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龍崗街道的結果 展開

龍崗街道

重慶市大足區龍崗街道

龍崗街道,隸屬於重慶市大足區,地處大足區中部,東鄰棠香街道,南與寶興鎮棠香街道相連,西鄰高升鎮,北與中敖鎮接壤,距大足區人民政府駐地1千米,面積51.9平方千米。

清宣統元年(1909年),龍崗街道一帶置有東關鎮;2002年6月,析龍崗鎮、城南鄉置龍崗街道。2011年末,龍崗街道總人口88330人。截至2020年6月,龍崗街道下轄8個社區、4個行政村,街道辦事處駐北環路2號。

2011年,龍崗街道財政總收入2.8億元,比2010年增長%;農業總產值達到2.6億元,比2010年增長0.9%;工業總產值為14.1億元,比2010年增長12.0%。

行政區劃


2002年,龍崗街道下轄原龍崗鎮的棠香街、十字街、中山西街、北環路4個社區和明星、北禪、龍崗、累豐、西禪、翠屏、袁黃、銅鼓、前進、太極、平頂、黃橋、寶林、紅廟、觀音岩等15個村的行政區域。
2011年末,龍崗街道下轄學壩街、翠屏、西街、北禪、西禪、累豐、明星、前進8個社區,龍崗、官峰、寶林、觀音岩4個行政村;下設97個居民小組、79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龍崗街道下轄8個社區、4個行政村:學壩社區、西街社區、北禪社區、翠屏社區、西禪社區、累豐社區、前進社區、明星社區、龍崗村、寶林村、觀音岩村、官峰村,街道辦事處駐北環路2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龍崗街道地處大足區中部。
地形地貌
龍崗街道地處丘陵地帶,地勢中部較為平坦,多小平壩;地形分為小平壩、多山和溝;主要山脈有北山、青龍山、南山;境內最高處寶林寺位於寶林村,海拔548米;最低點新堤河口位於學壩街社區,海拔362米。
氣候
龍崗街道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7℃,1月平均氣溫6.7℃,最底月均氣溫2.3℃(1977年1月),極端最低氣溫-3.4℃(1975年12月15日);7月平均氣溫26.5℃,最高月均氣溫35.8℃,極端最高氣溫40.6℃(1995年9月6日);最低月均氣溫6℃(2011年1月),最高月均氣溫38℃(2008年8月);年平均降水量1009毫米以上,降雨集中在每年5—10月,8月最多。
水文
龍崗街道境內河道屬溪河流域沱江水系大流域,主要河道有瀨溪河1條,河流總長度30千米,河網密度0.57千米/平方千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瀨溪河,從龍崗腰鼓橋至插旗山大橋流經境內,長10千米,流域面積51.91平方千米。
自然災害
龍崗街道主要自然災害有水災、旱災、風雹災等;水災年均是1—2次,主要發生在7—8月,嚴重的一次是2006年7—8月發生的旱災。
自然資源
2011年,龍崗街道有耕地面積17141畝,人均0.5畝。

人口


2010年,龍崗街道人口有74605人。
2011年末,龍崗街道總人口74939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9229人,城鎮化率79%;另有流動人口6318人。總人口中,男性37202人,佔49.6%;女性37737人,佔50.4%;14歲以下20172人,佔26.91%;15—64歲37737人,佔50.36%;65歲以上17030人,佔22.73%;以漢族為主,達74848人,佔99.9%;有土家、苗、彝、藏、侗、壯等21個少數民族,共911人,佔0.1%;超過10人的有蒙古、苗、土家3個少數民族,其中苗族13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14.3%;蒙古族12人,佔13.2%。2011年,龍崗街道人口出生率8.1‰,人口死亡率4.0‰,人口自然增長率4.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444人。
2021年5月,重慶市大足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發布,人口數為88330。

經濟


綜述
2011年,龍崗街道財政總收入2.8億元,比2010年增長%;人均財政收入3702元,比2010年增長-1%。2011年,龍崗街道農民人均純收入8780元。
農業
2011年,龍崗街道農業總產值達到2.6億元,比2010年增長0.9%,農業增加值227萬元。龍崗街道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龍崗街道生產糧食13850噸,人均419.7千克。龍崗街道主要經濟作物有蔬菜、油菜、花生、冬菜等。2011年,龍崗街道蔬菜、油菜、花生、冬菜種植面積2.1萬畝,產量2萬噸,其中蔬菜、冬菜1.2萬噸。龍崗街道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為主。2011年,龍崗街道生產肉類820噸;畜牧業總產值2434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9.5%。2011年,龍崗街道水果種植面積1.1萬畝,產量2000噸,主要品種有枇杷、李子、梨。龍崗街道漁業以草魚、鰱魚、鯽魚,鯉魚為主。2011年,龍崗街道漁業總產值1425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5.6%。
工業
2011年,龍崗街道工業總產值為14.1億元,比2010年增長12.0%;工業增加值4.8億元,占生產總值的29.9%。2011年,龍崗街道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家,職工0.4萬人,實現工業增加值4.7億元,比2010年增長85.4%。
商貿
2011年末,龍崗街道有商業網點3230個,職工20000人。2011年,龍崗街道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15.0億元,比2010年增長21.3%;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3.0億元,比2010年增長16.7%。
龍崗街道
龍崗街道
金融
2011年末,龍崗街道有工商銀行、農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等主要金融機構在境內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龍崗街道有幼兒園(所)20所,在園幼兒2335人,專任教師201人;小學2所,在校生1990人,專任教師14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龍崗街道主要學校有西禪小學、明德小學。2011年末,西禪小學,有學生1372人,教師91人。2011年,龍崗街道教育經費達1115.5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1114.2萬元。
科技事業
2011年末,龍崗街道有各類科技人才264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56人,經營管理人才86人,技能人才37人,農村實用人才85人。
文體事業
2011年末,龍崗街道有文化藝術團體18個;有文化站1個,公共圖書室12個,藏書205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1200人。2011年末,龍崗街道主要文化藝術團體有18個,其中健身隊12個。2011年末,龍崗街道有體育場地2處;87%的城市社區和75%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3%;有廣播喇叭17隻,入戶率90%,通響率100%。2011年,龍崗街道廣播綜合覆蓋率100%,有天津衛視、上海衛視等68個電視頻道在該地落戶,有線電視用戶數為2297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95%。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龍崗街道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5個,其中衛生院2所;病床970張,固定資產總值78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975人。2011年,龍崗街道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4.91萬人次,住院手術12543台次,出院病人1.35萬人次。龍崗街道重點醫院有國家二級甲等醫院、國家二級甲等中醫醫院,其中境內有國家二級甲等醫院1所,內設科室40個,開放床位725張,病床使用率110%,年門診人次37萬人次,住院3.1萬人次,有職工700餘人。2011年,龍崗街道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351.8/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8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6.15萬人,參合率98.3%;孕產婦死亡率0.1/10萬。
社會保障
2011年,龍崗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872戶,人數1880人,支出370.3萬元,比2010年增長41.3%;城市醫療救助32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875人次,共支出9.41萬元,比2010年增長4.3%;城市生活無著人員救助15人次,支出4.3萬元,比2010年增長13%;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33戶,人數733人,支出75.2萬元,比2010年增長22.2%;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2人,支出3.6萬元,比2010年增長9%;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13人,支出28.3萬元,比2010年增長50%;農村醫療救助536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32人次,共支出10.2萬元,比2010年增長4.3%;農村臨時救濟23人次,支出4.9萬元,比2010年增長12%。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末,龍崗街道有郵政網點3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80千米,投遞點12個,鄉村通郵率100%;征訂報紙14.5萬份、期刊1.8萬冊,業務收入121.6萬元;有電信企業服務網點63個,固定電話用戶3.1萬戶,行動電話用戶4.2萬戶,寬頻接入用戶2.1萬戶。

交通


龍崗街道有大榮、大安縣鄉(鎮)級公路3條,總長16千米。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龍崗街道因老龍崗鎮北面兩千米處有龍崗山而得名。

風景名勝


龍崗街道境內景點北山石刻、南山石刻。

街道簡介


根據“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同意撤銷大足區龍崗鎮城南鄉設立龍崗和棠香街道辦事處的批複【渝府〔2002〕68號】”:為了加快大足區經濟社會發展,探索鄉村城市化的新路子,根據國務院關於行政區劃調整要有利於經濟建設、有利於行政管理、有利於方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有關規定,市政府同意撤銷大足縣(現為大足區)龍崗鎮、城南鄉,設立龍崗、棠香兩個街道辦事處。具體調整方案如下:龍崗街道辦事處:的棠香街、十字街、中山西街、北環路4個居委會和明星、北禪、龍崗、累豐、西禪、翠屏、袁黃、銅鼓、前進、太極、平頂、黃橋、寶林、紅廟、觀音岩等15個村的行政區域。其中明星、北禪、龍崗、累豐、西禪、太極等6個村設為居民委員會。龍崗街道辦事處,幅員面積51.9 km²,總人口56031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9370人,街道辦事處駐西橋路28號。

機構代碼


500225001:~001學壩街社區 ~002西街社區 ~003北禪社區 ~004翠屏社區 ~005西禪社區 ~006累豐社區 ~200龍崗村 ~201前進村 ~202明星村 ~203寶林村 ~204觀音岩村 ~205官峰村

歷史沿革


2002年設立龍崗街道辦事處,轄原龍崗鎮的棠香街、十字街、中山西街、北環路4個居委會和明星、北禪、龍崗、累豐、西禪、翠屏、袁黃、銅鼓、前進、太極、平頂、黃橋、寶林、紅廟、觀音岩等15個村的行政區域。其中明星、北禪、龍崗、累豐、西禪、太極等6個村改為居委會。面積41.53平方千米,總人口56031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9370人,辦事處駐西橋路28號。原龍崗鎮位於大足縣中部,縣政府駐地。大(足)郵(亭)、大(足)銅(梁)、大(足)安(岳)公路在此交會。境內有始創於唐末,興於兩宋的北山石刻,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多寶塔、南山石刻為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民國初為城廂鎮,1940年改西城鎮,1951年改城關鎮,1981年改龍崗鎮。1997年,面積77平方千米,人口7.8萬,轄中山西街、十字、棠香、工農、北環路、三級街6個居委會和工農、報恩、長岩、和平、五星、同心、紅星、水鋒、上游、惜字閣、龍泉、中和、群力、北禪、龍崗、累豐、西禪、太極、平頂、紅廟、觀音岩、翠屏、袁黃、前進、銅鼓、明星、黃桷橋、寶林28個行政村。
2002年撤銷龍崗鎮,棠香街、十字街、中山西街、北環路4個居委會和明星、北禪、龍崗、累豐、西禪、翠屏、袁黃、銅鼓、前進、太極、平頂、黃橋、寶林、紅廟、觀音岩等15個村劃歸龍崗街道管轄,三級街、工農街2個居委會和工農、紅星、報恩、長岩、惜字閣、上游、和平、五星、中和、同心、水峰、龍泉、群力等13個村劃歸棠香街道管轄。

鄉鎮發展


自成立以來,堅持以經濟發展為中心,以“創大足一流,爭渝西上游”為奮鬥目標,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鄉村城市化進程,加快旅遊業、商貿業、服務業大發展,全面加強執政能力、精神文明、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推動了社會各項事業快速、健康發展,為大足縣社會經濟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城鄉面貌日新月異。擁有較為完備的交通、通訊、水、電、氣等基礎設施和金融、保險、文化、衛生、教育、體育等服務設施。境內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擁有大足石刻的五大精品中的南山和北山兩大石刻,南北山生態示範園區,星級賓館,娛樂場所,“農家樂”等旅遊配套服務,設施較為齊全,商貿經濟十分活躍。
勤勞智慧的龍崗人民承繼千年石刻的創造精神,以與時俱進的時代風貌,發揮優勢,突出特色,按照建設“國際旅遊勝地,生態經濟城市”的奮鬥目標,樹立大旅遊、大產業、大市場的觀點。日益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新開通南環二路,逐步擴大城區面積,加大大安、大榮路二級公路的改造,新修硬化鄉村公路,積極推進瀨溪河治理二期工程,實施農村電網二期改造工程。開工建設了污水處理廠、垃圾衛生填埋場……生態環境建設成效斐然,生態工業、生態農業、生態旅遊、生態人居健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繼續提高。社會保障體制逐步完善,扶貧開發工作有效推進,呈現生機昂然的豐足和繁榮社會景象。
在縣委、縣府的領導下,通過廣大幹部群眾的共同努力,先後榮獲“首屆中國鄉鎮投資300佳”、“全國體育先進鄉鎮”、“市級衛生縣城”、“市政優秀旅遊城市”、“市級文明單位”、“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先進集體”、“山水園林城市”、“國家級衛生縣城”等殊榮。
2007年1——10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7719萬元,比2006年同期增長14.2%。一、二、三產業較2006年同期增長24%、40%、20%;財政稅收完成6438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5280萬元,與2006去年同比增長15%;固006定資產投資完成12350萬元,與2006年同比增長41%;招商引資完成1000萬元;城鎮化率達到82%;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497元,與2006年同比增長10%;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10261萬元,與2006年同比增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