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實驗中學
銀川實驗中學
銀川市實驗中學是銀川市人民政府為了發展高中教育,擴大高中辦學規模,滿足人民群眾渴求孩子上高中的願望,於2002年在原銀川師範的基礎上改制新辦的一所具有藝術教育特色的公辦普通高中。北校門位於銀川市興慶區北京東路,2013年新建的東校門位於進寧北街。該校以藝術教育為特色,充分發揮藝術教育資源優勢,大膽嘗試“合格加特長”的人才培養新模式,努力打造學校的藝術教育品牌,積極為學生的多元化、個性化發展創造條件,根據學生個人特點進行學習和人生髮展設計,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和上進心,讓每一位學生獲得成功、得到發展。
銀川市實驗中學是銀川市人民政府為了發展高中教育,擴大高中辦學規模,滿足人民群眾渴求孩子上高中的願望,於2002年在原銀川師範的基礎上改制新辦的一所具有藝術教育特色的公辦普通高中。改制初期,學校首先面臨的是師資問題。原中專部的教師不熟悉高中教學,而且數量不足。為了打開工作局面,學校下決心從教師隊伍建設入手,大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自2003年以來,學校前後投入150多萬元用於校園網建設,實現了教學情況反饋、校園網資源共享、網際網路接入教室,教室多媒體教學等功能,使用率達50%,為教育教學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和設備支持。學校現有多媒體教室一個(配有計算機、實物展示平台、錄像機、dvd、音響、投影儀、幕布等),裝備學生機房2個共126台微機(含電子閱覽室),教室安裝背投彩電29台,教師用台式微機58台(含各科室),筆記本電腦80台(均為辦高中以來購置),實現了每個辦公室都有電腦。
為多媒體教學和辦公自動化提供了便利條件。2005年學校又投入24萬左右裝修了演播廳,配備了攝像機,成立了校園電視台,可以自主製作電視節目並利用校園網播放。
一流的教學設施是提高藝術教學質量的保證。學校不斷投入資金增添藝術教育的硬體設施,配置了畫室、展室、形體室、專業琴房等專業教室,擁有價值100多萬元的音響、手風琴、鋼琴、管弦樂器、演出服裝、石膏像、畫具等器材。
在從原中師部精選了部分教師擔任高中教學工作的同時,面向全國廣招賢才。先後從區內外選拔調入了80多名高中一線骨幹教師和可塑性很強的應屆大學畢業生。
一線教師(含行政兼職)92人,平均年齡33歲,其中特級教師2人,國家級骨幹教師1人,自治區骨幹教師6人,銀川市骨幹教師3人,自治區“313”工程人才1人,高級教師33人,銀川市優秀拔尖人才2人。
學校音美專業教師大都具有多年的教學和藝術創作經驗,並多次在全國、區、市獲獎。在2004年寧夏首屆音樂、美術教師技能評選活動中學校有2位教師榮獲全能類“十佳”選手。學校還從區內高校和國家級藝術團體聘請專家教授進行授課指導。
隨著學校高中教育的發展,實驗中學以藝術教育為特色,教改實驗為重點,師生平等、民主教學為宗旨,充分發揮藝術教育資源優勢,大膽嘗試“合格加特長”的人才培養新模式,努力打造學校的藝術教育品牌,積極為學生的多元化、個性化發展創造條件,根據學生個人特點進行學習和人生髮展設計,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和上進心,讓每一位學生獲得成功、得到發展。逐步提高了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及其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美術、音樂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長開展素描、色彩、國畫、設計、聲樂、器樂、舞蹈等專項訓練,學校每年舉辦藝術節、美術展覽和各項專業評比,組織學生參加對外的大型文藝演出、外出寫生、各種比賽和展出活動,這些舉措營造了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激勵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美術、音樂專業教師充分利用中外優秀經典的藝術作品及文化素材,引導學生進行多元文化的學習。
2005年首屆藝術班84名畢業生,以高考本科上線率92%的優異成績為學校贏得了良好的聲譽,也為大批有藝術特長的考生開闢了一條通向高等學府的成才之路。
2006年畢業生更是捷報頻傳:年初在自治區組織的寧夏普通高校藝術類專業招生專業考試中,我校94名美術、音樂藝術生共有93名通過,全區音樂專業第一名出現在我校。高考成績公布后,我校本科一次上線生總人數:132人,其中藝術類就有78人。(理工類:33人,文史類:17人,體育類:4人。)
建校以來,學校陸續向清華美院、天津音樂學院、西安音樂學院、北京電影學院、北京服裝學院等藝術高校輸送了百餘名優秀學生。
2005年8月學校被中央教育教學研究所學校教育研究部評為德育科研先進實驗學校;2006年10月被評為寧夏唯一的全國“百所德育科研名校”。
經過全體教職工的共同努力,一個教學設備一流、藝術教育特色突出的實驗中學展現在人銀川市人民的面前。儘管實驗中學還很年輕,但她將會象古城銀川一樣,騰飛於九天之上!
銀川實驗中學
1991年被評為“銀川市優秀教師”;1994至1998年,連續四年被評為“優秀公務員”;1998至1999的兩年中,分別獲銀川市“第三屆優質課”高中語文一等獎、自治區“第三屆優質課”高中語文一等獎、全國“青年語文教師課堂教學大賽”二等獎;
2000年8月獲銀川市語文學科“骨幹教師”稱號;2004年獲得自治區“骨幹教師”稱號;
2002年通過了“中學語文學科西部骨幹教師”國家級培訓;
1999年教學論文《語文課堂教學要善“進”善“出”》獲銀川市教育教學論文評比一等獎;
《作文課的課前、課上和課下》獲1999年自治區“三老杯”教育教學論文一等獎、全國三等獎;
《課堂教學藝術初探》一文被收入2000年4月由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銀川市教育教學研究論文集》一書;
2000年10月《對中小學周會課存在的問題及如何改進的一些思考》獲自治區德育論文評比二等獎;2001年6月論文《選好“材”,育成“才”--試論青年教師的選聘與培養》收入《中小學學校管理實踐與研究》一書;2003年論文《讓學生在閱讀、探究中學會寫作》、《對高中新〈語文教學大綱〉教學目的、內容的淺要評述》分別獲銀川市教育學會一、二等獎;2004年1月研究課題《關於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現狀的調查研究報告》獲寧夏第八屆“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對學校管理工作的反思和設想》在《銀川教育》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