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第1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1993年,“營多杯”北京大學生電影節誕生。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是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廣電總局電影頻道節目製作中心、中國電影資料館、北京電視台影視部、中國電影報社、北京市電影公司、北京新影聯影業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電影基金會、北京市學生聯合會等多家單位聯合主辦的一項大型文化活動。

電影節簡介


獎項名稱: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創辦時間: 1993
主辦單位: 中國電影基金會 中國電影報社 北京市學生聯合會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 北京新影聯影業有限責任公司
獎項介紹:“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是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廣電總局電影頻道節目製作中心、中國電影資料館、北京電視台影視部、中國電影報社、北京市電影公司、北京新影聯影業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電影基金會、北京市學生聯合會等多家單位聯合主辦的一項大型文化活動。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創建於1993年,是當今中國每年始於春季的第一個電影節。其權威性受到電影界人士普遍認同,被譽為中國電影界具有國際水準的大獎。歷屆有多部獲獎影片後來在國內政府獎(華表獎)、金雞獎、百花獎和東京、柏林、西班牙等國際電影節獲得各種獎項。“大學生電影節”以“青春激情、學術品位、文化意識”為宗旨,以“大學生辦、大學生看、大學生評”為特色,在教育、文化和影視三界有著廣泛深遠的影響。電影前輩凌子風、著名導演謝鐵驪謝晉等曾為大學生電影節題詞,希望大學生電影節能推動中國電影的發展。
“大學生電影節”還是中國青年導演初試藝聲的舞台,霍建起、張揚、金琛、施潤玖等新生代導演曾在這裡首次獲獎,最佳處女作獎和藝術創新特別獎的設立傳達出大學生們對影壇新鮮力量的期待和鼓勵。
“大學生電影節”不但贏得電影創作者和大學生觀眾的青睞,還獲得國家廣電總局及相關政府部門的認同,在廣電部2001年召開的北戴河會議中,趙實部長兩次提到“大學生電影節”對我國電影事業及高校文化所起到的積極推動作用,大學生電影節日益成為具有很大影響力的民間電影活動。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北京電視台、鳳凰衛視中文台、《北京晨報》、《北京晚報》、《北京青年報》等80餘家媒體對電影節進行系列報道,電影節閉幕暨頒獎晚會在廣電總局電影頻道節目製作中心、中央電視台海外中心《歡聚一堂》欄目、北京電視台等重要媒體多次播出,取得較大反響。
“大學生電影節”於每年的4月20日--5月4日之間召開。電影節組委會秘書處辦公室設在北京師範大學藝術系。她以北京為中心,輻射全國,參賽影片幾乎囊括最新優秀國產影片,學生評委來自全國各大高校,參與人數居國內電影節之最。本屆電影節設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最佳觀賞效果、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藝術創新特別獎等獎項,在大學生投票推選的基礎上,由大學生和青年評論家組成的評委會評定。電影節主會場設在北京師範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此外還將在北京20餘所著名大學放映參賽影片,觀影人次達20餘萬人次。
“大學生電影節”還將舉辦專題影展、專題討論和專題講座等眾多學術活動,集中學界、業界各路英豪,共同探討最新熱門影視話題。老中青年導演與演員,在新片首映式、參賽片劇組見面會、著名導演專題研討會等活動中與大學生歡聚一堂。“大學生電影節”不僅是大學生的電影盛會,也是電影人的青春聚會。
“大學生電影節”還對大學生自己拍攝的錄像作品進行評獎。“大學生錄像作品大賽”是國內唯一面向大學生的影視文化賽事。今年的參賽片規模和評獎規模進一步擴大,參賽對象擴展到香港,關注群體成直線上升。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廣電總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和北京市委批准,由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市廣電局主辦, 由電影頻道節目中心(CCTV6)、中國電影資料館、中國電影報社、中國電影基金會、北京團市委、北京電視台影視中心、北京市電影公司、北京影視藝術家協會、北京市學生聯合會等單位聯合承辦,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執行承辦,自1993年起已成功舉辦十六屆。
她是每年度中國第一個電影節,其權威性受到電影界人士的普遍認同。北京大學生電影節以“大學生辦,大學生看,大學生評”為風格,以“青春激情、學術品位、文化意識”為大旗,樹立了不同於其他所有電影節的全新形象,在教育、文化和影視三界產生廣泛影響。《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新華社、《中國電影報》、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北京電視台、鳳凰衛視中文台、東方衛視等100多家媒體對歷屆電影節予以深入報道。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以北京為中心,輻射全國,學生評委來自全國各大高校。參與人數居國內電影節之最。主辦高校12所,聯辦高校百餘所;每年觀影人次逾20萬,參賽、參展影片幾乎囊括所有最新優秀國產影片。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還舉辦專題影展、專題討論、專題講座、導演研究和社會調查等學術活動,集中學界、業界各路英豪,共同探討最新熱門影視話題。老中青導演與演員在新片首映式、影片劇組見面會、著名導演專題研討會等活動中與大學生歡聚一堂。大學生電影節不僅是大學生的電影盛會,也是電影人的青春聚會。

第一屆獲獎影片


最佳故事片∶《三毛從軍記》《站直了,別趴下》
最佳男演員獎∶胡亞捷《老娘土》
最佳女演員獎∶奚美娟《蔣築英》
組委會特別獎∶《蔣築英》
評委會特別獎∶《雜嘴子》
最佳觀賞效果獎∶《 新龍門客棧》《三毛從軍記》
藝術創新特別獎∶《三毛從軍記》

獲獎影片三毛從軍記


演員

演員 Actor
魏宗萬 Zongwan Wei .....老鬼
三毛從軍記
三毛從軍記
孫飛虎 Sun Feihu .....委員長
賈林 Jia Lin .....三毛
朱藝 Yi Zhu .....師長
張名煜 Mingyu Zhang .....團長
李穎 Ying Li .....太太
蔣雯 Jiang Wen .....少女
董霖 Lin Dong .....教官
石靈 Lin Shi .....將軍
戰車 Che Zhan .....警察

劇情介紹

1937年,日寇悍然發動侵華戰爭,無家可歸的三毛也參了軍。三毛穿著完全不合身的大號軍服,神態莊重地排在隊伍中,參加新兵訓練。但在手榴彈實彈投擲訓練中,人小力弱的三毛不慎失手,把手榴彈投進隊伍中。一聲巨響后,排長露出滿是怒氣的焦黑面孔……終於上前線作戰了,三毛非常勇敢,卻又鬧出了許多笑話,他莫名其妙地參加了一個敢死隊,竟然將日軍一網打盡。蔣介石親臨前線慰問將士,三毛非常意外地被蔣看中,不長時間后,一紙調令將三毛派到師部去任勤務兵。但沒過多久,給師長當“保姆”的三毛因師長自殺又重返軍營,與老夥伴們並肩作戰。他們按上級命令組成了一支突擊隊,然後被空投到叢林中。但飛機卻再也沒來接他們,三毛和戰友老鬼衣衫破爛幾乎成了野人。突然有一天,一架飛機從叢林上空飛過,並撒下無數傳單。原來戰爭已經結束了……三毛成為第一批複員的士兵,他摘下軍帽露出了久違的三根白毛,心頭彷徨、不知何去何從……

幕後製作

影片風格獨特、輕鬆幽默、卻又寓意深刻,描述了三毛這個家喻戶曉的人物形象在“抗戰”期間由流浪兒變成一個兵,最後仍然無家可歸的遭遇和他在從軍期間的一系列離奇搞笑的經歷,用諷刺的手法展示了戰爭中“小人物”的境遇,同時提出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是什麼人和什麼力量操縱著“小人物”的命運?該片獲1993年第13屆金雞獎最佳兒童片獎、最佳男配角獎(魏宗萬飾老兵)、最佳化裝獎(殷麗華、沈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