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褪殘紅青杏小

蘇軾所著詩詞

《花褪殘紅青杏小》,是朝華出版社在2008年10月1日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青春派新銳作家南適。

《花褪殘紅青杏小》詳述纖弱小婢女不做花瓶做蠻女。管他古代現代,女人就要活出自我。締造男尊時代愛情新坐標。輾轉兩世,她一直堅持著。在追逐與轉身中,誰,才是她的陽光?

內容簡介


司杏前世鬱郁不得志,原以為穿越到古代便可以改造自己的人生,可她仍是一介平民,後來更賣身為婢。她先後遇到了懷才不遇的蕭公子、神秘難測的君少爺、頑劣不羈的大法官之子。司杏有思想、會編書目、能造車子,領著小廝們踢馬球,於是很容易吸引了他們。可是身份卑微的她,能打破淪為小妾的命運嗎?她的愛情又將歸屬何方?
花褪殘紅青杏小
花褪殘紅青杏小
譯文
春天將盡,百花凋零,杏樹上已經長出了青澀的果實。有燕子飛過天空,清澈的河流圍繞著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來越少,(但是不要擔心,)天涯到處都長滿了茂盛的芳草。(春天還是會到來的)圍牆裡面,有一位少女正在盪鞦韆,發出動聽的笑聲。圍牆外的行人聽到了笑聲,(忍不住去想象少女盪鞦韆的歡樂場面)。慢慢的,牆裡的笑聲聽不見了,行人惘然若失。彷彿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無情所傷害。
註釋
①此詞原為唐教坊曲,調名取義簡文帝“翻階蛺蝶戀花情”句。又名《鵲踏枝》《鳳棲梧》等。雙調,六十字,仄韻。

作品目錄


第一章滄桑第二章遇人第三章初見第四章賣身第五章君府
第六章君府的家事第七章帶烏龜的少爺第八章挨打第九章無依第十章琅聲苑
第十一章再見故人第十二章找樂兒第十三章讓步第十四章婚事的秘密第十五章引蘭的心事
第十六章露餡兒第十七章停霞空矣第十八章心繫第十九章有牆第二十章衝突
第二十一章臨逃第二十二章出城第二十三章湖州第二十四章荸薺第二十五章地窩子
第二十六章謀生第二十七章甜蜜第二十八章失家第二十九章迫賭第三十章拆折
第三十一章何處第三十二章疑惑第三十三章心石第三十四章誰聽第三十五章無擇
第三十六章各有所屬第三十七章或者第三十八章聽弦第三十九章思量第四十章聽荷
第四十一章釵第四十二章天問第四十三章端倪第四十四章遠人第四十五章相隔
第五十章落落第五十一章嬋娟第五十二章有痕第五十三章何以解憂第五十四章君家之喪
第五十五章蘭桑第五十六章攜人第五十七章心殤第五十八章闌珊第五十九章似合
第六十章追命第六十一章是誰第六十二章假喜第六十三章無相第六十四章緣滅
第六十五章生離第六十六章流星第六十七章無回第六十八章苦掙第六十九章雙己
第七十章受制第七十一章角斗第七十二章不越第七十三章失子第七十四章眠芍
第七十五章重見第七十六章越己後記

作品鑒賞


這首詞寫初夏時節發生於一牆之隔的一次極為平常的遭遇,在略表惆悵與嘲諷之餘,卻引出妙理,發人深省。上片為時令背景。儘管柳綿將盡,春事無多。然而燕子低昂,綠水環繞,芳草從生,透露出夏日初臨的大自然的生機。下片是在如此明麗的環境中一個“多情卻被無情惱”的小小插曲。牆裡牆外的兩種人本不相涉。但一方無情,一方多情,導致了一場感情風波。《詩人玉屑》卷二一引《古今詞話》說此詞寫行人多情與佳人無情,“極有理趣”。因為蘇軾藉此表達了某種人生哲理,行人與佳人的遭遇固屬偶然。“多情卻被無情惱”卻有普遍性與必然性,在人與物、主觀與客觀的兩者關係中是經常發生的。人們或許有過多次類似經驗,由於不了解“物自無情而人自多情”,許多煩惱由是而起。然而無情是物的本性,多情是人的本性。它們始終是難以統一的。蘇軾說自已作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而能出”。這固然因為他天份高,同時也由於他學養湛深,所以能隨處觸發,皆成妙諦。這首詞寫景、記事、說理均極自然,佳人行人的插曲全如信手拈來,但一經慧光所照,寓庄於諧,就頓成妙解,發掘出其間的哲理內涵。這真是蘇軾作詩詞的一大本領。
豪放派著稱的蘇軾,也常有清新婉麗之作,這首《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就是這麼一首傑作。“花褪殘紅青杏小”,既寫了衰亡,也寫了新生,殘紅褪盡,青杏初生,這本是自然界的新陳代謝,但讓人感到幾分悲涼。睹暮春景色,而抒傷春之情,是古詩詞中常有之意,但東坡卻從中超脫了。“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作者把視線離開枝頭,移向廣闊的空間,心情也隨之軒敝。燕子飛舞,綠水環抱著村上人家。春意盎然,一掃起句的悲涼。用別人常用的意象和流利的音律把傷春與曠達兩種對立的心境化而為一,恐怕只有東坡可以從容為之。“燕子飛時”化用晏殊的“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點明時間是立春后的第五個戊日,與前後所寫景色相符合。
枝上柳綿吹又少”,與起句“花褪殘紅青杏小”,本應同屬一組,寫枝上柳絮已被吹得越來越少。但作者沒有接連描寫,用“燕子”二句穿插,在傷感的調子中注入疏朗的氣氛。絮飛花落,最易撩人愁緒。這一“又”字,表明詞人看絮飛花落,非止一次。傷春之感,惜春之情,見於言外。這是道地的婉約風格。相傳蘇軾謫居惠州時曾命妾婦朝雲歌此詞。朝雲歌喉將囀,卻已淚滿衣襟。
花褪殘紅青杏小
花褪殘紅青杏小
“牆裡鞦韆牆外道”,自然是指上面所說的那個“綠水人家”。由於綠水之內,環以高牆,所以牆外行人只能聽到牆內盪鞦韆人的笑聲,卻見不到芳蹤,所以說,“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不難想象,此刻發出笑聲的佳人正在歡快地盪著鞦韆。這裡用的是隱顯手法。作者只寫佳人的笑聲,而把佳人的容貌與動作,則全部隱藏起來,讓讀者隨行人一起去想象,想象一個牆裡少女盪鞦韆的歡樂場面。可以說,一堵圍牆,擋住了視線,卻擋不住青春的美,也擋不住人們對青春美的嚮往。這種寫法,可謂絕頂高明,用“隱”來激發想象,從而拓展了“顯”的意境。同樣是寫女性,蘇東坡一洗“花間派”的“綺怨”之風,情景生動而不流於艷,感情真率而不落於輕,難能可貴。
從“牆裡鞦韆牆外道”直至結尾,詞意流走,一氣呵成。修辭上用的是“頂真格”,即過片第二句的句首“牆外”,緊接第一句句末的“牆外道”,第四句句首的“笑”,緊接前一句句末的“笑”,滾滾向前,不可遏止。按詞律,《蝶戀花》本為雙疊,上下闋各四仄韻,字數相同,節奏相等。東坡此詞,前後感情色彩不同節奏有異,實是作者文思暢達,信筆直書,突破了詞律。
這首詞上下句之間、上下闋之間,往往體現出種種錯綜複雜的矛盾。例如上片結尾二句,“枝上柳綿吹又少”,感情低沉;“天涯何處無芳草”自振奮。這情與情的矛盾是因在現實中,詞人屢遭遷謫,這裡反映出思想與現實的矛盾。上片側重哀情,下片側重歡樂,這也是情與情的矛盾。而“多情卻被無情惱”,不僅寫出了情與情的矛盾,也寫出了情與理的矛盾。佳人灑下一片笑聲,杳然而去;行人凝望鞦韆,空自多情。詞人雖然寫的是情,但其中也滲透著人生哲理。
在江南暮春的景色中,作者借牆裡、牆外、佳人、行人一個無情,一個多情的故事,寄寓了他的憂憤之情,也蘊含了他充滿矛盾的人生悖論的思索。

作者簡介


花褪殘紅青杏小
花褪殘紅青杏小
南適一個平凡的人,總是為平凡的事感動雖然我寫出來的人物有一無奈,有一悲觀,有幽一對生活的隔膜,有缺點、弱點和盲點但是,這一與你我一樣的平凡人,他們知道生活是美的,無論是苦、是樂、是悲傷還是喜悅。他們嚮往陽光,嚮往美,嚮往真實地面對自己和他人,這是我所理解的生活,也是我願意展現給大家的生活這就是南適。

媒體推薦


看這篇文章,哭了好幾次。司杏就像她的名字一樣草根和普通,沒有脫俗的外貌,還不幸淪落在社會的底層。她帶領我們體會了一把等級社會的悲哀和小人物的無奈。這篇小說不再是單純的言情文,而是具有一些現實主義的力度與厚度。
——網友豌豆
習慣看糖果色穿越故事的我,在此文中見到了一片雨後的天青色。
沒有漂亮外表、絕佳技藝、良好家世的女主角;三個男人——蕭荸薺、君烏龜、楊惡霸,沒有一個完美的;也沒有爭權斗勢、矢志報仇、詭譎陰謀的劇情。作者以清淡的文字和深刻的劇情徹底把我的固有認知給顛覆了。
——網友費雪
對司杏而言,蕭靖江如同黑暗中的一束光亮。他對她施以援手,在身份對等的基礎上與她交流。後來到了君府,蕭靖江的看望以及之後的通信往來,讓她覺得生活並沒有完全把她拋棄。彷彿蕭靖江是司杏在這世界中唯一的期待。
——網友easter
君聞書在壓抑的家庭中少年老成。他雖然有著少爺的頭銜和富足的生活,卻只能從小佝僂地生活著。我們看著一個直不起腰的少年,聞不到青春的味道。他就像一把大提琴,雖然華麗,卻常年拉著低音,只能溢出一絲絲苦澀。
——網友smile526
關於楊騁風,其實他的IQ和EQ都很高呢,知道慢慢等待,一點點地在女主心裡烙下他的印記。杏杏都沒有發覺嗎?自己傷心的時候,陪在身旁的總是楊騁風。她對蕭荸薺依戀,對君烏龜自製,可面對楊騁風,她常常“一不小心”就被逼出真心話了。
——網友阿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