中,著名浙江紹劇演員六齡童、七齡童曾向平調老藝人請教過“耍牙”絕技。多次參加全國及省市會演,曾獲浙江省少數劇種交流演出表演一等獎,第五屆中國“映山紅”民間戲劇節表演一等獎,中國(杭州)“城隍閣杯”民間戲曲摺子戲邀請賽金獎等。國內各級新聞媒體也紛紛作出報道,中央電視台曾邀請劇組人員參加四套的《歡聚一堂》欄目;繼后,中央電視一台又作了專題報道;各級報紙刊物也不斷報道這項絕活,譽為“東方絕技”。
耍牙材料取其二百公斤以上的雄性肉豬下齶骨上的獠牙。每一代傳人都有一個艱苦辛勤的練習過程,時間約在1-3年,看天資而定。期間會出現口腔紅腫,舌頭麻木,頭昏眼花,食欲不振等情況。嚴重的口腔內會出現輕度糜爛,脫皮后結成老繭。這叫做“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耍牙的“變口”藝術看似輕鬆,實則是一門苦功。藝人將獠牙含在口中,以舌頭為主要動力,齒、唇、氣為輔助。它的程序分一咬、二舔、三吞、四吐。變化多端的動作刻畫劃了獨角龍野性中凸顯的靈動之美。它以精湛的“變口”工夫,吸引觀眾的視線,配合平調“三大一小”和《將軍令》等曲牌,以狂放的身段亮相,塑造了獨角龍不可一世的驕橫之態。整個表演過程如龍蛇行地,而耍牙的演技卻如錦上添花,恰到好處。
寧海平調的起源有幾說,一說源於新昌調腔的“山坑班”。
所謂“山坑”,因為寧海有許多的山坑,與新昌山坑相似,但又很奇特。天台山、四明山蜿蜒伸入寧海境內,形成了四大幹山,四大溪流。山山坑坑是寧海最具典型、最富魅力的景觀,溪響松聲,溪唱松吼,天籟喁喁。加上寧海邑人的個性太獨特,故有寧海平調稜角分明、不同凡響、幾近絕唱的那種稟性。一說來自寧波崑劇的“甬昆班”。就其劇目與曲牌與新昌調腔較接近,演唱風格較細膩、平柔,其小丑的道白不用紹興方言而用蘇白,均有崑曲的韻味。據一些老藝人回憶,自晚清起,不少藝人來自寧波的甬昆班,(既唱崑曲又唱調腔的班社),它是明末清初浙東流行的一支調腔。清中葉后,受崑曲影響,自成一家。“平調”這一稱謂,顯然受調腔、崑曲、曲牌的影響,又受本縣的地理環境和獨特的邑人個性諸因素而產生的。
解放前夕,平調班社已幾乎散光。解放后,在黨的“雙百”方針指引下,平調才重又興起,經幾代人的數年努力,平調重登舞台,重新收集、記錄、整理了一批平調傳統劇目、唱腔、曲牌58冊。平調劇團的文書檔案、藝術檔案、劇照563張於1991年一起移交進寧海縣檔案館,成為該館的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專業檔案之一。
耍牙
寧海耍牙的起源約在清末民初,它的影響範圍主要在浙江東南部,在浙江西北部的觀眾中也留有良好的口碑。
耍牙本是一項獨立的技藝,自從被寧海地方劇種平調吸收后,就與其形成了難以割捨的共生關係,成為極具特色的地域性演技。這個演技充分反映在寧海平調“后十八本”之一的傳統節目《小金錢》中,它以強烈的藝術誇張,烘託了獨角龍妖魔化的野性美。耍牙材料取其二百公斤以上的雄性肉豬下齶骨上的獠牙,長約二寸。演員含在口中,以舌為主要動力,齒、唇、氣為輔助,進行表演。它的程序分一咬、二舔、三吞、四吐。配合平調“三大一小”的打擊樂及《將軍令》等多種曲牌,以側身龍步、轉身亮相、上下翻牙,變換表情等表演手法為陪襯,展現了高超的耍牙絕技,塑造了角色的張狂與暴烈,可稱為我國少數戲曲劇種—平調中的一朵演技奇葩。寧海平調戲班停演的時間在解放戰爭時期,有許多老藝人被迫是改行。
建國后,政府在搶救古老地方劇種平調的同時,也大力挖掘耍牙絕技。
1957年,成立了平調演出隊;
1960年,在寧海象山合併兩縣合併時期,成立了“地方國營象山平調劇團”;傳統劇目《小金錢》改編為《宋金蓮》。
1961年,寧海復縣,改稱為“地方國營寧海平調劇團”。
寧海平調的曲牌音樂有其獨特的結構體制:
唱腔的構成
系由一個個曲牌有機地連接起來。這種方法被稱之為“套數”或“曲牌連綴體”。
寧海平調的曲牌連綴較崑曲寬鬆,又比其他高腔劇種嚴謹一些,主要聯綴方法有:
1、[點絳唇]或[新水令]接[混江龍]。[混江龍]在曲中根據需要可反覆,少數在下半齣戲中可插入[收江南]、[朝天子]。
耍牙
3、[醉花蔭]必須和[畫眉序]、[喜遷鶯]三曲牌連接,少數在下半齣戲中可插入[刮地風]。
4、[哭相思]須和[江頭金桂]或[小桃紅]、[落山虎]、[多姣]四曲牌依次連接。5、[紅衲襖]、[鎖南枝]等曲牌可作單個反覆。
6、[風入松]、[急三槍]在兩曲牌間循環反覆。
曲牌的性質
據鄔汝礪等在《中國戲曲音樂集成·浙江卷·寧波本》划寧海平調有固定性曲牌、靈活性曲牌和一次拼湊性曲牌三。所謂固定性曲牌,是指有一定的格律,句數與字數比較的曲牌。這類曲牌有[點絳唇]、[風入松]、[江頭金桂]、啦紅]、[收江南]、[刮地風]、[朝天子]等;所謂靈活性曲是指字數與句數甚至句的連續可作靈活性處理的曲牌。這牌有[五供養]、[畫眉序]、[混江龍]、[尾犯序]、[二郎[醉花蔭]等;所謂一次拼湊性曲牌,是指根據劇情和人情表達需要,將不同曲牌的腔句或獨有的因素拼湊起來的,如[綿纏道]、[普天樂]等。
曲牌的音階及調式
寧海平調的曲牌屬五聲音階,宮系有上五度和下五度兩種。前為正,後為輔,落音多數不五度,甚至有的曲牌只有第一句為原五度,上、下五度的有上商、上徵、下徵、下宮四種。它們之間的關係為:
商多數曲牌樂段落音用徵與商交替
徵多數曲牌樂段落音用商與徵交替
宮樂段落音用羽、徵、宮交替
羽樂段落音用角、宮、羽交替
曲牌的板式及其變化
寧海平調衄牌的板式分慢板F2/4)、快板(記作1/4)、頓跌板和散板。多數曲牌伸縮大。快板約在1--80-----200之間;慢的時候實際是2/4,慢在1—60,---,80之間。然最快時可以至1=200,其中它的頓還有明顯的“強、弱、次強、次弱"的周期,是實際上的4/4。
寧海平調是我國現有高腔劇種中曲牌保留得較完整的一個劇種。據1988年統計,寧海平調原有各類曲牌300餘支,現存190多支,這些曲牌的總體音樂風格為:
激昂奔放
該劇種曲牌的音域大多有二個半八度。高音採用假嗓演唱,中音採用頭聲和胸聲結合共鳴,加上旋律高、低音大跳較多,從而形成了寧海平調音樂激昂、奔放的特色。這或許是平調前期許多戲中的窮書生就是劇作者本人,面對不得志和世態炎涼,沒有反抗能力,只好藉助舞台來傾吐自己內心的壓抑的緣故。
委婉曲折
平調的腔句切分音多,通常末音不落在皈上,似乎強弱周期是“錯亂”、“顛倒”的,但這正是平調在音樂處理上的獨到之處。通過切分改變強弱關係,可打破曲牌演唱時的強烈的節奏感,也可達到語言與曲調更好的統一,使之更為細膩地表達情感。如[三坡羊]、[二郎神]等曲牌還具
有見妙就收、留有餘地的特點,這就更體現出了委婉、曲折的風格了。
清麗明快
寧海平調的曲牌雖有幾百個,但實則先有[點絳唇]。以[點絳唇]的第二句下半旬作為胚芽發展成[混江龍],由[混江龍]派生[一江風],再而[江頭金桂]等等。細析[點絳唇]的主音羽、商(即6、2)。而寧海當地的山歌、田歌、漁夫號子的主音皆以羽、商二音為主,且[點絳唇]第二句(3516|6132|2121|6—)和當地山歌(2223|2132|212|6一|),當地漁歌《拉網》的主句(2355|163|56121|6—)頗為神似。寧海的山歌漁歌以其清新、明快曾為人們所稱道,吸取這一特點作為曲牌音樂的基調,不能不說這是平調曲牌音樂的又一風格。
寧海平調的劇目以傳統戲為主,約有100多出,最具代表的有早期劇目中的“前十八”和“后十八”。
“前十八”以反映封建倫理、忠孝節義的家庭戲為主題,其劇目為:
雙龍鎖玉龍鏡葵花配掛玉環
雙巧緣雙金花碧玉簪仁義緣
雙合緣報恩亭分玉鏡節義報
循環報白玉環鴛鴦帶鳳頭釵
雙玉佩四喜緣
“后十八”以宮廷鬥爭與善惡報應為主題,其劇目為:
三星爐贈錦裘白雀寺鬢蓬山
小金錢鬧陰陽三鳳配七俠圖
義冤報龍虎緣鬧金鐘合巹緣
巧姻緣游龍傳孔雀袍忠岳傳
洗冤錄朱仙鎮
寧海在寧波、杭州的二次會演中,獨角龍“耍牙”技驚廣座,不但得到省領導的表彰獎勵,也贏得演藝界同行的一致好評。中國(杭州)“城隍閣杯”民間戲曲摺子戲邀請賽金獎。06年5月20日國務院批准文化部確定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寧海平榜上有名。
重上舞台
2009年12月23日,伴隨著高亢、嘹亮的唱腔,一個面目猙獰的“二花臉”不斷從嘴裡吞吐兩顆5厘米長的獠牙,令現場群眾拍掌叫絕。這就是武安絕跡多年的平調錶演技藝“耍牙”,與川劇“變臉”有異曲同工之妙。經當地有關部門重新整理后,近日“耍牙”將被重新搬上舞台。
河北武安平調落子歷經400多年的發展,除了以其優美動聽的唱腔音樂、通俗易懂的方言道白而受到人們的喜愛外,在表演上還有“換眼珠”、“換髯”、“耍牙”等很多傳統的絕技在戲劇界獨樹一幟。其中,“耍牙”絕活兒與川劇中的“變臉”有異曲同工之妙。
“耍牙”用的牙齒都是生長在豬口腔最裡面的獠牙。表演時由演員口含兩顆、四顆甚至八顆獠牙,時而快速吞吐,時而刺進鼻孔,時而上下左晃動動,或有兩顆刺出鼻孔,尤其是有兩顆牙始終藏於口內,同時仍要唱、念、做、打,堪稱“絕活”。在武安平調的傳統劇目中,使用“耍牙”技巧的角色主要是扮演“二花臉”的演員,以表現剛烈威猛的人物性格。
然而由於“耍牙”表演難度大,對演員的要求頗高,很少人能掌握,所以在當地已絕跡多年。近日,河北省武安市在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調查工作過程中偶然發現,本地民間藝人、44歲的苗占如年輕時曾學習“耍牙”技藝,並成功掌握了表演技巧,只是好多年來沒有登台演出。12月23日,在非物質文化遺產調查人員的邀請下,苗占如在家中小試身手,扮演平調傳統劇目《李剛打朝》的李剛,其中的“耍牙”表演令人拍掌叫絕。
苗占如,出生於武安戲曲世家,自幼喜歡戲曲,尤其是本土的平調落子。14歲,苗占如師從李海泉學習戲曲,21歲時遇到了他的“耍牙”啟蒙老師劉二海。“由於‘耍牙’表演的特殊性,最好的學習時期在少年,成年後學習該技藝將付出更多的心血。”苗占如說,在最初學習這門絕技的時候,他每天都要把豬獠牙含在嘴裡,即使吃飯、睡覺、聊天都不能拿出。練到一個月左右時是最難熬的,嘴巴里幾乎全部潰爛,水米難咽。熬過了最艱難的時期后,一切漸漸有了起色,苗占如開始感覺獠牙已成為嘴巴的一部分,逐漸能口含兩顆、四顆甚至八顆獠牙表演自如。
調查人員通過連日來對“耍牙”傳承人苗占如的跟蹤了解,已整理出了他的表演方法和道具的製作技藝。武安市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將會於近日把這一絕跡梨園多年的寶貴藝術形式隆重搬上舞台,讓更多人了解它,並傳承下去。
2011年4月25日的中國達人秀節目音樂廳舞台上站上一位面具人物,評委伊能靜誤以為是京劇表演。節目單上的節目名《耍牙》令錄製人員一時茫然。而當她一轉身露出兩顆可怕獠牙的時候,頓時令在場觀眾彈眼落睛。儘管嘴裡獠牙數量不斷增加,薛巧萍卻運用得遊刃有餘,用它們變化出各種花樣,不過可怕形象直接嚇哭了現場小觀眾。薛巧萍在舞台上表演時花臉隨著劇情口吐獠牙,吞吐自如。另令人嘆的是,當“耍牙妹”卸下妝,大家發現眼前竟然是一位白皮膚、齊劉海的美麗女孩。
當晚薛巧萍的母親和弟弟也出現在了錄製現場,他們向觀眾和評委講述了薛巧萍練戲背後的艱辛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