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牛耕的結果 展開

牛耕

農業發展階段

以前中原地區使用稱為耒耜的腳踏耕具。我國牛耕技術的使用,始於春秋戰國時期。是人類社會進入一定文明時代的一個標誌。

基本信息


耕地就是把土一塊一塊地挨次掘起來,耕作的人需要掘一塊,退一步。這種後退間歇的耕地方法,用力多而效果差。傳說早在商代就用牛駕車,也有人根據甲骨文“犁”字初文的象形。
通常的牛耕是兩頭或者三頭牛來拉犁耕作。把綆繩拴好,牛套整理好,然後把牛套在一起,紮好肚帶,再扯一根韁繩系在牛耳上,農夫通過扯拽韁繩來“指揮”控制牛的行進方向。農夫一手扶犁,一手執鞭、扯韁繩進行耕作。

歷史演變


春秋戰國之交,中國進入了鐵器時代,鐵器農具的出現及牛耕技術使用。耕地就變為連續向前,用力少而效果好,這是耕作技術的一次重要改革。
牛耕[農業發展階段]
牛耕[農業發展階段]
春秋戰國時期牛耕開始於東方,商鞅變法后,秦國後來居上,也普遍使用牛耕。當時還開始用馬耕田,商鞅為了重視農業,規定:“盜馬者死,盜牛者加。”《鹽鐵論·散不足篇》中說:“古者”,人們用馬代勞,行則拉車,“止則就犁”。漢人說的“古者”,當指戰國和秦。近代考古發現,春秋晚期的古墓葬中已有鐵犁等多種鐵器出現。
漢代時期的甘肅河西地區,使用牛耕技術已較為普遍。開始是單轅犁(駕二牛),後來又有雙轅犁(駕一牛)。
東漢時,耬播技術傳入河西,使河西成為“富甲天下”的地方。
建國后,家鄉農村剛剛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業機械還比較少,耕牛依然是農戶的重要勞動力,牛耕還是非常普遍的。

重要作用


牛耕技術從出現一直延續到20世紀末,在中國農村延續了2000多年。應該說牛耕技術在歷史上是起過重要作用的,對中國農村的生產和生活影響尤為深刻。
極大地節省了社會勞動力,擴大了生產規模,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進而推動了當時社會制度的變革,促使奴隸制社會向封建制社會制度轉變。

歷史意義


鐵犁牛耕的普及說明生產力有所發展,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社會發展和進步,促進小農經濟的發展。牛耕的出現標誌著人類生產力的進步,標誌著農耕社會達到新的高度。畜力與鐵器的結合,給精耕細作提供了條件。
“莊稼活,不用學,人家咋做咱咋做。”表明了農活技術含量的低下和簡單。作為牛耕技術,算是“技術含量”比較高的,有一定難度。
如今作為農耕時代的標誌,牛耕技術已經退出了歷史舞台。耕牛也已經被諸多的農業機械取而代之,不再是農業生產的主要“動力”。

考古發現


《牛耕》為基磚畫,出土於嘉峪關5號壁畫墓,圖上繪二牛,一白一黑,牛身細長,角下彎上直,牛鼻有環,但無韁,說明牛馴養得已很溫順,二牛所挽之犁,犁頭部分深深切入土中;扶犁者為一青年男子,衣長襦,束腰,領、袖口緣邊,髮髻插有發簪,右手扶犁,左手揚鞭。
畫面顯示出畫匠對農耕生活體驗很深,就連扶犁者頭上滴落的汗滴,也惟妙惟肖地表現出來了。整個畫面生動活潑,瀟灑自如,人、牛、犁都處在動態當中。真實地反映了魏晉畫風以及當時畫壇流行的寫實精神。
由於畫匠要反映勞作者的辛苦,扶犁者只穿長襦,光著小腿部分。從細微處體現了畫匠巧妙的構思。看似平常,實則精妙。
《牛耕》磚畫真實、生動地反映了中國古老的繪畫技藝,它不僅在中國繪畫史上,而且在世界繪畫史上也佔有重要地位。這幅1600年前的中國《牛耕》繪畫,今天看來仍是那麼清新喜人,充分顯示了中國古代光輝燦爛的繪畫藝術。此畫為國家一級文物。
嘉峪關市境內發現的魏晉時期古墓葬中,出土有多塊(幅)《牛耕》畫像磚,佐證了當時河西地區使用牛耕技術已很普遍。除了一牛挽犁和二牛挽犁之外,耕種后的覆土填埋及平田碎土,均用畜力完成,這就是牛拉的“耙”,又稱“耮”。“耙”一面有齒,可碎土,翻面即可耱地,埋壓種子,使田地平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