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庄鎮

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下轄鎮

徠苑庄鎮,隸屬於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地處汶上、寧陽、兗州交界處,東鄰寧陽縣東述鎮,東南與兗州市小孟鎮相連,南接義橋鎮、中都街道,西鄰汶上街道,西北與楊店鎮接壤,北與白石鎮毗鄰,行政區域面積50.38平方千米。

明代時期,苑庄鎮境域屬平東鄉;清代時期,屬東鄉;民國元年(1912)年後,先後屬金曇區、第二區、第六區;1956年1月,將第六區改為楊村區;1956年9月,撤區並鄉后變為檟柏、苑庄2鄉;1958年9月,合為燈塔公社;1962年4月,分為苑庄、白石2公社;1985年12月,改為苑庄鄉;1996年8月,改為苑庄鎮;截至2018年末,苑庄鎮有戶籍人口40724人;截至2020年6月,苑庄鎮下轄23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前苑村。

2011年,苑庄鎮財政總收入1206萬元,比上年增長20%,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22萬元,國稅完成218萬元,地稅完成304萬元,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65萬元,增值稅129萬元,企業所得稅118萬元,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9億元,比上年增長16%;各項貸款餘額1.1億元,比上年增長13%;2018年,苑庄鎮有工業企業67個,規模以上企業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5個。

歷史沿革


明代時期,苑庄鎮境域屬平東鄉。
清代時期,屬東鄉。
民國元年(1912)年後,先後屬金曇區、第二區、第六區。
1956年1月,將第六區改為楊村區。
1956年9月,撤區並鄉后變為檟柏、苑庄2鄉。
1958年9月,合為燈塔公社。
1962年4月,分為苑庄、白石2公社。
1985年12月,改為苑庄鄉。
1996年8月,改為苑庄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苑庄鎮位於汶上縣東北部,東經116°35′、北緯35°44′,距縣城9千米。東與寧陽縣接壤,北與白石鎮相依,南與義橋鎮為鄰,西與汶上城區、楊店鎮搭界。汶上至寧陽公路橫貫東西。

地形地貌

苑庄鎮境內大部為平原,地勢略為東高西低、北高南低,最高點海拔39.9米。

氣候特徵

苑庄鎮境內屬暖溫帶季風氣候。

自然災害

苑庄鎮境內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旱、澇、風災、地震等。

自然資源


苑庄鎮地處黃河沖積平原,土質為沖積黃褐土,富含有機質及速效氮、磷、鉀等有機成份。地下水資源豐富,水質優良,苑庄鎮境內礦產資源主要為煤炭、鐵、砂石,地下水。
資源開發
縣政府已確定在苑庄鎮建設汶東煤田,相關手續已基本完成,探礦權正在變更過程中。平原水庫可研報告已上報省水利廳審批,年內即可啟動建設。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苑庄鎮下轄23個行政村:苑庄村、馬家莊村、丁庄村、北鄭樓村、朱村、田村、尹村、東演馬村、畢村、前苑樓村、后苑樓村、界牌村、東官莊村、大秦村、白塔東村、白塔中村、白塔西村、南陳村、北李村、大王莊村、作里村、演馬庄村、牧地村 。
截至2020年6月,苑庄鎮下轄23個行政村:苑庄村、東官莊村、大秦村、白塔西村、白塔中村、白塔東村、南陳村、大王莊村、北李村、界牌村、前苑樓村、后苑樓村、畢村、丁庄村、東演馬村、尹村、田村、朱村、馬家莊村、北鄭樓村、作里村、演馬村、牧地村 ;鎮人民政府駐前苑村 。
代碼及城鄉分類
名稱代碼
苑庄村200122
大秦村207220
白塔西村208220
白塔中村210220
白塔東村211220
南陳村村212220
大王莊村213220
北李村村215220
界牌村216220
前苑樓村220121
畢村村222122
后苑樓村221122
丁庄村223220
東演馬村224220
尹村村228220
田村村229220
朱村村230220
238220馬家莊村
239220北鄭樓村
243122作里村
244220演馬村
245220牧地村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1年末,苑庄鎮轄區總人口4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8萬人,城鎮化率45%,總人口中,男性2.1萬人,佔50.8%;女性1.9萬人,佔49.2%;14歲以下0.7萬人,佔17%;15—64歲2.9萬人,佔72%;65歲以上0.4萬人,佔11%,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人口出生率11.5‰,人口死亡率84%,人口自然增長率3.1‰。
截至2018年末,苑庄鎮有戶籍人口40724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苑庄鎮財政總收入1206萬元,比上年增長20%,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22萬元,國稅完成218萬元,地稅完成304萬元,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65萬元,增值稅129萬元,企業所得稅118萬元,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9億元,比上年增長16%;各項貸款餘額1.1億元,比上年增長13%。
苑庄鎮
苑庄鎮
2018年,苑庄鎮有工業企業67個,規模以上企業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5個。

農業

截至2011年末,苑庄鎮農業以種植業為主,耕地面積5.5萬畝,人均1.4畝,農業總產值6475萬元,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生產糧食3.5萬噸,人均883.8千克,其中小麥1.9萬噸,玉米1.6萬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中藥材,蔬菜種植面積2.5萬畝,產量287萬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2.3萬頭,年末存欄0.2萬頭;羊飼養量1.1萬隻,年末存欄0.5萬隻;家禽飼養量36.6萬羽。

工業

2011年,苑庄鎮工業以機械製造、服裝加工、麵粉生產和紡織紡紗為主,工業生產總值69860萬元,工業企業78家,職工9116人。

商業

2011年,苑庄鎮城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800萬元。

交通


苑庄鎮交通便利,蒙館公路、兗梁公路兩條省道橫貫東西,105國道從苑庄穿過。該鎮距日菏高速30公里、京福高速35公里,距濟寧機場40公里。鎮內柏油路四通八達,村村通柏油路率達到100%。
苑庄鎮
苑庄鎮

文化


地名由來
苑庄鎮,南宋時苑姓由白塔村遷此,人業興旺,故以姓氏得名苑庄。

風俗民情

苑庄鎮民風淳厚,人民勤勞、熱情、善良、勇敢,具有忠、義、禮、信的傳統美德,富有革命和創新精神,創造了獨具特色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人徠文風光
苑庄鎮歷史悠久,文化鼎盛。該鎮東賈村為距今約7000年的北辛文化遺址,處於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過渡時期,為新石器時代,出土文物300餘件。同時,苑庄鎮是孔子弟子七十二賢之一榮子的故鄉,“榮子三樂”即出於此,是明朝工部尚書郭朝賓的故鄉。

社會


教育

2011年末,苑庄鎮有幼兒園14所,在園幼兒915人,專任教師63人;小學9所,在校生4200人,專任教師24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200人,專任教師7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270萬元,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21%。

文體

2011年末,苑庄鎮有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23個,各類圖書室23個,藏書22餘萬冊。

醫療衛生

2011年末,苑庄鎮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2個,門診部(所)25個;病床20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為3.57張,固定資產總值3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10名,其中執業醫師8人,執業助理醫師31人,註冊護士20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5.3萬人次,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0.05/0萬,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苑庄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25戶,人數1023人,支出9.1萬元,比上年增長11%,月人均75元,比上年增長15%;醫療救助53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446人次,共支出37.5萬元,比上年增長12%,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31人,撫恤事業費支出61.4萬元,敬老院1家,收養農村五保人員82人,社區服務設施32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5個,慈善分會1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3.8萬元,使320人(次)困難群眾受益,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3萬人,參保率100%。
完成危房改造及合班並校工作,投資1100多萬元,新建教學樓6幢,全鎮30處小學合併為9處完全小學,取消教學延伸點,保留了兩處中學,有效的整合了教育資源,優化了師資隊伍,提高了教育教學水平。計劃生育工作連續三年在全縣名列前茅。全鎮村村通自來水、村村通柏油路、村村通有線電視率都達到100%。投資100多萬元建設了鎮中心衛生院病房大樓,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5%以上,大大改善了農民的醫療保障水平。社會主義文明生態村、文明小康村建設全面鋪開,建設文明一條街42條,“一池三改”工程正在實施。
招商引資
苑庄鎮黨委、政府牢固樹立“招商富鎮、項目興鎮”意識,積極打造招商平台,優化發展環境,提升服務水平,大力開展招商引資活動。引進建立了濟寧金苑食品有限公司、汶上縣民德工礦配件有限公司、濟寧萬邦化工有限公司、汶上縣聖慧電器安裝製造有限公司、汶上縣金庄紙業等一批大項目落戶於縣工業園區,形成了食品加工、化工產品、電器製造、機械加工等生產加工性主導產業。全鎮共引進項目32家,實際到位資金2.6億元,新增固定資產投資1.4億元,招商引資呈現出加快發展的良好態勢。
鄉鎮建設
苑庄鎮黨委、政府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不斷加大建設力度,開發建設了農貿交易市場、蘋果批發市場、蔬菜批發市場、中藥材加工銷售市場,在鎮政府駐地建成四條商業街。各項基礎設施配套齊全,電網改造已經完成,電力充足,新修柏油路100多公里,村村通自來水率達到100%,村村通有線電視達到100%,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信號覆蓋全鎮。苑庄鎮結合文明小康村和文明村創建活動,積極為當地群眾創建優美舒適的生產生活環境。該鎮幫扶各村對現有環境、閑置場地進行美化改造,安裝健身器材,增加文體配套設施等,建起一個個農民公園。像官莊村這樣的農民公園,就是利用閑散地塊、樹林或廢坑塘等改造而成的,建設費用不過20萬元,資金渠道由縣直結對幫扶部門“幫”一點、鎮政府“扶”一點、村委會“籌”一點等辦法。在不給農民增加負擔的前提下,全鎮已有12個村先後建成了各具特色的農民公園。
黨建工作
一、制定服務承諾制度。鎮機關各部門及鎮直部門都制定了包括職責範圍、服務內容、服務承諾三項內容的服務承諾制度。各職能部門都結合自身業務工作特點,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提出服務承諾。特別針對群眾“不懂政策,不熟悉辦事程序,缺乏辦理時間”等問題,提出了諮詢服務承諾和上門服務承諾。二、公開服務承諾內容。機關各部門針對自身業務工作實際,圍繞職責範圍、服務內容、服務態度、禮貌用語、接案受理、工作流程、結果反饋、上門服務等公開服務承諾,有22個部門在鎮機關作風整頓會議上作了表態發言,並張貼在本部門顯要位置,自覺接受群眾監督。某些職能部門,針對與群眾生產生活聯繫緊密的實際,結合業務特點,機關工作人員也作了公開服務承諾。
三、開展優質服務活動。鎮機關各部門在公開服務承諾后,陸續開展了以“創建文明服務窗口、文明服務機關”為內容的優質服務活動。其中鎮機關開展了“整頓機關作風,優化發展環境”優質服務活動,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
供銷社和工商所開展了“金盾護農”優質服務活動,保護好種糧農民的切身利益;信用社開展了“支農惠農”優質服務活動,全力助推新農村建設;派出所以做到“四有”,克服“四難”為內容開展優質服務活動,建設群眾滿意機關;衛生院以“公開醫療服務,讓患者明白就醫”為內容開展優質服務活動,著力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信訪辦推行了“下訪工作制”,著力把問題解決在基層,消滅在萌芽;各服務部門作出“提前介入,跟蹤服務,限期辦理”服務承諾,為苑庄的發展穩定保駕護航。
四、加強目標考核獎懲。鎮黨委成立了專門的領導機構和專門的辦公機構,加強對服務承諾工作的督促和指導,並加強目標考核。實行年初公開承諾,半年述職測評,年終匯總評議,對未兌現服務承諾的單位公開曝光並限期整改。

旅遊


歷史遺跡

古迹有東賈柏北辛文化遺址、界牌周代遺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