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築

創刊於1974年的學術期刊

《安徽建築》是 1974年由安徽省基本建設委員會創辦,原名《安徽建築動態》,后更名為《安徽建築通訊》,1992年正式使用《安徽建築》一名。

據2018年5月《安徽建築》官網顯示,期刊編委會共有委員13人。

據2018年5月11日中國知網顯示,《安徽建築》共出版文獻量12057篇、總被下載787645次、總被引17442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0.072、(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0.032。據2018年5月11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安徽建築》共載文9574篇、基金論文量121708375篇、被引量為15477、下載量為118157、影響因子為0.4。

歷史沿革


1974年,安徽省基本建設委員會創辦《安徽建築動態》,后更名為《安徽建築通訊》。
1992年,正式使用《安徽建築》一名,同時由安徽省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廳申請在中國國內外公開出版發行,並於1993年獲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
2014年11月,《安徽建築》入選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欄目介紹


欄目方向
《安徽建築》設有思想理論研究、建築與規劃設計、施工技術研究與應用、建築結構研究與應用、岩土工程與樁基基礎、道·橋·隧與軌道工程、建築節能與新型建材、水·電·暖通技術、檢測試驗與測量技術、建設監理、教學研究、建築經濟、管理工作論壇、本刊專訪等欄目。
《安徽建築》讀者對象為廣大工程設計、勘察、施工、監理、檢測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以及科研院所、高校師生。

人員編製


據2018年5月《安徽建築》官網顯示,期刊編委會共有委員13人。
姓名職務
萬力安徽省土木建築學會智能建築專業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
王浩安徽省土木建築學會給排水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朱華安徽省土木建築學會鋼結構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朱兆晴安徽省土木建築學會結構專業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
江海東安徽省地平線設計事務所董事長
陳剛安徽省土木建築學會施工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金毅夫安徽省土木建築學會副理事長
姜長征安徽建築大學土木建築學院書記
高松安徽省建築設計研究院院長
黃世山安徽省土木建築學會暖通空調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郭楊安徽省建築業協會樁基礎分會秘書長
謝正榮安徽省土木建築學會電氣專業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
章茂木安徽省土木建築學會新型建材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協辦單位
《安徽建築》由安徽省建築業協會、安徽省建築節能與科技協會、安徽省工程質量檢測二站、安徽省建築工程司法鑒定中心、安徽省特種建築技術有限公司、安徽建科施工圖審查有限公司等聯合協辦。
合作交流
2016年9月23—25日,《安徽建築》雜誌社參加了中國(武漢)期刊交易博覽會。刊博會期間,雜誌社展示了期刊,還藉助刊博會平台,尋求同各方合作的機會,與《建築學報》和《建築施工技術》等出版單位進行了溝通交流;與之前有業務聯繫的博看網進行了進一步溝通;與相關期刊數字出版單位進行了交流。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職務
主任委員宋直剛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成員、總工程師
常務副主任委員左玉琅安徽省土木建築學會理事長
江冰安徽省土木建築學會秘書長
項炳泉安徽省建築科學研究設計院院長
戴良軍安徽建工集團總工程師
副主任委員丁克偉安徽建築大學土木建築學院院長
王成球安徽省建設工程造價管理總站站長
馮衛安徽省土木建築學會副理事長
李早合工大建築與藝術學院院長
李彪安徽省土木建築學會副理事長
周曉安徽省土木建築學會副理事長
趙時運安徽建工集團董事長
胡厚國安徽省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 
主編石冬冰---------- 

主要成果


研究發表

據2018年5月11日中國知網顯示,《安徽建築》共出版文獻量12057篇。
據2018年5月11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安徽建築》共載文9574篇、基金論文量121708375篇。

收錄情況

《安徽建築》由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全文收錄,是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統計源刊、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統計源刊和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數字化期刊群全文收錄期刊。

影響

據2018年5月11日中國知網顯示,《安徽建築》總被下載787645次、總被引17442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0.072、(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0.032。
據2018年5月11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安徽建築》被引量為15477、下載量為118157;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來源數據,《安徽建築》影響因子為0.404,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第3466名,在建築科學(147種)中排第76名。

獲得榮譽


2016年,《安徽建築》雜誌社獲亞洲建築師杯足球賽最佳合作單位獎。

文化傳統


精神理念

辦刊宗旨
宣傳中國共產黨和國家建設科技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研究探討建設理論、技術,傳播學術思想與應用成果,大力促進建設科技水平的發展,宏揚先進文化,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