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制生產方式

封建制生產方式

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地主剝削農民的基礎上的物質資料謀得方式。是繼奴隸制生產方式之後的又一個人剝削人的社會生產方式。土地主要由地主所有,農民租種地主的土地,地主肆意剝削、壓迫人民,農民還要繳納高昂的地稅,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關係


封建制生產關係的基礎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即封建地主佔有基本生產資料土地和不完全地佔有直接生產者農民。由於封建地主佔有了社會絕大部分的土地,直接生產者就只有領租或分租地主的土地,忍受地主的剝削和奴役。在這種制度下,農民被束縛在土地上,對地主有不同程度的人身依附關係,地主可以打罵他們,有的甚至把他們隨同土地抵押或出賣。但是,和奴隸制下的奴隸不同,主人已不能任意殺害他們了。
在封建制生產方式下,直接生產者一般擁有農具、耕畜等生產資料,並在領租或分租地主的一小塊土地之後,建立自己的經濟。這是它和奴隸制生產方式最大的區別,也是它優於後者的地方。直接生產者有了自己的經濟,生產成果直接影響他們家庭的生活和收入,這就為他們關心生產,提高勞動生產率創造了條件。也因為直接生產者有了一定程度的獨立性,地主階級要榨取他們,就必須通過超經濟強制使他們保持某種依附關係。

剝削


在封建制度下,地主階級對直接生產者的剝削主要是通過封建地租進行的。封建地租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在經濟上的實現形式。它有勞役地租、實物地租、貨幣地租三種形式。勞役地租是迫使生產者在規定的時間內到地主的農場或家庭進行的勞動。實物地租是地主分取農民一定份額或一定量的產品。貨幣地租是以貨幣形式收取地租。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實物地租逐漸取代勞役地租,人身依附關係有所減輕。貨幣地租在商品貨幣經濟進一步發展的條件下流行起來,這時,封建制生產關係也就處於瓦解的過程了。
在不同民族和地區,封建制生產關係的具體形式並不一致。在西歐,從 5世紀末到14世紀,長期是領主制經濟佔據統治地位。各級領主由分封取得土地,讓農奴領租小塊份地,以勞役地租為主,對農奴進行剝削。在中國,則自公元前二三世紀起,就逐漸確立了地主制經濟。在這種形式中,土地可以買賣,地主把土地分租給農民,對他們進行以實物地租為主的剝削。學術界對封建制生產方式的這兩種基本形式有不同看法。一種意見認為,它們是封建制生產關係的兩個發展階段,先是領主制階段,然後是地主制階段,這是封建生產關係發展的一般規律。另一種意見認為,這兩者是封建制生產方式在不同社會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兩種不同形式,地主制經濟在中國最為典型,領主制經濟在西歐最為典型。

發展


封建制生產關係是適應當時鐵制工具在農業以及手工業上的應用而出現的,鐵制工具使得以個體家庭為單位的生產能提供剩餘產品,成為最有效的勞動組織形式。因而,冶鐵業和鐵制工具的發展對封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古代時期


中國在戰國時代即已製成生鐵、鑄鐵和滲炭鋼,漢代冶鐵和鍊鋼技術又有重大改進,鐵制工具基本上代替了青銅器。鐵制工具的推廣極有利於墾荒和水利工程,歷代有為的封建王朝都十分重視這兩項事業,出現了南北大運河和諸如都江堰等許多著名的水利設施,至今人們仍受其利。以鐵犁牛耕為特徵的中國傳統農業,在戰國以至秦、漢時代逐步進入成型期。漢代耕犁的製造不斷改進,並最早創用犁壁;至唐代,出現了曲轅犁,由11個部件組成,輕巧靈活,完成了由二牛三人向一牛一人犁耕方式的過渡,有力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在收割、排灌、加工等農具上,也都有創建。戰國以至秦、漢以後,中國農業已由休耕制逐步轉向連作制,加強了土地利用。在選種、施肥、水稻移栽、桑種改良上,都有顯著成績,尤其是較早地創行複種,使農業日趨集約化,有利於提高單位面積產量。手工業也有發展。絲織、瓷器之精美早就享有盛譽,造船聞名海外,並最早使用水密艙壁。被稱為“四大發明”的造紙、火藥、指南針、活板印刷,由中國傳入西方,對世界經濟、文化作出了貢獻。北宋時,鐵的年產量達 550萬斤,帶動了手工業的全面發展。這時,中國在農業、手工業和科學技術方面的成就,都居於世界的先列。

西歐時期


西歐在封建時期,受日耳曼人入侵的影響,生產力一度出現衰退。歐洲很早就使用塊煉鐵,但生鐵和鑄鐵的發明較晚,限制了鐵制工具的推廣。從10~11世紀起,西歐社會生產力有了顯著增長。大規模移民和大量開發森林、荒地,增加了耕地面積。加羅林王朝開始的三圃制耕作法逐漸推廣,可使單位面積產量增加,成為歐洲中世紀的一大創造。鐵制工具逐漸廣泛用於農業,犁耕代替鋤耕,使用二牛的無輪犁和多牛的有輪重犁,11世紀時已有犁壁的記載,13世紀以後逐漸用馬代牛,提高了耕作效率。13世紀以後,園藝業品種增加,葡萄園種植亦有發展。歐洲畜牧業一向比較發達,初以牛為主,其後馬和羊日興,14世紀起養羊業大盛,並已開始人工植草。
西歐封建社會初期大批城市在戰爭中遭破壞,曾出現鄉村化,手工業也陷於停滯。12~13世紀以後,由於商業和行會手工業的發展而使城市重新興起。14世紀採礦和冶鐵業有了重要發展,開始煉製生鐵和熟鐵。以後,西歐在機械利用方面進展頗快,15世紀已應用各種機床,水力、風力大量開發,工場手工業勃興。隨著商品經濟和世界市場的開闢,16~17世紀,西歐逐步過渡到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國這時仍處在封建社會。明清以來,生產工具無重要改進,生產技術已日益落後於歐洲。但是,社會生產力仍有一定的發展。尤其是農業方面,精耕細作的小農經營達到傳統農業的高度水平,推廣複種,畝產量比宋代又有提高。手工業也有發展,並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矛盾


封建制生產關係是適應以個體生產和手工工具為特徵的社會生產力而建立起來的,它有利於發揮在小塊土地上的小農業和個體手工業的積極作用。以土地買賣和分租製為特徵的地主制經濟較之以土地分封和農奴製為特徵的領主制經濟更有一定的靈活性,能適應較高程度的生產力水平。但是,當社會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的時候,無論是領主制經濟或是地主制經濟,這種以生產資料的封建所有製為基礎的生產關係,最終會成為生產力發展的桎梏。
經濟過程都是通過人的活動進行的,因而,封建制生產方式的基本矛盾也就表現為封建地主階級和農奴、農民階級的矛盾,表現為後者反對封建剝削和壓迫的鬥爭。這種鬥爭貫串於封建社會的整個歷史時期,在激烈的時候,就轉化為農民起義和農民戰爭。封建社會後期,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日益尖銳化,階級鬥爭也日益激化。每次較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和鬥爭,都動搖著封建地主階級的統治。
但是,農民代表的是以個體生產和手工工具為特徵的生產力,因而,農民的起義和鬥爭並不能根本變革封建制生產方式。封建社會末期,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已經產生,並且逐漸形成了代表新生產力的新興資產階級。封建制生產方式通常是經過資產階級革命,被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所代替。

評價


對於封建制生產方式,歷史上曾有不同的評價。法國大革命以前的一些資產階級史學家,熱衷於資本主義,常對歐洲中世紀持否定態度,把它描繪成野蠻、愚昧的黑暗時代。19世紀前期,歐洲一些浪漫派史學家又力圖美化封建主義,把它說成是“和諧的”理想社會。馬克思總結了社會發展規律,認為封建制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它儘管有黑暗的一面,但畢竟是比奴隸制進步的經濟制度,推動了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因而能取代奴隸制生產方式。但它也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暴露了自己的局限性,而最終必將被更進步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所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