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家,漢語辭彙,拼音是sàng jiā,意思是舉喪之家;覆滅家族;失去家主。出自北齊時期顏之推的《顏氏家訓·風操》:“南人冬至歲首,不詣喪家。”
1. 舉喪之家。
清
梁章鉅《退庵隨筆·家禮一》:“
司馬溫公 謂今人但送錢帋,焚為灰燼,何益喪家。”
2. 覆滅家族。
晉
陸機《五等論》:“光武 中興,纂隆
皇統,而猶遵覆車之遺轍,養喪家之
宿疾。”
3. 失去家主。
魯迅《二心集·“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為確當計,還得添幾個字,稱為‘喪家的’‘資本家的走狗’。”
孫犁《澹定集·讀作品記(四)》:“遭到兩次喪家的小狗,於身心交瘁之餘,居然常常單身去 觀瀑亭 觀瀑,使小說留有強大的
餘波,更是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