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2年

1802年

1802年是壬戌年(狗年);清嘉慶七年;越南寶興二年,嘉隆元年;日本享和二年。

大事記


傳統紀年:年號:清仁宗嘉慶七年;壬戌年(狗年)
3月,英國與法國簽定亞眠和約,標誌第二次反法聯盟的瓦解
8月4日——法蘭西共和國頒布《共和十年憲法》,拿破崙為法蘭西共和國終身執政。
8月,拿破崙由首席執政變為終身執政。
拿破崙設立法國榮譽軍團勳章(Légion d'honneur,英文譯作Legion of Honour)。
1802年,阮福映建立了越南最後一個封建王朝阮朝,改年號為嘉隆,史稱世祖。清政府命廣西按察使齊布森出使越南、冊封阮福映為越南國王。這是“越南”作為國名的開始。

文化紀事


老北京照片--唐土名勝圖會, 出版於1802年
唐土名勝圖會, 出版於1802年
『唐土名勝圖會』,是全六卷。
所謂「~~名勝圖會」,是江戶時代流行的名勝古迹的介紹本形態。通過圖畫,詳細告訴那個名勝古迹的來歷和地方等的東西,其他『三國名勝圖會』『武藏名勝圖會』『花洛名勝圖會』『都城林泉名勝圖會』等有,博得了受歡迎。
這個『唐土名勝圖會』不僅是清朝的宮殿,那個都城的繁華的情況,全國各地的河和山等的風景名勝也網羅了的介紹書。同時,門和寺院,庭園和亭子池子等的建造物,當時的王侯將相和皇妃女官的服飾,被使用了作為宴的器物,戰鬥的旗等各種各樣的習俗,也用圖介紹。

出生


2月26日——維克多·雨果,法國作家。(1885年逝世)
7月24日——大仲馬,法國作家。(1870年逝世)
9月19日——拉約什·科蘇特,匈牙利革命家。(1894年逝世)
惠斯通,1802年2月6日生,是英國物理學家,發明精確測量電阻的惠斯通電橋,為各實驗室所廣泛應用。1834年任倫敦國王學院的實驗哲學教授,同年,在實驗中他用旋轉鏡測量導體中電流的速度。根據他的提議,這種旋轉鏡被用於測量光速。3年後,他同英國W.F.庫克-道取得了早期有線電報的專利。1843年在英國數學家S.克里斯蒂的建議下,他研製成功惠斯通電橋並推廣其應用。他還發明觀察立體圖像的體視鏡,現仍用於觀察X射線和航空照相。他首先在發電機中採用電磁鐵,併發明普萊費爾密碼。
大仲馬(亞歷山大·杜馬 Alexandre Dumas)1802年7月24日生於法國東北部埃納省的維埃-科特萊,祖母是來自拉美的黑奴,父親是共和派的一名將軍。
1802年7月24日 法國作家大仲馬誕辰
大仲馬,法國作家。1802年7月24日生於巴黎附近的維萊科特雷縣城。其父是18世紀末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著名將領。他繼承父志,曾參加1830年七月革命推翻復辟王朝的戰鬥。主要靠自學成才,1829年以浪漫主義歷史劇《亨利第三及其宮廷》一舉成名。話劇以16世紀宗教戰爭為背影,反映封建統治階級內部的陰謀傾軋,藉以影射復辟王朝的現實,在法蘭西喜劇院上演獲極大成功,給偽古典主義戲劇一次猛烈的衝擊。繼而上演的《克里斯蒂娜》 (1830)和《安東尼》 (1831)等劇作,皆轟動一時。其代表作《三個火槍手》和《基督山伯爵》深受讀者歡迎。

逝世


王文治,清代書法家。(1730年出生)

歷史記載


清政府恢復蒙古會盟派大臣參加制度
嘉慶七年(1802)八月十一日,應蒙古親王蘊端多爾濟之請,嘉慶帝同意恢復蒙古會盟派大臣參加制度。會盟制度是清朝統治蒙古的一項重要措施。清政府規定,一旗或數旗合為一盟,在指定地點會盟。每盟設盟長一人,辦理會盟事務。盟長由本盟內旗長中選任,報清朝理藩院請旨簡放,由理藩院頒給印信。會盟的禮節十分隆重,屆時清政府要派大臣帶隨行官員前往。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帝以派大臣參加恐致擾累蒙古各部,便停派大臣參加會盟。這次清政府恢復了派大臣參加蒙古會盟制度,遂具體決定:漠北蒙古賽音諾顏、札薩克圖汗二部在烏里雅蘇台會盟,與定邊左副將軍一同辦理;土謝圖汗、車臣汗二部事務,在庫倫會盟解決,與庫倫辦事大臣一同辦理。會盟的主要任務是簡稽軍實,巡閱邊防,清理刑名,編審丁冊。簡稽軍實即察閱兵丁,包括修理器械,練習騎射等內容。巡閱邊防即對烏里雅蘇台、科布多等地以及清政府在蒙古族地區所設駝馬牛羊牧廠的戍防。清理刑名即審理刑事訴訟案件。編審丁冊即統計戶口,編選壯丁。
教軍苟文明部自西鄉搶渡漢水,入南山。川東北各縣教軍聚零為整,人數增加。湖北樊人傑等轉戰鄂西北山區。時教軍僅此數支尚有相當實力。三月,勒保破川北教軍,殺張天倫等。四月,劉清在廣元擊破該部餘眾。六月,德楞泰破樊人傑於竹山,人傑投河死。七月,德楞泰追殺苟文明於花石岩(孝義廳今陝西柞水]西)。十二月,川楚義軍已無大啊,餘眾退入山林。清廷宣告軍事結束。
廣東博羅天地會起義
嘉慶七年(1802)九月,廣東博羅縣天地會首領陳爛屐四、張錦秀等率會徒起義。他們以紅布包頭,手持器械,高擎旗幟,佔據山險,幾至萬餘人。嘉慶帝聞報后,命總督吉慶、巡撫瑚圖禮調兵往攻。二十三日,起義軍元帥張錦秀被俘。十月初五日,陳爛屐四在羅俘山戰死。這次起義波及東莞、博羅、石龍、增城、歸善、龍門、河源、永安(今廣東紫金)等地區。起義軍到處張貼對聯,上邊寫:身背寶劍游我門,手執木棍打江山;英雄豪傑定乾坤,萬里江山共一輪;爭天奪國一枝洪,泄漏軍機劍下亡;地鎮高崗一派溪山千古在,門朝大海三河合水萬年流;白雲冬青洪姓府,天照分明成祖家;飄飄搖搖影無蹤,萬物靜觀日已紅;日照西河映北斗,被世山谷身真洪。另外,起義軍還宣傳八拜:一拜盟心王寶明,二拜誓願招過上天神,三拜社公肝膽盡忠義,四拜交付一家四海人,五拜兄弟結拜似青龍,六拜招賢納士集英雄,七拜盡忠盡義公候位,八拜後日稱帝各封王。天地會起義后,由於兩廣總督吉慶疏於防範,被嘉慶帝免除協辦大學士,革職總督職,不久自殺身死。
恆乍綳率眾起義
嘉慶七年(1802)二月,雲南麗江府維西廳(今維西)農民恆乍綳,率領、怒、白、漢、納西等各族百姓三四千人起義,反對清朝統治。他們持械焚寨,抗擊官兵。嘉慶帝聞報,即命雲貴總督琅玕派兵往攻。清軍先後有數千人參加對起義軍的鎮壓,其中包括籐牌兵。五月,起義軍佔據的康普寨被清軍攻破,起義軍首領臘者布被俘。恆乍綳領導起義軍繼續堅持鬥爭。嘉慶八年十月,恆乍綳被清軍俘獲,這次起義最終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