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三眼橋的結果 展開

三眼橋

武漢江漢區三眼橋

三眼橋位於漢口江漢區,是一座三孔橋。

簡介


漢口三眼橋位於漢口江漢區、三眼橋是同名的兩座三孔橋,因武漢人不習慣於說“孔”,而更習慣於說“眼”,所以就稱為“三眼橋”。為區別,則在第一座橋名冠一“前“字。談到橋,必須先談河,因橋是河上之橋,這河就是黃孝河
三眼橋
三眼橋
黃孝河是在天然水道基礎上隨城市發展逐步改建形成的。武漢人習慣於叫湖為湖淌 子。明崇禎八年(1635年)漢陽府通判袁昌倡議修築。上自橋口,下至堤口,約長11里的長堤,堤外是玉帶河。而城外的18個湖淌子由連通港串成了一道河流,人稱“十八淌子”。從黃陂、孝感來漢的人,坐船經十八淌子來到漢口,直達漢口的中心“土壋”(今民眾樂園西南有土壋巷)往北經鴨蛋殼(今漢口模範路內亞單角)。十八淌子這就是最早的黃孝河。該河寬窄不一。在窄的地方,兩船要相擦而過。每臨秋冬水淺之時,還需人工拉縴才能行走。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鄂督張之洞主持修建后湖長堤,切斷黃孝河了的清水源頭。京漢鐵路通車后,漢口與黃、孝間的水運逐漸為鐵路所取代。十八淌子的功能轉變為蓄水泄洪。
1931年大水淹沒了整個漢口,當年冬季為排除市郊上萬畝農田漬水,在北湖至三眼橋之間開溝挖渠,形成了一條新河段,舊稱“換子湖新河”,同時在黃孝河終端岱家山安裝了4台蒸汽機帶動的小泵,總排水能力約1立方米/秒。這是人們今天所稱的黃孝河。為方便兩岸往來,便在黃孝河上修了兩座三孔橋——前三眼橋和三眼橋。1956年,黃孝河的流域匯水面積擴大到84.6平方公里。黃孝河自廟墩開始,流經硚口、江漢、江岸3個城區,到岱家山為止,而後經府河匯入長江,全長12.4公里,河寬15—30米,水深3米,最大排泄能力為20—30立方米/秒。
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1981年,黃孝河流域承擔著漢口130多萬人口的生活污水和433家工廠廢水的排放,平均日污水量在40~50萬噸,甚至於日污水量達77萬噸之多,未經處理,排入河道,又無清水源頭,河水常年缺氧泛黑,蚊蠅孳生,臭氣逼人,環境衛生日益惡化。被人們稱之為“武漢的‘龍鬚溝’”。

工程聯繫


1979年,市政府自責成市建設局組織專人對黃孝河進行調查勘測,形成治理黃孝河工程的總體方案。1983年10月,中共武漢市委、市人民政府確定按“全面規劃、綜合治理、分段建設、逐年實施”的方針,全面治理黃孝河。成立以湖北省省長黃知真為名譽指揮長、武漢市市長吳官正為指揮長、中共武漢市委第一書記王群為政委、副市長王傑、姜兆基、何浣芬為副指揮長的武漢市治理黃孝河工程指揮部。採取“先支流,后幹流,先上游,後下游”的施工程序,集中力量完成機場河分流工程與黃孝河主體工程,再陸續配套,分期實施。組織駐漢部隊、軍事院校的官兵參加挖河清淤的義務勞動。市政、水利、水產、建築專業隊伍2萬多人參與分段施工,使全部明渠於1988年5月建成通水。
黃孝河工程歷時8年建成,不僅使漢口70%以上城區消除了嚴重漬水災害,百萬市民得以安居樂業。同時,由於黃孝河的綜合治理和建設大道、青年路的開闢,使黃孝河兩岸近10平方公里地區的開發價值大增。
黃孝河工程完成後,原前三眼橋的遺址尚存。當你走到小藍鯨健康美食城(雜技廳店)門前時,你會發現該店門正對的台北路兩邊有一小段人行道特別突出。這就是原前三眼橋的人行道。上世紀80年代,這兩小段人行道是對稱的,很惹人眼。建設大道從亨龍太子大酒店至武漢雜技廳背後,有與建設大道平行,與台北路垂直的兩條路,這兩條相距不到20~30米的道路,一條叫黃孝南路,一條叫黃孝北路,實際上,是黃孝河的南北兩岸。前三眼橋的遺址正好橫跨黃孝河南、北兩條路。
三眼橋
三眼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