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陸軍騎兵軍刀

作戰兵器

騎兵軍刀,俗稱“馬刀”。古代騎兵的武器有刀、矛、劍、戟和弓弩,到了近現代,除了火器之外,馬刀依然是騎兵的基本武器,並不單是騎兵的珍物,作為具有傳統意義的冷兵器也為其他軍、兵種的軍官所喜愛並收藏。

一些優秀將領親自設計馬刀。如1881年俄國的戈爾洛夫中將設計了6種馬刀裝備俄軍騎兵,二戰時的美國名將巴頓,還有我新四軍第四師師長彭雪楓都為軍隊設計過馬刀。

歷史演變


漢代

騎兵大規模興起並獨立成軍當屬漢代。隨著騎兵的興起,百鍊鋼技術用於造刀,鐵制的環首刀被大量使用,基本取代了長劍。
《蘇聯軍事百科全書》認為馬刀出現於東方,7—8世紀盛行於東歐和中亞游牧民族。而筆者認為,中國最早的馬刀應該是漢代的環首刀。這從出土的山東沂南漢畫像墓中的執刀騎兵便可知。環首刀刀體是細長型,多為直脊直刃,刀柄和刀身之間沒有明顯的區分,也無護格。刀柄多用木片相夾,外面纏以粗繩.便於持握。同劍相比。環首刀一面有刃,另一面為厚實的刀脊,因而比兩面刃的劍更適於騎兵衝擊時斬劈。漢代的造刀工藝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出現了三十煉、五十煉甚至百鍊鋼刀。即以含碳量較高的炒鋼為原料,經過三十、五十、乃至上百次的摺疊鍛打而成。

南北朝

南北朝時,馬鐙的出現和馬鞍的改進,使騎兵的戰鬥力進一步提高,步、騎兵都裝備短柄鐵刀,其特點是刀身直,刀柄末端沒有圓環。山兩太原北齊墓壁畫中的人物所佩的就是這種刀。

唐代

唐代騎兵是繼漢代以後我國古代騎兵發展史上又—興盛時期。其時,無環首短柄鐵刀成為馬刀的主要類型。其型制是刀身窄而直,刀尖下斜,刀有橢圓形護格,刀柄末端通常有—小孔,以穿飾紐帶,陝西乾縣懿德太子墓出土的唐三彩騎兵俑即是此種。隋唐以後刀的製造,以灌鋼法代替百鍊法,即先把生鐵熔化,澆灌到熟鐵,再增加熟鐵的含碳量成鋼,然後分別用牲畜的尿和脂肪淬火。牲畜尿中含有鹽分,淬火時比水冷卻快,淬火后的鋼質堅硬;用牲畜脂肪淬火時冷卻慢,因而鋼質柔韌。經過這兩種淬火處理后的刀,可“斬甲過三十紮”,刀刃鋒利程度和韌性都得以提高。由於作戰方式的差別,當時西域地區採用的是彎刀,唐朝的直刀和西域的彎刀多年交戰,雙方的騎兵軍刀都堅持自己的式樣特點,在戰績上唐軍基本是完勝。彎刀的特點是消耗力量就要比直刀小,但破甲能力比直刀差。

北宋

北宋喪失了西北產馬地區,軍隊只得以步兵為主,騎兵只作為附屬軍種。步、騎兵以弓弩為主,刀槍次之。常用的短柄長刀稱“手刀”。從宋《武經總要》圖來看,手刀刀身寬,刀尖兒近齊平,而且非常厚。民間的刀有不少是彎的,但是軍隊制式刀以直刀占絕大多數。江蘇丹徒出土的宋刀實物刀長82~87cm,刀身寬4~5cm,有護格。國內革命戰爭中紅軍步、騎兵和抗日戰爭時西北軍步、騎兵裝備的大刀片與宋代手刀型制頗為相似。

元代

元代蒙古軍隊:有的觀點認為蒙古軍騎兵採用彎刀,是西征中東時受到伊朗和土耳其騎士彎刀的影響。其實唐代的西域地區早已大量使用彎刀,蒙古軍選用彎刀是根據自己的作戰方式的選擇,因為蒙古騎兵戰鬥以弓箭為主,採用了消耗力量小的彎刀,當然蒙古軍西征中掠奪了大量工匠,也提高了軍刀的質量。

明代

明代重視騎兵的建設,明成祖數次遠征蒙古草原。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工部規定廣全國各地每年製造兵器的數量,其中“馬步軍刀”為21000把,僅次於弓箭。由於初步進入火器時代,士兵披甲逐步減少,直刀的破甲能力不再重要,明朝步、騎兵採用了彎曲的腰刀。

清末

清末袁世凱編練新軍“北洋六鎮”中有馬隊,馬隊裝備西洋式馬刀。在《馬隊操法》中,先講馬刀的徒步和馬上的斬劈,然後才有《曼利夏馬槍圖說》,足見對馬刀的重視。操法強調:“馬兵器械,以刀輔槍。刀便近刺,槍便遠擊。”還說:“馬兵小枝,忽遇敵軍馬兵大隊,力敵不能,退走不得,唯有下馬拔刀沖入敵隊,刺馬腹、劈馬股,逢人傷人,逢馬傷馬。如傷敵官—可當十。或敵軍馬炮隊多,即刺其馬,一馬傷而諸馬難行,炮亦將躑躅,我軍可乘勢進擊。”清末新軍馬刀攻防招式簡單實用,一改傳統刀術套路的虛華。

民國

民國時期,騎兵教程多譯自德、日等國。據作家孫曉引述老騎兵徐春陽中將的話說,國軍騎兵—般採用馬槍、衝鋒槍下馬徒步作戰的戰術,不善馬刀砍劈。國軍華北“剿總”編印的騎兵馬刀斬劈教材僅寥寥數個動作。
國軍青海馬步芳所屬的騎兵不善槍炮火力之戰,卻精於馬上山刀格鬥,所用的馬刀,環柄寬刃,形同西北步兵使用的大刀片。1941年新四軍第四師與青海騎八師馬彪激戰於大小營集,新四軍第四師5000多名官兵死於馬刀之下,著名的老三十二團幾乎被打光,新四軍抗日幹校的200多名學員,在此戰中全部犧牲。白刃格鬥,馬卜的敵人佔有很大的優勢,他們疾馳如風,鋒利的馬刀或劈或刺,數十米內都是騎兵的控制範圍。而我步兵,騰挪不過二五步,出槍不過四五米,一個個鐵塔似的戰士,與敵騎兵一照面,使被馬刀劈倒在地。這是皖南事變之後新四軍最大一次失利。
此戰之後,新四軍第四師師長彭雪峰憤而組建騎兵團,稱之為”紅色哥薩克”。騎兵團戰術、技術是在新疆調來的團長周純麟的教授下,師法蘇聯紅軍騎兵。但白幼習武,精通刀術的彭雪峰卻沒有採用蘇軍高加索式馬刀,而是博採眾長親自設計一種馬刀,刀身修長,刀背輕薄。用精鋼打造,刀刃十分鋒利,戰士們愛不釋手,稱之為“雪峰刀”,連睡覺都壓在枕頭下面。1942年,為保衛洪澤湖地區夏收,對在沙山集搶糧的日軍,彭雪峰指示騎兵團“一定要等敵人出村遠點再打,這不僅可以發揮我長馬刀的作用,還可以避免誤傷人民群眾。”結果僅9分鐘,300餘名日軍即被騎兵團馬刀所倒大半,80餘名當了俘虜。
1944年10月20日,在河南水城和安徽渦陽交界處,新四軍第四師騎兵團與敵騎八師展開殊死的白刃拼殺。俗話說“一寸長,一寸強”,我軍馬刀長於騎八師環柄寬刃馬刀一寸,而且刀身細(約一指寬),因而輕捷靈便,常常是敵人馬刀還未到,我軍的馬刀已劈中敵人。此戰我騎兵團大勝騎八師。

解放戰爭前後


解放60年代中期

日軍32甲(上),32乙(下)軍刀
日軍32甲(上),32乙(下)軍刀
解放戰爭和解放后,直至60年代中期,我軍騎兵大多沿用繳獲侵華日軍騎兵的三十二年式騎兵軍刀。這種軍刀長102cm,輕捷、銳利,在部隊平叛和剿匪作戰中,頗受廣大官兵的歡迎。
前蘇聯1927年式騎兵軍刀
前蘇聯1927年式騎兵軍刀
1949年前後,新疆的民族軍騎兵則使用蘇聯製造的1927年式騎兵軍刀,其形為高加索式軍刀,刀柄無護手,刀鞘上裝有1891—30年式7.62mm步槍槍刺。

60年代後期簡介

1964年中國試製的騎兵軍刀
1964年中國試製的騎兵軍刀
65式騎兵軍刀
65式騎兵軍刀
1965年,值我國成建制騎兵師、團將撤裁之際,我國生產並裝備了65式騎兵軍刀,根據刀長及質量依次分三號、其中2號刀長為96cm。65式騎兵軍刀外形除刀柄材質及閉鎖裝置和刀鞘掛環外,與日本三十二年式騎兵軍刀大致相似。尤其是刀柄護拳內有皮指掛革。65式騎兵軍刀是我軍第一種,也是最後一種制式騎兵軍刀,不久,便徹底完成了使命,或封存於倉庫中,或為邊防民兵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