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源鎮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外區下轄鎮
永源鎮,隸屬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外區,位於道外區東部,東隔蜚克圖河與賓縣永和鄉相望,南與阿城區蜚克圖街道交界,西與民主鎮、香坊區向陽鎮相連,北與巨源鎮接壤。區域面積為160.13平方千米(2018年)。
2徠019年,永源鎮下轄3個社區和11個行政村。2018年,永源鎮戶籍人口為38977人。
永源鎮
清代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屬吉林省賓州府,設賓臻區(賓州府第十二區)。
清代宣統元年(1909年),有閻、邱兩大富戶在此開設燒鍋,起名“永增源”,遂以商號名稱為村鎮名稱。
民國五年(1916年),屬濱江省阿城縣天理村。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設永增源保,下轄21甲。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設永源村,下轄5屯。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月,改為永源區。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月,與巨源鄉合併為雙源區。
1950年5月,改設第七區。
1956年,分為永源鄉、永和鄉,后永和鄉併入永源鄉。
1958年9月,改為永源公社。
1960年,劃歸哈爾濱市太平區,改為太平公社永源分社。
1962年,劃歸阿城縣,改為永源公社。
1984年9月,改為永源鄉。
1985年3月,改為永源鎮。
2006年8月,劃歸道外區。
2019年,永源鎮下轄三塔街社區、永糧街社區、振興街社區3個社區和永源村、南崗村、雙源村、東川村、富民村、永平村、長興村、東華村、永和村、永樂村、紅軍村11個行政村。
永源鎮政府駐永源鎮永源村。
社區 | 三塔街社區、永糧街社區、振興街社區 |
行政村 | 永源村、南崗村、雙源村、東川村、富民村、永平村、長興村、東華村、永和村、永樂村、紅軍村 |
永源鎮位於道外區東部,東隔蜚克圖河與賓縣永和鄉相望,南與阿城區蜚克圖街道交界,西與民主鄉、香坊區向陽鎮相連,北與巨源鎮接壤。區域面積為160.13平方千米(2018年)。
永源鎮地勢西高東低,西部多丘陵漫崗地,東部多平川地。
2011年,永源鎮總人口為39310人,其中男性19880人,女性19430人。另有流動人口4342人。
2017年,永源鎮常住人口為38563人。
2018年,永源鎮戶籍人口為38977人。
2011年,永源鎮有漢族、滿族、朝鮮族、回族4個民族。其中,漢族38348人,佔總人口的97.6%。
永源鎮
2011年,永源鎮有耕地面積16.4萬畝,主要種植玉米、大豆、西瓜、香瓜、蔬菜,農業總產值43徠688萬元;地方財政收入940萬元,比2010年增長95%。全年生產總值30億元,工業總產值21億元,農業生產總值9億元;農民人均收入7420元,同比增長15%;招商9家企業,引資額1.63億元,其中省內企業6家,引資1億元;省外企業3家,引資6300萬元。
2017年,永源鎮有企業66個,企業從業人員625人,工業企業35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個。
2018年,永源鎮有工業企業35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個;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20個。
永源中學公益活動
2011年,永源鎮有文化站1個,文化活動中心11個;圖書室15個,藏書10萬餘冊;業餘乒乓球隊、籃球隊、街舞隊、秧歌隊;業餘創作隊伍成員1000餘人。同時,5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2%。
2011年,永源鎮有醫院1個,病床55張,專業衛生人員15人。
2011年,永源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543戶、1446人,支出183.9萬元,比2010年增長66%,月人均106元,比2010年增長66%;供養農村五保168人,支出43.4萬元,比2010年增長76%。
永源鎮距哈爾濱東站20千米,距成高子火車站19千米,哈同一公路、哈同二公路橫貫境內東西;阿巨公路縱穿境內南北。
2011年,永源鎮有客運運輸線路6條,年客運總量100萬人次,年貨運總量109.5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