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濟南第五中學

公辦中學

山東省濟南第五中學(NO.5 MIDDLE SCHOOL JINAN SHANDONG)是一所公辦初級中學,是全國優秀科學教育實驗基地、教育部重點課題實驗學校、山東省規範化學校、山東省一級檔案室。

山徠東省濟南第五中學的前身為創立於1893年的濟美學館以及1911年創辦的翰美女學;1912年濟美學館更名為濟美中學;1930年濟美中學與翰美女學合併為私立齊魯中學;1941年學校被日偽接管改名為濟南市立中學;1946年恢復齊魯中學校名;1952年11月7日,齊魯中學由山東省人民政府接辦,命名為山東省濟南第五中學。

截至2020年5月,山東省濟南第五中學佔地42162平方米,40個教學班,在校生1827人,教職工180人。

歷史沿革


山東省濟南第五中學,濟南歷史最久的中學。其前身為1893年(清光緒十九年)北美基督教長老會在濟南華美街創辦的“濟美學館”,當時學制四年或五年,課程設讀經、古文、修身、英文、數學、理化、地理、中國歷史等。這是外國人在濟南開辦的第一所中學,也是濟南近代開辦最早的中學校。後來又創辦了翰美女學。1912年,濟美學館改為濟美中學。1930年,兩校合併,名為“齊魯中學”。這所學校的出現,在中國大地上開創了兩個之最:最早男女同校的教會學校,最早的教會學校華人校長。1930年與翰美女校合併,改稱“齊魯中學”。濟南解放后,1952年11月,學校改為公立,命名為山東省濟南第五中學,沿用至今。

辦學規模


現有教職工180人,專任教師達到本科學歷的為91%,學校佔地42162平方米,36個教學班,在校生1500人。專職教師168人,其中高級教師54人,中級教師71人。

硬體設施


學校投入1000餘萬元建成了綜合體育館,投入300餘萬元充實更新了各項教學設施和現代教育技術裝備,綠化、美化、優化了校園環境,使學校做到了四季有綠,三季有花。環視校園,可見碧海、藍天、草原,步入教室,感到高雅、整潔、有序,廣場上大幅的彩色世界地圖,使師生時刻感受到改革開放的氣息和自己肩負的重任。學校建築面積已達到18000多平方米,生均校舍使用面積達3.22平方米,生均活動場地達4.7平方米,理化生實驗室、儀器室、語音室、微機室及多媒體教室等30餘個,圖書館、閱覽室、電子備課室、音樂教室、史地教室、舞蹈教室、勞技教室、科技活動室、階梯教室、德育室、衛生室等一應俱全,校藏書量5萬多冊,電子圖書2萬冊,各類報刊雜誌160餘種,計算機280台。

教學成果


踏實勤奮的汗水和開拓創新的精神使五中各項工作全面開花結果。學校目前榮獲全國群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優秀科學教育實驗基地,“Z+Z”智能教育平台運用於國家數學課程改革的實驗研究國家實驗學校,教育部重大項目促進教師成長與學生髮展研究課題數學學科實驗學校,教育部《中學數學實驗教材》實驗教學先進單位,第五屆中國西部教育開發顧問單位,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重點課題《中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動研究》實驗基地學校,山東省依法治校先進單位,山東省規範化學校,山東省民主管理先進單位,山東省綠色學校,山東省體育傳統項目先進單位,省科普教育示範學校,山東省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山東省藝術示範校,濟南市文明單位,濟南市教書育人先進單位,濟南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優秀學校,濟南首批“校園文化建設示範學校”稱號,濟南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先進學校,振興濟南體育特殊貢獻獎等榮譽稱號。
多年來,學校堅持“以學校發展為本、以教師發展為本、以學生髮展為本”的辦學理念,依託精良的師資隊伍,堅持“教科研興校”的發展戰略,大力開展校本培訓,形成了五中特色的“主體探究式”教學模式,先後被評為全國優秀教科研基地、優秀實驗基地,獲得全國教育管理科研成果優秀獎,大大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發展的能力,創造了優異的教育教學成績,每年都有大批優秀學生升入全國知名院校。
近五年來,獲得“全國優秀教師”稱號的1人、“山東省優秀教師”稱號的2人、數十人獲“濟南市三八紅旗手”、“濟南市優秀教師”、“濟南市優秀班主任”、“歷下區優秀班主任”稱號,化學教研組榮獲“濟南市巾幗文明崗”稱號、地理教研組被評為歷下區“三八”紅旗集體,三十餘人獲“歷下區優秀教師”、“歷下區師德建設先進個人”、“感動歷下十佳教師”稱號,並有30餘人在省市區各級優質課評比中獲獎,多位教師在全國各類競賽中均獲優秀指導獎。

學校榮譽


學校目前榮獲全國群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優秀科學教育實驗基地,“Z+Z”智能教育平台運用於國家數學課程改革的實驗研究國家實驗學校,教育部重大項目促進教師成長與學生髮展研究課題數學學科實驗學校,教育部《中學數學實驗教材》實驗教學先進單位,第五屆中國西部教育開發顧問單位,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重點課題《中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動研究》實驗基地學校,山東省依法治校先進單位,山東省規範化學校,山東省民主管理先進單位,山東省綠色學校,山東省體育傳統項目先進單位,省科普教育示範學校,山東省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山東省藝術示範校,濟南市文明單位,濟南市教書育人先進單位,濟南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優秀學校,濟南首批“校園文化建設示範學校”稱號,濟南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先進學校,振興濟南體育特殊貢獻獎等榮譽稱號。

文化傳統


齊魯中學時期“勤、朴、誠、毅”的老校訓一直沿用至今,並賦予了它新的內涵。在評價老師工作的“德、能、勤、績”四方面中,“德”代表思想品質;“能”代表工作水平;“績”是工作取得的成果,而以上三個方面,都要以“勤”為基礎,只有辛勤工作,無私奉獻,才能在“德、能、績”上取得進步。樸素、樸實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特別是在當今出現一些物質生活奢侈,精神生活空虛的現象時,更應在師生中大力提倡樸素、充實的生活傳統。誠信,對於人是立世之基,對於學校是立教之本,是公民道德建設綱要的重要內容,校園內要拒絕虛假與浮誇,教師在學生面前要以誠立樣,學生之間要以誠相待,教師之間要以誠相處。“毅”是毅力,有恆心和責任感,教師職業是一項繁重工作,腦力勞動。大家都知道,作學生工作稍一鬆懈,學生方面就會出現“真空”,教師工作需要有恆心,有責任感。初中三年,學生面臨中考,心理壓力極大,這是一個無法迴避的現象,學校在做工作時,從“毅”字入手,讓學生理解要想榜上有名,就要腳下有路,只有沿著這條路堅持走完的人,才會取得最後的勝利。

知名校友


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
著名學者、書法家、書法教育家歐陽中石生於1928年,山東省泰安人,現任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博士后導師、中國書法文化研究所所長、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中國畫研究院院務委員。面對歐陽中石,就彷彿面對一本厚厚的書,讓你敬重,讓你深思,讓你味之不盡。
徠國徽設計者之一鍾靈
當代著名的書法家、美術家、電影家、漫畫家。
美術家,中國人民政協會徽和我國國徽設計者之一,1921年8月出生於山東濟南。1938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旋被派往延安,入魯迅藝術文學院美術系學習。畢業后在陝甘寧邊區做文化教育工作,並在延安各報刊發表木刻、漫畫作品多幅,設計了“寶塔山”郵票。1948年任邊區政府林伯渠主席秘書。1949年初,隨解放軍進入北平,在政協籌委會擔任會場布置科科長兼中南海俱樂部主任。多次與毛澤東主席下棋。是人民幣“中國人民銀行”六字的書寫者;是北京天安門上兩條大標語的設計者和書寫者。

領導簡介


校長丁宇

山東省濟南第五中學
山東省濟南第五中學
丁宇:校長、黨總支書記。1970年出生,1990年7月畢業於山東師範大學政治系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曾先後擔任濟南第五十八中學思想品德教師、教務主任,濟南第四十中學、濟南泉城中學教學副校長。2007年11月任歷下區教育局教育科科長。2014年1月任現職。曾榮獲濟南市“走青春路、做育花人”一等獎、濟南市思想品德優質課一等獎,獲得濟南市教學能手、歷下區首批名教師、歷下區優秀共產黨員標兵等榮譽稱號。

副校長陳懷智

山東省濟南第五中學
山東省濟南第五中學
陳懷智,1963年5月8日生人,1986年7月參加工作,畢業於濰坊學院物理系,曾經在臨朐二中、濟南五十八中、濟南甸柳一中任教師、人事幹事、副校長等職。

副校長王虹

山東省濟南第五中學
山東省濟南第五中學
王虹,女,中共黨員,現任山東省濟南第五中學副校長。1999--2004年任濟南第十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團委副書記、書記;2004年4月至11月山東省商貿學校代團委書記;2004年11月調任山東省濟南第五中學政教處副主任、主任;2013年8月任山東省濟南第五中學副校長。

辦學條件


據2020年5月學校官網簡介顯示,山東省濟南第五中學佔地42162平方米,建築面積已達到18000多平方米,40個教學班,在校生1827人。 
硬體設施
● 建築及實驗室
化學實驗室
截至2006年5月,學校生均校舍使用面積達3.22平方米,生均活動場地達4.7平方米,建有理化生實驗室、儀器室、語音室、微機室及多媒體教室等30餘個,圖書館、閱覽室、電子備課室、音樂教室、史地教室、舞蹈教室、勞技教室、科技活動室、階梯教室、德育室、衛生室等。 
● 藏書資源
截至2006年5月,校藏書量5萬多冊,電子圖書2萬冊,各類報刊雜誌160餘種。 
● 體育設施
截至2006年5月,學校建有7476平方米的塑膠運動場,並投入1000餘萬元建成了綜合體育館,投入300餘萬元充實更新了各項教學設施和現代教育技術裝備。

地理位置


山東省濟南第五中學位於濟南市歷下區青后小區三區3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