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鎮

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下轄鎮

清溪鎮,隸屬於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地處宣漢縣東北部。

明建孔家場,場址在二重岩,屬東鄉縣。2003年12月,清坪鄉併入。截至2020年6月,清溪鎮下轄2個社區和10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將軍東路105號。

歷史沿革


明建孔家場,場址在二重岩,屬東鄉縣。
清天命元年(1616年),場遷現址。
民國三年(1914年),東鄉縣改名宣漢縣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置清溪鎮。
民國三十年(1941年),鎮改鄉。
1952年,分設清溪、清坪、常寧3鄉。
1955年12月,常寧鄉併入。
1958年9月,鄉改公社。
1983年4月,公社改鄉。
2000年6月,鄉改鎮。
2003年12月,清坪鄉併入。
清溪鎮
清溪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清溪鎮轄匯水、望山2個居民委員會,鑼寨、茶店、燕窩、金鵝、龍伏、宏文、莊子、常寧、馬伏、沙溪、白鶴、楠木壩、王家壩、五道口、長青15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0個居民小組、128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清溪鎮下轄2個社區和10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將軍東路105號。
清溪鎮區劃詳情
望山社區匯水社區鑼寨村茶店村龍伏村宏文村
馬伏村五道口村長青村沙溪村白鶴村王家壩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清溪鎮地處宣漢縣東北部,東與黃石鄉桃花鄉接壤,南接東鄉街道、三河鄉,西與柳池鄉毗連,北鄰普光鎮、老君鄉。轄區總面積102.1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清溪鎮地處丘陵,地勢東北高,西南開敞低緩。境內最高點位於馬伏山,海拔1213米;最低點位於燕窩村河谷,海拔302米。

氣候特徵

清溪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氣候溫和,春暖夏熱,秋涼冬寒,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氣溫16.6℃,1月平均氣溫5.8℃,極端最低氣溫5.3℃(1975年2月13日);7月平均氣溫31.6℃,極端最高氣溫41.3℃。無霜期年平均190至245天,平均210天。年平均降水量1213.5毫米,極端年最大雨量1593.7毫米(1963年),極端年最少雨量865.9毫米(1966年),降雨集中在每年的4至10月,7月最多。

水文

清溪鎮境內清溪河與后河在場鎮交匯後由北向南注入州河,長42.7千米。

自然災害

清溪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連陰雨、冰雹、大風、山體滑坡等。最嚴重的一次山體滑坡發生在2007年7月310,馬伏山特大型土層推移式滑坡長1200米,寬700米,厚20米,滑坡量1.7億立方米。潛在威脅馬伏山滑坡體兩側及後部247戶949人安全。滑坡體內倒塌房屋39戶138間。
清溪鎮
清溪鎮

自然資源


清溪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為天然氣,技術可開釆儲量達1883億立方米。境內有野生動物82種,其中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有麝、水獺2種,有野生種子植物105種;境內有耕地面積3.7萬畝。

人口民族


2011年末,清溪鎮轄區總人口47459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738人,城鎮化率14.2%。總人口中,男性24943人,佔52.6%;女性22516人,佔47.4%。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2011年,人口出生率9.6‰,人口死亡率4.7‰,人口自然增長率4.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64人。
截至2017年末,清溪鎮常住人口30938人。
截至2018年末,清溪鎮戶籍人口44869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清溪鎮常住人口為26496人。

經濟


農業狀況

清溪鎮作為農業大鎮,依託城鎮結合部為優勢,大力發展以1、2、3、4、5、6、7等村為重點的優質水稻基地,面積達8000畝;以2村優質黃花梨為主的水果基地面積達300畝;以9、13、14村為重點的畜牧養殖基地,品種有優質黃牛、山羊近1.53萬頭(只),養殖大戶500戶,同時,利用江口湖庫近水資源優勢,發展了漁業生產。通過調整糧經作物比例,增加了農民收入,使清溪鎮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走上了特、新、優質、高效之路。

綜述

2011年,清溪鎮財政總收入95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047元。
截至2018年末,清溪鎮有工業企業6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個。

農業

2011年,清溪鎮農業總產值1.7億元,比上年增長12.9%。
清溪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24184噸,其中水稻9099噸,玉米6302噸。
清溪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6.7萬頭,牛飼養量1.4萬頭,羊飼養量1.9萬隻,家禽飼養量49.4萬羽。
清溪鎮漁業以白鰱、鯉魚、草魚為主,可用於水產養殖的河流面積4.8平方千米。2011年,網箱養魚192箱,產量33.6噸;漁業總產值900萬元。

商業

2011年末,清溪鎮商業網點178家,職工200人。
2011年,清溪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900萬元。

金融業

2011年末,清溪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5億元,比上年增長15.4%;各項貸款餘額4728萬元,比上年增長5.7%。
清溪鎮
清溪鎮

交通


清溪鎮已形成以水路為主、公路為輔的交通運輸網路。境內通航河道2條,總長28千米。全流域碼頭8處,其中街道碼頭5處,貨運碼頭3處。客船27艘,快艇22艘。2011年,客運量28.5萬人次,貨運量0.4萬噸。

文化


歷史文化

名稱由來
清溪鎮地名因境內有清溪河和清溪寺而得名。

社會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清溪鎮有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21個;圖書室13個;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個。
2011年末,清溪鎮有學校體育場3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8%。
清溪鎮2011年10月開通光纖電視,光纖電視用戶2900戶。

教育

2011年末,清溪鎮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528人,專任教師7人;小學17所,在校生3227人,專任教師14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清溪宏文學校1所,在校生1206人,專任教師89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教育經費達2006萬元。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清溪鎮有門診部2個;病床80張,固定資產總值4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57人,其中執業醫師12人,執業助理醫師12人,註冊護士8人o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9萬人,參合率99%。

社會保障

2011年,清溪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56戶,人數382人,支出70.6萬元,月人均154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935戶,人數3514人,支出316.3萬元,月人均75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4039人次,支出20.2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56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03萬元。敬老院1家,床位88張,收養農村五保45人。年末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1.4萬人,參保率81%。

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清溪鎮有郵電支局1個,全年投遞國內函件3000件。電信服務網點9個;固定電話用戶900戶,行動電話用戶1.8萬戶,寬頻接入用戶400戶。

城鎮建設

加快城鎮建設是經濟發展的一個大戰略,通過科學規劃,將原有場鎮規劃面積0.5平方公里,擴大到面積為2.5平方公里。有配套一條龍的汽車站,洗車場、停車場和完善的公益設施,以及佔地面積1500平方米的農貿市場;場鎮人口0.6萬人,5年內將到達1.5萬人,硬化了場鎮5公路。
鄉鎮企業以清溪白酒為龍頭,改造白酒包裝,提高清溪白酒檔次,逐步擴大清溪酒業集團,以帶動非公有制企業的發展,全鎮共有非公有制企業351家。

交通建設

經濟要發展,基礎必先行。清溪鎮投資400萬元完成了山嶺重點四級泥清碎石標美路,三清公路清溪段的建設,打開了陸上交通出口,該路全長13.8公里,從清溪出發到縣城50分鐘即可到達。水上交通十分方便,有快艇21艘,各種船10多艘,大小船80艘,乘快艇15分鐘可到達縣城。三清、清老、全橋、清桃五條公路貫穿全鎮13個村143個社,江口湖庫環繞10個村38個社,使之形成以鎮為中心的水陸交通網路。
清溪鎮
清溪鎮

旅遊


紅色旅遊

王維舟紀念館
王維舟紀念館
清溪鎮紅色歷史特色鮮明,紅軍文化底蘊厚重,紅色旅遊開發潛力巨大。"承王老風範,傳紅軍文化",在全鎮形成了歷史文化繼承的一個基調。清溪鎮四鄰有東鄉、三河、黃石、桃花、老君、普光、柳池等鄉鎮,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王維舟同志的故居,是川東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誕生地,也是川東遊擊隊的發起地。現存有宏文校"工"字樓,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達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宣漢縣紅色旅遊開發總體規劃,將清溪列為了以縣城紅軍公園到普光羅家壩巴人遺址開發線的重點鄉鎮。2017年5月,《四川省紅色旅遊“飲水思源”行動方案》,將清溪鎮列入四川省培育的12個紅色旅遊特色小鎮之一。

生態旅遊

清溪鎮充分利用江口湖庫的天然優勢,歷史人文優勢,以江心島、山步雲梯、野餐林等旅遊點為依託,以望江樓為休閑中心,打鑼寨為娛樂中心的旅遊新景點,以新場鎮為中帶的環繞半島商貿、長廊的觀光旅遊,把清溪鎮建設成為宣漢縣城的旅遊重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