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

標準

D1是數字電視系統顯示格式的標準,共分為5種規格,其中D1和D2標準是一般模擬電視的最高標準。

基本介紹


什麼是D1?
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D1,大家都以為D1是硬碟錄像機顯示、錄像、回放的解析度,實際上不是的,D1是數字電視系統顯示格式的標準,共分為以下5種規格:
D1:480i格式(525i):720×480(水平480線,隔行掃描),和NTSC模擬電視清晰度相同,行頻為15.25kHz,相當於所說的4CIF(704×576)。
D2:480P格式(525p):720×480(水平480線,逐行掃描),較D1隔行掃描要清晰不少,和逐行掃描DVD規格相同,行頻為31.5kHz。
D3:1080i格式(1125i):1920×1080(水平1080線,隔行掃描),高清放鬆採用最多的一種解析度,解析度為1920×1080i/60Hz,行頻為33.75kHz。
D4:720p格式(750p):1280×720(水平720線,逐行掃描),雖然解析度較D3要低,但是因為逐行掃描,市面上更多人感覺相對於1080I(實際逐次540線)視覺效果更加清晰。不過個人感覺來說,在最大解析度達到1920×1080的情況下,D3要比D4感覺更加清晰,尤其是文字表現力上,解析度為1280×720p/60Hz,行頻為45kHz。
D5:1080p格式(1125p):1920×1080(水平1080線,逐行掃描),目前民用高清視頻的最高標準,解析度為1920×1080P/60Hz,行頻為67.5KHZ。
其中D1和D2標準是一般模擬電視的最高標準,並不能稱的上高清晰,D3的1080i標準是高清晰電視的基本標準,它可以兼容720p格式,而D5的1080P只是專業上的標準,並不是民用級別的,上面所給出的60HZ只是理想狀態下的場頻,而它的行頻為67.5KHZ,還沒有如此高行頻的電視問世,實際在專業領域裡1080P的場頻只有24HZ,25HZ和30HZ。
需要指出的一點是,D端子是日本獨有的特殊介面,國內電視幾乎沒有帶這種介面的,最多的是色差介面,而色差介面最多支持到D4,理論上肯定沒有HDMI(純數字信號,支持到1080P)的最高清晰度高,但在1920:1080以下解析度的電視機上,一般也沒有很大差別。
國內主流的硬碟錄像機(DVR,Digital Video Recording)採用什麼解析度?怎樣計算硬碟容量?
國內主流的硬碟錄像機採用兩種解析度:CIF和4CIF(D1),分為兩種型號。
硬碟錄像機常見的路數有1路、2路、4路、8路、9路、12路和16路。最大可以連接8塊200GB的硬碟,總容量可高達1.6T(目前市面上最大的硬碟在1000GB左右),如果採用CIF解析度,通常每1路的硬碟容量為180MB~250MB/小時,通常情況下取值200MB/小時;如果是D1的解析度每小時錄像需要的硬碟容量為720MB~1000MB/小時,通常情況下為了減少硬碟的容量可以按照500MB/小時計算,幀率智能設置比25fps少一些,碼流也要少一些!相信大家可以計算出一台裝滿8塊500GB的16路硬碟錄像機可以錄像多長時間了吧?
計算舉例:8路CIF格式24小時不間斷錄像30天所需硬碟容量。
8路×200M×24小時×30天÷1024M=1125G(註:1G=1024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