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昌街道
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街道
春秋戰國時,境域屬齊國樂安邑。
秦、漢時,屬樂安縣。
唐武德八年(625年),屬博昌縣。
五代後唐時,始屬博興縣。
明、清時,為博興縣西姑鄉。
民國元年(1912年)以後,為博興縣一區。
1958年10月,設立城郊公社。
1961年5月,改為區。
1968年9月,復改為公社。
1984年5月,改為博興鎮。
2007年6月,撤鎮,析設博昌街道。
博昌街道地處博興縣東部,東與城東街道為鄰,南與錦秋街道相連,西與高青縣高城鎮接壤,北與龐家鎮毗鄰。區域面積35平方千米。
2011年末,博昌街道轄東谷王、西谷王、王樓、伏李伏欒、伏路、伏田、許營、王木、伏邵、伏鄭、西伏、東伏、皂戶、西八里、永和16個村民委員會;下設86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博昌街道下轄6個社區、14個行政村:
社區 | 西谷王社區、東谷王社區、千乘社區、樂安社區、蒲姑社區、新城社區、 |
行政村 | 皂戶村、西八里村、伏邵村、伏鄭村、東伏村、西伏村、伏路村、伏李村、伏田村、永和村、王木村、許營村、王樓村、伏欒村, |
2010年末,博昌街道轄區總人口55458人。
2011年末,博昌街道轄區總人口39926人,全部為城鎮常住人口,城鎮化率100%。另有流動人口865人。總人口中,男性21477人,佔53.8%;女性18449人,佔46.2%;14歲以下6230人,佔15.6%;15~64歲30079人,佔75.3%;65歲以上3617人,佔9.1%。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39921人,佔99.99%;少數民族為回族,共5人,佔0.01%。
2011年,博昌街道財政總收入6578萬元,比上年增長46%。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051萬元,比上年增長48.2%。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093萬元,增值稅1299萬元,企業所得稅329萬元。
2011年,博昌街道有耕地面積2.1萬畝,人均0.53畝。農業總產值達1.4億元,比上年增長7.1%。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生產糧食1.2萬噸,其中小麥0.6萬噸,玉米0.6萬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蔬菜種植面積0.5萬畝,產量2.2萬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7885頭,年末存欄1582頭;羊飼養量1270隻,年末存欄650隻;家禽年飼養量13.3萬羽。擁有魯北最大的無公害芹菜生產基地,以“伏田”牌芹菜為主的芹菜種植面積已達5千畝以上,累計造林1.93萬畝,林木覆蓋率36.8%,水果種植面積0.023萬畝,產量515噸,主要品種有蘋果、梨、桃。漁業以養殖魚、蝦為主,可用於水產養殖的水面面積1.5平方千米,水產品總產量0.34萬噸,大型農業機械102台(輛);名優特農產品有“伏田”牌無公害芹菜。農民人均純收入9351元。
2011年,博昌街道工業總產值達50.9億元。有工業企業7家,職工150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2.2億元,比上年增長18.2%。
2011年末,博昌街道有商業網點1900個,職工5011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8億元,比上年增長6%;城鄉集貿市場2個,年成交額0.8億元。出口總額2367萬美元,比上年增長30%,主要產品有手工藝品、魯豐牌鋁箔,銷往東南亞、歐美等地。
2011年末,博昌街道境內有多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設的分行或辦事處,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8.68億元,比上年增長22.3%;各項貸款餘額1.8億元,比上年增長11.8%。
2011年末,博昌街道已形成以公路為主的交通運輸方式,有323省道過境。
博昌街道地圖
2011年末,博昌街道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大院10個,各類文化專業戶35戶,各類圖書室10個,藏書2萬餘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達62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學校體育場2個,農村文化體育廣場9處,均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60%,有線電視用戶12350戶,入戶率100%。
2011年末,博昌街道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263人,專任教師27人;小學2所,在校生4900人,專任教師5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末,博昌街道有省級科普示範社區3處,市級科普示範社區1處。
2011年末,博昌街道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9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處,農村社區衛生室5個,城區服務站3個;病床14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3.5張,固定資產總值65萬元。專業衛生人員61名,其中執業醫師9人、執業助理醫師12人、註冊護士14人,醫療機構完成診療16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2011年,博昌街道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30戶,人數468人,支出133.6萬元,比上年增長12%,月人均238元,比上年增長10%;醫療救助87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127人次,共支出27萬元,比上年增長23%。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19戶,人數228人,支出32.8萬元,比上年增長29%。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07人,撫恤事業費支出316萬元,比上年增長24%,社會福利費6萬元,比上年增長38%;敬老院1家,床位15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130人,社區服務設施55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4個,社區服務站7個。慈善分會1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1.55萬元。五項社會保險(不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合計142萬元,比上年增長20%;基金支出合計142萬元,比上年增長20%。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6900人,參保率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