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克

1873年德意志帝國發行的貨幣

金馬克是德意志帝國(德語:Deutsches Kaiserreich)在1873年到1914年期間發行流通的貨幣單位,以取代德意志帝國統一前各邦國自己發行的貨幣。

簡介·背景


簡介

自1876年1月1日起,金馬克成為德意志帝國內唯一的合法貨幣。德意志帝國發行金馬克作為流通中的本位貨幣,加速了國際金本位制的形成。
到了1914年,帝國的金馬克發行的區域相當之廣,最遠涉及的是德屬東非(德語: Deutsch-Ostafrika),在那裡發行了面值是15盧比的金幣,不過鑄造相當簡陋。1915年,最後的金馬克金幣-威廉二世身穿戎裝的20馬克金幣在普魯士發行,隨著大戰爆發,德意志帝國就沒有發行金幣,直到1919年第二帝國滅亡。

發行背景

德意志帝國統一后,工業化全面推進,逐步形成了共同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統一的貨幣。但幾百年來德意志的分裂狀態造成貨幣體系的極度混亂,雖然經過19世紀的3個主要的貨幣協議規範(1837年的《慕尼黑貨幣協議》,1838年的《德累斯頓貨幣協議》,1857年《維也納貨幣協議》)的規範,統一,實際情況卻並不是非常樂觀,在一些基層場面的交易和使用上,廣大的德意志城鎮,鄉村,各種各樣的貨幣,甚至古幣,都還在流通使用。
1870年德國議會領袖,金融專家路德維希·班貝格向議會提出的報告片段稱:“(路德維希·班貝格在萊茵河畔一個小鎮居民的口袋裡收集到一下約合15834南德盾的貨幣,由以下構成)2塔勒銀幣,1皇冠塔勒銀幣,面值為2盾,1盾,1/2盾的銀幣,兩個半荷蘭銀幣,面值為1/3,1/6,1/12的塔勒的普魯士帝國塔勒,面值分別為5,2,1法郎的銀幣,另有各種金幣,譬如西班牙皮斯托爾金幣,2個和1個面值的弗里德里希多普魯士金幣,半英鎊金幣,沙俄金幣,金拿破崙,荷蘭威廉金幣,奧地利和溫特貝格的杜卡特金幣,面值為10塔勒的黑森金幣,最後還有一枚丹麥金幣。
如此混亂的貨幣,除了便宜了貨幣收藏者和貨幣兌換業者以外,對誰都沒有好處,不但阻礙了經濟的發展,人們還不得不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忙於各種貨幣的兌換和計算。
普魯士銀行
普魯士銀行

使用歷程


發行

1873年,代行中央銀行職能的普魯士銀行(德語: Preußische Bank)正式發行 金馬克。採用金本位制(德語: Goldstandard)擔保貨幣系統。手頭有多少黃金儲備,就只能印相應多少紙幣,號稱永不貶值。
第一枚金馬克硬幣正面的肖像是德皇威廉一世,邊緣有銘文:God With Us,(上帝與我們同在);在威廉一世皇帝的肖像上圍繞這一排文字:Wilhelm Of German Emperors King .V. Prussia,(威廉是德意志的皇帝,普魯士的國王),1871年大約僅生產了50萬枚的20馬克金幣,從1872年起產量開始增加,達到了數百萬枚,全部由柏林造幣廠生產。
普魯士成功發行金馬克后,巴登公國、黑森公國、巴伐利亞王國薩克森王國還有符騰堡王國都開始仿效,不同之處:原來威廉一世皇帝的肖像全部換成了各國國王或者大公的肖像,銘文全部換位:xx國王或者大公,xx國王或者大公;例如,巴伐利亞的金馬克上的就是這樣寫到:Ludwig II ,.V.Bayern(路德維希二世,巴伐利亞的國王);這樣就是出於對普王(兼德皇)的尊敬,同時也符合“帝國貨幣法案”的規定。
在北德,完成貨幣轉換是相對容易的,1塔勒等於3馬克,只要按照普魯士塔勒銀幣標準鑄造的塔勒銀幣,一律相當於3馬克1流通(直到1908年,帝國各邦發行3馬克銀幣,對塔勒進行收回,塔勒才慢慢退出流通領域),大家只要把原來的輔幣按塔勒比例換成新的芬尼輔幣即可,兩麥克勞堡公國,這次更簡潔,直接發行了按新芬尼計值的邦國銅幣。南德的情況如請所訴要複雜許多,1盾=1馬克73又3/7芬尼,法定四捨五入為1盾摺合1.71馬克。)
在1872年,南德的一些主要邦國,如巴伐利亞就投入了一些馬克金幣,但這些邦國的財政體系,銀行體系還是建立在南德盾的基礎上的,1875年1月巴登,黑森正式更換金馬克,1875年7月,符騰貝格更換金馬克,1876年1月巴伐利亞正式更換金馬克,才正式宣告德意志第二帝國的貨幣改革完成。
德國的這次貨幣改革,徹底解決了德意志邦國的貨幣混亂狀況。

廢止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在戰爭支出與通貨膨脹的壓力下,紙幣的發行不再受到黃金儲備的擔保,金馬克紙幣不斷貶值。戰爭結束后,德國不得不進行金融改革,廢止了金馬克。一戰戰敗后,德國作為戰敗國必須賠款。但賠償的數額是天文數字的金馬克金幣(而不是紙馬克),絕大多數的金馬克金幣都被送進戰勝國的口袋,化作它國的金磚用於儲備。
金馬克紙幣
金馬克紙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