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實蜂

李實蜂

昆蟲名,屬膜翅目、葉蜂科,是李果的重要害蟲。它以幼蟲蛀食幼果,受害果實不但核全部食盡,果肉亦多被食空,且堆積著蟲糞,果實很小便停止生長。分佈廣泛,在中國李樹產區發生普遍。呈上升趨勢,影響李樹的經濟發展。

發生規律


李實蜂成蟲產卵
李實蜂成蟲產卵
該蟲年生1代,主要是以老熟幼蟲在10厘米深的土中結繭越冬。在南京,越冬幼蟲於3月中旬李樹萌芽時化蛹,3月下旬至4月上旬開花期成蟲羽化出土。日最高氣溫14—15℃時為成蟲出土始期(李樹花蕾露白特放期),17—20℃為出土盛期(李開花期)。河北4月初為羽化高峰。成蟲羽化出土后,在樹冠上部成群飛舞或在花間活動,當天即可交配產卵。一般是將卵產在花托和花萼的表皮下的組織內,以花托上產卵最多。成蟲對不同品種的李花有一定的選擇性。幼蟲孵化后咬破花托外表皮,向上爬行再蛀入子房,一般是從頂部蛀入,也有從中部蛀入的,蛀孔針頭大小。1頭幼蟲只為害1個果。幼蟲期26—31天,老熟后在果實的中、下部咬一圓孔脫果,墜落地面,鑽入土下。也有的隨被害落果墜地,再脫果入土。幼蟲多在樹冠下10厘米深的土層內,結一長橢圓形繭越冬,以離主幹50厘米至樹冠外緣的土層內最多。不同品種李樹受害情況有差異,不同年份雖略有不同,但月光受害最重,大石早生受害較輕。透光性差、樹勢弱,受害最重。李樹膛內的受害率顯著大於膛外受害率。在李品種栽植混亂的李園趨於隨機分佈,在品種單一的李園趨於聚集分佈。不同品種李對李實蜂的抗性之間存在相關關係。如黑寶石受害較重。

形態特徵


成蟲

李實蜂
李實蜂
雌蟲體長4—6毫米,雄蟲略小,黑色,觸角9節,絲狀,第一節黑色,第二至第九節暗棕色(雌)或淡黃色(雄)。翅透明,雌蟲翅灰色,翅脈黑色,雄蟲翅淡黃色,翅脈棕色。

幼蟲

體長8—10毫米,向腹面彎曲呈C狀,頭部淡褐色,胸腹部乳白色。

為裸蛹,乳白色。

防治方法


李實蜂蛀孔
李實蜂蛀孔
(1)加強果園管理 合理施肥灌水,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抵抗力。科學修剪,調節通風透光,雨季注意果園排水措施,保持適當的溫濕度,結合修剪,清理果園,結合冬耕深翻園土,促使越冬幼蟲死亡。減少蟲源。
(2)作好預測預報,準確掌握害蟲在本地區本園的活動規律,進行防治。
(3)可覆蓋薄膜,有效的防治李實峰,且有利於土壤保溫,又可節約澆地用水,能使果實提前成熟。地面施藥。在幼蟲脫果期,於地面施藥,殺死脫果幼蟲。常用藥劑有25%辛硫磷微膠囊劑,或用48%樂斯本乳油200~300倍液噴霧。施藥前先清除地表雜草,施藥后輕耙土壤,使葯、土混勻。
(4)保護和利用天敵。
(5)化學防治
① 在花前3~4天,也即當花蕾由青轉白時,但末開花或極少量開花時,是殺滅羽化的成蟲以及防止成蟲產卵的最佳時期;
李實蜂
李實蜂
② 在花后,也即花基本落完時,是噴葯殺滅李實蜂幼蟲及防止幼蟲蛀果的最佳時期;抓住了這二個最主要的關鍵時期對李實蜂進行防治,李受李實蜂危害而造成的蟲果率可下降到10%以下。兩個時期各噴1次葯,藥劑可用2.5%功夫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劑1000倍液或 20%速滅殺丁乳油3000倍液或2.5%敵殺死4000倍液等。噴葯時要注意噴葯質量,只要均勻、周到、細緻,就會收到很好的防治效果。用藥時間以上午10時至下午3時進行噴葯較好。噴葯時要重點噴花朵。噴灑的農藥要以毒殺李實蜂的成蟲和幼蟲為主。成蟲羽化出土始期噴2000倍殺滅菊酯或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在成蟲出土始期或幼蟲脫果入土始期,樹盤鬆土后地面噴撒菊酯類農藥或辛硫磷
常用藥劑:殺滅菊酯、敵敵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