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籽料

和田玉籽料

和田玉夾生在海拔3500米以上高綿延的崑崙山脈山岩中。和田玉原石經過自然的地質運動和冰川運動等長期的剝解為大小不等的塊。和田玉碎塊經過雨水雪水沖刷流入河,隨河流流入水中,稱為和田玉山流水料,和田玉山流水原石經過玉龍喀什河幾百甚至上萬年的沖刷,就形成了和田玉籽料。河水的作用使得籽料雖來源於山料,品質卻遠遠優於山料;和田玉籽料多呈卵形,塊度較小,表面光滑,質量好,且因為其稀有珍貴而成為炙手可熱的收藏品。有些籽料經氧化表面局部帶有顏色,例如秋梨色則稱“秋梨子”,虎皮色則稱“虎皮子”,棗色則稱“棗皮子”等。籽料帶上鮮艷的顏色則身價更高,但注意籽料上做假色者很多。

和徠田玉分佈於塔里木盆地之南的昆崙山。西起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干縣之東的安大力塔格及阿拉孜山,中經和田地區南部的桑株塔格、鐵克里克塔格、柳什塔格,東至且末縣南阿爾金山北翼的肅拉穆寧塔格。和田玉成礦帶斷續長1100多公里。在高山這上分佈著和田玉的原生礦床及礦點,不少河流中還產出和田玉的子玉。

在古代,人們就認為昆崙山是“萬山之祖” ,它高大雄巍且盛產美玉,故受到極大的崇拜,而和田玉的存在又使昆崙山更加著名。

產地


和田玉分佈於塔里木盆地之南的昆崙山。西起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干縣之東的安大力塔格及阿拉孜山,中經和田地區南部的桑株塔格、鐵克里克塔格、柳什塔格,東至且末縣南阿爾金山北翼的肅拉穆寧塔格。
和田玉成礦帶斷續長1100多公里。在高山這上分佈著和田玉的原生礦床及礦點,不少河流中還產出和田玉的籽玉。在古代,人們就認為昆崙山是“萬山之祖” ,它高大雄巍且盛產美玉,故受到極大的崇拜。而和田玉的存在又使昆崙山更加著名。
一、鐵克里克塔格古陸緣地塊和田玉
鐵克里克古陸緣地塊位於塔里木盆地之西南緣。自英吉沙縣南,向東延伸至策勒縣南。以鐵克里克塔格為主體,還包括其西的西昆崙山北坡的前緣山脈。這裡較接近塔里木分別盆地邊緣的綠洲,通行條件不算特別困難,海拔2500 ~4500 米,自然條件較好。因此該帶的原生和田玉開發在歷史上創有兩個記錄。一是開發歷史最早,如元代時就在大同和田玉礦建有礦山,設有碾玉作坊。二是開採規模最大,密爾岱玉礦清代開採盛期,采玉工人超過三千名。鐵克里克塔格古陸生緣地塊可分為三個礦化地段:大同地段、密爾岱地段、庫浪那古地段。
大同地段:位於塔什庫爾干縣東部的大同村北,葉爾羌河之西,距最近的分路線約50公里,有高山及大河陰隔,交能困難,海拔2500 ~3500 米。礦化地段包括大同和田玉礦及其西南的2處礦化點,分佈於長8~10 公里、寬數百米的範圍內。
密爾岱地段:位於葉城縣西南,棋河上游。距最近的公路線約60公里,交通困難。本地段長20餘公里,寬1公里。
庫浪那古地段:位於葉城縣西南的葉爾羌河中游支流庫浪那古河東岸,距葉城縣城200餘公里,夏季有洪水威脅,冬季冰凍雪封,自然條件差。
二、公格爾—— 柳什塔格中間地塊和田玉
公格爾—— 柳什塔格中間地塊位於西昆崙山的高山軸部,包括桑株塔格格不入、卡蘭古塔格及柳什塔格的一部分。
1、塞圖拉地段
位於皮山縣桑株塔格之南,賽圖拉到康西瓦之間的喀拉喀什河北岸。包括賽圖拉玉礦、康西瓦玉礦及其附近的礦點、礦化點。附近有新疆--- 西藏的公路線通過,距皮山縣城約500 公里。交通較方便。礦區海拔4200 米左右,空氣稀薄,氣候較寒冷。
2、鐵日克地段
位於皮山縣桑株塔格南坡喀拉喀什河兩岸,包括鐵日克玉礦、卡拉大坂玉礦及附近的礦化點。距最近的公路線50 公里。閉塞於深山,供應線長且交通很困難,礦區海拔3500 余米。歷來未開採過。
3、阿格居改地段
位於和田縣黑山南汗尼亞依拉克河上游雪線附近,海拔5000 米左右。距最近的公路線約 80 公里,交通很困難。礦化地帶長約十餘公里,寬度不明。此地段的河谷中為數千年來拾玉的主要地區之一。產出極著名的羊脂白玉、墨玉。
4、奧米沙地段
位於和田縣喀什塔什奧米沙村南。海拔4200 米。距最近的公路線 25 公里,交通較方便。現知只有奧米沙一處和田玉礦床。以往曾開採,但玉石為灰白色,且裂紋較多,又含黑色暈斑,無質量上乘之玉。均因銷路問題而擱淺,找礦石都是几上幾下。礦化地段長約2 公里,寬100 余米。
5、哈奴約地段
位於策勒縣奴爾鄉哈奴約提河。海拔3200 米,距公路線 30 公里,交通方便,哈奴約提礦山古代曾開採過和田玉,被稱為[ 塔克] 是[ 山] 的意思,因為策勒縣奴爾附近百里之內不產玉,就把哈奴約提的玉礦稱為山礦。前多年哈奴約提產崑崙玉,但收集到並證實了確有和田玉的標本,因此產出和田玉也是無疑的。
6、阿拉瑪斯地段
位於于田縣柳什村東南,克里雅河支流的源頭,礦區海拔4500 米。距最近的公路線 40 公里,交通困難。從克里雅河到柳什河,以阿拉瑪斯為中心長十餘公里、寬100~200 米的地段,包括阿拉瑪斯玉礦床、冰斗河玉礦賽底庫拉木玉礦床等幾處礦床及礦點。自清代到今,斷續開採約二百餘年。
7、依格浪古地段
位於于田縣皮希蓋河中游。海拔4100 米。交通較困難。以往曾小規模開採,因玉石質量差而停止開採。
三、阿爾金古陵緣地塊和田玉
和田紅皮籽玉
和田紅皮籽玉
阿爾金山是塔里木盆地東南緣的一座有名的山脈。它以北東東方向延展,從新疆直到青海、甘肅兩省西部的連接地帶。東端與祁連山相接處的玉門關、陽關,是古代和田玉東入中原的必經地和集散地。阿爾金山西段北麓的羅布泊、若羌、且末是古代樓蘭、鄯善、且末等到國的故地,古代就大量出產和田玉。阿爾金山所發現的和田玉礦床在且末縣境內,自江格薩依上源以西,長60 公里,寬15 公里的範圍內,和田玉礦點較多。
1、塔特勒克蘇地段
位於且末縣哈達里克河到塔特勒克蘇之間長25公里的地帶,包括哈達里克奇台和田玉礦床和塔特勒克蘇和田玉礦床。海拔3500~4500 米,比高 500 米。懸崖峭壁林立,交通困難。
2、塔什賽因地段
位於且末縣東南尤勒河到江格薩依源頭一帶。包括塔什賽因玉礦床、江格薩依上游礦點和2 處礦化情報點。礦化地段長十餘公里,寬數百米。海拔4000 米左右,交通困難。塔什賽因玉礦以往曾開採,因自然條件差,產出的玉以青玉為主。
和田紅皮籽玉

產生和特性


1
1
玉龍喀什河的源頭,即出山流水的冰山腳下,距離出產籽料的和田市大約有270公里。在這270公里的河床中,從出山流水的那個冰山起,一直往下約20多公里的河床中,可以撿到為數不多的山流水料。再從20公里往下到200多公里的這段河床中,根本就沒有玉石。再從約200公里往下到270公里的這段河床中就是籽料出產的主要地段。有人講,中段近180多公里沒有玉石,是因為水流太急,玉料存留不下來,都被洪水把玉石衝到下游去了的緣故。河床里到處都是卵狀石頭,沒有一塊玉石,石頭沒被水沖走留了下來,唯獨比重比石頭大得多的玉石反而被水沖走了,所以,“因為水流太急,玉料存留不下來”的解釋自然是不能成立的。所以現在就有一種認為籽料是原生的礦床,而不是次生的,由於沖積而形成的。

玉的質地

1
1
玉的質地:溫潤細膩,顏色豐富,自然拙樸,皮色多姿,形態圓滑,體態多種,具五德之說,仁.義.禮.樂.忠
因為皮色籽料的形成年代更為久遠,一些名貴的品種如棗紅皮、油煙皮、秋梨皮、黃皮、灑金皮、三色虎皮等等,均出自皮色籽料。
籽玉的外皮構成可分為兩種。
砂眼麻皮坑原生皮:指表皮布滿皮膚毛孔一樣的細小砂眼,猶如凹凸不平的麻皮坑,分細性、粗性兩種;
色沁原生皮:是由於一部分籽玉在河裡受到其他礦物質浸潤、滲透,長年累月形成由外至內的滲透,不僅表皮光滑,而且出現許多色彩。所以稱“沁皮”。

基本色調

籽料有白、青、青白、碧、黃、墨等五種基本色調。而玉龍喀什河源頭的山上只有白玉、青白玉、墨玉三種玉料,籽料的碧玉非常少見。

石玉共生

籽料是山料由於地殼運動滑落至河流中長年累月沖刷而成的卵型,但有很多籽料上有半塊石半塊玉共生的現象,俗稱僵石籽料。

質地

和田玉籽料
和田玉籽料
再從籽料的質地、顏色在河流中的分佈狀況看,經我多年的觀察總結髮現,顏色、質地、塊狀、性能,甚至皮色大致相同的玉料基本上產出在同一段河道中,混淆的很少,只要你拿來一塊玉料,我們一看基本上知道它出在河流的什麼位置,哪個地段,這與山料的產出分礦坑的道理基本是一致的。如果是水衝下來的,它不可能有如此清晰的分別。

戈壁料存在

從和田地區東起策勒縣的奴爾多西至墨玉縣的皮牙滿多約160多公里的戈壁沙漠中,都有各色籽玉和戈壁料存在。
綜上所述,籽料就是億萬年前火山爆發形成的,這種卵狀的原生礦體存留在海底,后經地殼變遷,造山運動,新疆這塊土地由大海變成了陸地,籽料也隨之浮出水面,存在於沙漠之中形成了我們看到的這種狀況。

籽料鑒別


總述

和田玉籽料有羊脂白玉、白玉、青白玉、青玉、黃玉、糖玉、碧玉、墨玉、青花。

羊脂白玉白玉

籽料
籽料
羊脂白玉:表示優質白玉,顏色呈脂白色,可略泛青色、乳黃色等,質地細膩滋潤,油脂性好,綹裂較少,可有水量石花等,雜質一般10%以下,糖色少於30%。根據帶糖色的多少可進一步細分為:羊脂白玉、糖羊脂白玉。糖羊脂白玉的糖色部分佔30——85%。
白玉:顏色以白色為主,可略泛灰、黃、青等色調,質地緻密細膩,油脂性適中,可見綹裂。根據帶糖色的多少可進一步細分為白玉、糖白玉、糖玉。糖白玉的糖色部分佔30——85%,糖色達到85%以上的稱之為糖玉。

青白玉和青玉

青玉籽料
青玉籽料
青白玉:是介於白玉和青玉之間的品種,顏色以白色為基礎色,帶有灰綠色、青灰色、黃綠色、褐色、灰色等淺——中等色調,半透明或微透明狀,質地細膩緻密,油脂一般,半透明狀,可見綹裂。根據帶糖色的多少可進一步細分為青白玉、糖青白玉。
青玉:顏色有青至深青、灰清、黃綠等中等或深色,根據帶糖色的多少可進一步細分為青玉、糖青玉。

黃玉和糖玉

黃玉:淺至中等不同的黃色調,經常為綠黃色、粟黃色、帶有灰、綠等色調,根據帶糖色的多少可進一步細分為黃玉、糖黃玉。
糖玉:由於次生作用形成的,受氧化鐵、氧化錳浸染呈紅褐色,黃褐色、褐黃色、黑褐色等色調,糖色部分佔到整體樣品85%以上時定名為糖玉。

碧玉和墨玉

碧玉:顏色以綠色為基礎色,常見有綠、灰綠、墨綠等顏色。
墨玉:顏色呈灰黑或黑色佔30%以上。黑色多呈浸染狀、葉片狀、條帶狀、聚集,可夾雜白或灰白色,多不均勻。
青花玉:黑白色混合,變化多樣如水墨畫一般

玉料價值


2011年11月,由新疆玉石雕刻廠、新疆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新疆岩礦玉石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新疆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四家單位共同創建新疆和田玉市場信息聯盟,委託中國和田玉鑒賞網發布和田玉指導價格。
2011年11月
和田玉籽料
和田玉籽料
2012年1月
和田玉籽料
和田玉籽料
2012年4月
和田玉籽料
和田玉籽料
2012年9月
和田玉籽料
和田玉籽料
2013年1月
和田玉籽料
和田玉籽料
2013年4月
和田玉籽料
和田玉籽料

鑒定評估


和田玉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中華民族文化特色之一。在八千年的中國玉文化中,和田玉以其品質高雅、質地優良成為了歷代王朝政治、文化、道德、宗教等方面的重要載體,並延續至今。和田玉的玉文化載體功能是以其物化產物(玉器)表現出來的。和田玉玉器根據用途不同可分為佩飾、擺件和器具三大類以及扳指、掛件、手鐲、山子、瓶、爐、薰等若干小類。
和田玉屬於民族圖騰有8000年的歷史承載至今,自古就有黃金有價玉無價的說法,對於價格定義還是建立在相對存在的基礎之上,工藝,原料,創意,作者,未來也會出現品牌價值,對於玉石來講,國內外至今沒有統一操作的通行標準,因此在市場上,大體同類質量的玉石或飾品,其價位卻往往差別很大,很難掌握。和田玉與單晶體寶石不同,和田玉是由多晶體組成的礦物集合體,組成的礦物顆粒粗細不同、排列方式不同且分佈往往不均勻,從而造成和田玉的顏色、結構、透明度、雜質等變化多樣。和田玉原料的價值影響因素根據文化、國情、審美、創意、工藝等諸多條件,但無追捧玉石價值將會褪去顏色,這就是“黃金有價,玉無價”的緣由,新手和行家對這句話也是有著完全不同的理解差異。
一、影響和田玉原料的價值因素 決定和田玉玉器原料價值的因素又包括品質、產地、產出環境(產狀)三個部分。這三個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共同決定著玉器原料價值的高低。
二、雕刻品分級,玉不琢不成器
要明確的給和田玉籽料做好分級,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
在評價玉的時候無外乎“料”,“工”,“意”這三點。
料超一等,價差十倍。
工超一等,價差十倍。
意超一等,價差十倍。
從收藏角度來看,作品必須是料頂級,工頂級,意頂級,達到了這三點才能叫收藏級籽料作品。收藏級下面是頂級,料子頂級、工頂級、題材普通。再往下要麼是料頂級工一般,要麼是工頂級料一般。把這樣的精品的每一個因素做到頂級,價格就是普貨的10倍,原石籽料一般來講還是依附於成品的價值屬於投資思路,未來籽料奇石才會成為籽料原始形態的表現
1.徠品質
品質等級是作為相對價值的指標,品質和價值並沒有一一對應的關係。和田玉的結構、透明度、光澤、綹裂、瑕疵等因素構成了和田玉的特徵。由於組成和田玉的礦物顆粒較細,肉眼看不到顆粒,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出其晶形,一般呈纖維狀、毛氈狀交織在一起,因而其結構非常細膩,從而韌性好。影響和田玉原料價格的因素主要有質地、顏色、光澤及透明度、塊度(重量)和形狀五個方面。
(1)質地
質地是指組成和田玉的礦物顆粒大小、形狀、均勻程度及其相互關係的綜合表現。高質量的和田玉玉器要求:質地緻密、均一、細膩,半透明或微透明,無或少有綹裂,潔凈雜質少,瑕疵少;而低質量的和田玉對質地的要求則要有所降低。
和田玉根據其質地的高低可分為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四個級別,具體級別劃分規則如表1所示。
表1 和田玉質地分級
級別劃分標準
特級質地細膩均一,油脂光澤強,半透明或微透明,基本無綹裂、雜質、瑕疵
一級質地細膩,油脂光澤強,半透明或微透明,綹裂、雜質、瑕疵少於10﹪
二級質地較細膩,油脂光澤弱,透明度差或過於透明,綹裂、雜質、瑕疵少於30﹪
三級質地粗糙,蠟狀光澤,透明度很差,綹裂、雜質、瑕疵大於30﹪
(2)顏色 顏色是評價和田玉的重要因素,依據顏色和田玉分為八個大類,一般來說,以羊脂白玉、白玉、黃玉為佳,碧玉、墨玉次之,糖玉、青玉、青白玉再次之。除白玉以外其他七類要求顏色要從色調、濃度、純度、均勻度四個方面進行觀察分析,顏色色調要正,不偏色,無雜色;濃度的評價是對顏色色彩飽和度而言的,要求濃淡適宜;純度的評價,一般是越純正越好,偏色時則較差,如綠色,以正綠為最好,灰綠、藍綠均較差;均勻度要求顏色要均勻一致。另外,和田玉常常出現兩種以上顏色,如帶有皮色、糖色時,顏色的搭配好,俏色巧妙或新穎的,可使作品增色,甚至價值倍增。
和田玉顏色分級:
級別劃分標準
特級 顏色色調正,無偏色,無雜色,顏色均勻,顏色色彩要清爽、亮麗,顏色飽和度濃淡適宜,俏色搭配合理
一級 顏色色調正,稍偏色,無雜色,顏色基本均勻,顏色色彩要清爽、亮麗,顏色飽和度適宜,俏色基本搭配合理
二級 顏色偏色,有雜色,顏色不均勻,顏色色彩較暗淡,顏色飽和度偏低,俏色基本搭配勉強
三級 顏色明顯偏色,顏色雜亂,不均勻,顏色色彩暗淡,顏色飽和度偏低,俏色基本搭配不合理
俏色是玉雕工藝的一種藝術創造,是根據玉石的天然顏色和自然形體“按料取材”、“依材施藝”進行創作的,而創作受料型、顏色變化等多種人力所不及的因素限制。一件上佳俏色作品的創作難度很大,其價值也很高。在評價俏色利用方面,可以根據一巧、二俏、三絕這三個層次分析。對顏色不協調、不倫不類的玉器進行評價時,要充分認識到那不是俏,反成為“拙”了,不但無增值,反而會貶值。
(3)光澤及透明度 和田玉有油脂光澤、玻璃光澤及蠟狀光澤之分,其中以油脂光澤最佳,可使玉石顯得有溫潤感。其次是玻璃光澤,而蠟狀光澤欠佳。上等的和田玉與翡翠不同,大多為油脂光澤。如油脂中透著清亮,則光澤為佳。和田玉一般透明度不高,多由半透明到不透明,可劃分為半透明、微透明和不透明三級。和田玉以半透明?微透明為佳。若呈蠟狀光澤,透明度差或過於透明,則次之。
(4)塊度(重量)原料有一定的塊度,越大越難得,價值也越高。同樣質地、顏色的和田玉,大的價值高,小的則價值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