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稽

勾稽

勾稽關係是會計在編製會計報表時常用的一個術語,它是指某個會計報表和另一個會計報表之間以及本會計報表項目的內在邏輯對應關係,如果不相等或不對應,這說明會計報表編製出現問題。

基本解釋


1、在某些文學作品中有“查考”之意。
如:“出土文物只能觀看、追尋、鉤稽、對比”——肖復興《小溪巴赫》
2、有兩種含義,一是指單據之間的緊密的關聯關係,即源單據通過上拉式、下推式關聯生成目標單據的情形下,除了必要資料的補充外,不進行任何關聯數據、如數量、金額等改變的關聯,稱之為單據勾稽;二是指發票在審核的同時,直接與出庫單執行核銷的操作,是確定銷售成本和銷售收入實現的標誌。

專業術語


會計報表術語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編製資產負債表時,固定資產凈值要等於固定資產原值扣除累計折舊,這就叫做對應關係或叫勾稽關係。資產負債表的未分配利潤和損益表的凈利潤它們之間也有對應關係,即用資產負債表中未分配利潤的期末數扣除年初數,應該等於損益表的凈利潤的累計數。還有現金流量表中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的凈增加額”,應該等於資產負債表的貨幣資金的期末數扣除期初數(假定沒有現金等價物的數額),凡此種種,不一而足。這些都叫對應關係、邏輯關係和勾稽關係。
會計報表項目之間基本勾稽關係
會計報表項目之間基本勾稽關係包括: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現金流入-現金流出=現金凈流量;
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及現金流量表分別與其附表、附註、補充資料等相互勾稽等。在會計報表基本勾稽關係中,前三項勾稽關係,分別是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及現金流量表的基本平衡關係,一般沒有問題。但是從調查程序上還是應予以必要的關注。
資產負債表與利潤表間勾稽關係
根據資產負債表中短期投資、長期投資,複核、匡算利潤表中“投資收益”的合理性。如關注是否存在資產負債表中沒有投資項目而利潤表中卻列有投資收益,以及投資收益大大超過投資項目的本金等異常情況。根據資產負債表中固定資產、累計折舊金額,複核、匡算利潤表中“管理費用—折舊費”的合理性。結合生產設備的增減情況和開工率、能耗消耗,分析主營業務收入的變動是否存在產能和能源消耗支撐。利潤及利潤分配表中“未分配利潤”項目與資產負債表“未分配利潤”項目數據勾稽關係是否恰當。注意利潤及利潤分配表中,“年初未分配利潤”項目“本年累計數”欄的數額應等於“未分配利潤”項目“上年數”欄的數額,應等於資產負債表“未分配利潤”項目的期初數。
現金流量表與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相關
現金流量表與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相關項目的勾稽關係。
資產負債表“貨幣資金”項目期末與期初差額,與現金流量表“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勾稽關係是否合理。一般企業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所包括的內容大多與“貨幣資金”口徑一致;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現金≈(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1+17%)+預收賬款增加額-應收賬款增加額-應收票據增加額;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現金≈(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存貨增加額)×(1+17%)+預付賬款增加額-應付賬款增加額-應付票據增加額。
會計三大報表的勾稽關係
報表是為了了解企業而服務的,做為企業的一個外部關係人,我們應該從哪幾個方面來了解企業呢。至少從三個方面,大家注意,我說的是至少,而不是只是。從哪三個方面呢?一個是企業財務狀況,二是企業的經營成果,三是企業的現金流量。說白一點,就是,一是要搞清楚我目前有多少錢和欠人家多少錢,二是要搞清楚我這一段時間是賺了是賠了,如是賺了,賺多少,如果是賠了,賠多少,三是要搞清楚這一段時間從我手頭上經手了多少實實在在的票子,收了多少票子,支出去了多少票子。我們就要搞清楚這三個方面的問題,為了讓我們搞清楚這三個方面的問題,企業給我們準備了三張報表,一張是資產負債表,這是為了讓我們搞清楚第一個問題,另一張是利潤表或損益表,這是為了讓我們搞清楚第二個問題,第三張是現金流量表,這是為了讓我們搞清楚第三個問題。因此,我們最常見的就這三張報表。
基本搞明白企業給我們準備了哪幾張報表之後,我們來看一看,這三張表是個什麼關係。為什麼要搞明白這個問題呢,我打個比較簡單的比方,比如,你想讓一個人告訴你一些事情,你首先要搞明白,他是不是對你撒謊,如果搞明白呢,第一,你要看他說的話,是不是前後矛盾,能不能自圓其說,這主要從形式上來考查,第二,你得對他說的話進行深入分析,了解具體事實,再去問一問其他人對這個事情的看法,然後和他說的話做一個對比,看看有什麼問題,等等,總之,要從內容上來考查。也就是說,要從兩個方面去考查,即從形式上和內容上去考查,才要對這件事情有真正的了解。在這裡,我們只是先從形式上來考查,至於如何從內容上來考查會計報表,我們在以後的時間裡,和大家來講。那如何從形式上來考查呢,也就是說,會計是企業經濟活動的語言,會計報表是會計人員來做的,如何來考查這些“狡詐”的會計人員是不是說了假話呢,首先要搞清楚,這幾張報表之間有什麼關係,這些關係是不是正確的反映在這些會計報表上了。這些關係在會計上叫“勾稽關係”,當然,一般情況下,企業放到我們面前的會計報表,這些關係都是正確的,那是企業在私下裡核對了很多次才拿出來的,所以,一般沒有什麼問題,作為一個公司的會計人員,如果這個“勾稽關係”沒搞正確,那真正有點太對不起觀眾了。談了這些報表的“勾稽關係”,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表內的“勾稽關係”,另一種是表間“勾稽關係”,第一種很簡單,就是表內各項目之間的加加減減,看一看加減得對不對,匯總是否有誤等;第二種較複雜一點,就是,一張報有的某一項或幾項,與另一張報表的某一項或幾項,有一個確定的關係,可以通過一定的公式來驗證。
先讓我們來看一看錶內的“勾稽關係”吧。
先看一看資產負債表,這張報表主要是告訴我們,在出報表的那一時刻,這個公司資產負債情況如何,是窮還是富,窮的話,窮到什麼地步,富得話,富得是不是流油。所以,這張報表,關鍵一點是看是什麼時候出的,時點對這張報表的影響很大,因為,昨天窮,不一定今天就窮,今天富,不一定明天也一定也會富,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沒有一個人會在一輩子總是一個狀況,對吧。在這張報表時,最重要的一個“勾稽關係”就是資產等於負債加上權益。如何理解呢,就是,我現 在擁有的一切,不外乎來源於兩個方面,一個是本來就是自己的,另一個就是借來的,自己有的,再加上借來的,當然就是我現 在擁有的一切。在會計上,目 前我擁有的一切,就叫資產,而借來的錢,就是負債,自己的,就叫權益。這就是資產負債表最重要的內部“勾稽關係”。
再看一看利潤表或損益表,這張報表主要是告訴我們,在一段時間裡,這個公司損益情況如何,就是說,在一段時間裡,是賺了還是賠了,如是賺了,賺多少,如果是賠了,賠多少。所以,這張報表關鍵一點,就是看這段時間有多長,一般是一個月,一個季度或一年的時間。在這張表裡,最重要的一個“勾稽關係”就是收入減去成本費用,等於利潤,這個關係就太簡單,就不用多解釋了。
我們再看一看現金流量表,這張報表主要是告訴我們,在一段時間裡,這個公司收進了多少現金,付出去了多少現金,還餘下多少現金在銀行里。這張報表的關鍵也是要看這段時間有多長了,這一點同利益表或損益表一樣。在這張表裡,最重要的一個“勾稽關係”就是流入的現金減去流出的現金,等於餘下的現金,這個關係也十分簡單,就不用多解釋了。
講到這裡,大家可能覺得,會計報表真是太簡單了,這些關係真是小學生都東西。是的,這是從大的層面上來說,是很簡單的,因為畢竟是表內的關係,大多數是一些加加減減,然後匯總,只要明白各個項目內的加減關係,同時計算沒有什麼問題,一般不會出什麼錯。但也不要小看這些表內“勾稽關係”,特別是資產負債表裡的那個“勾稽關係”,就是資產等於負債加權益,這個是會計的一個核心原理之一,很多會計平衡的概念,都是從這個等式引申出來的,正可謂,最簡單的邏輯,涵含著最複雜的道理。所以說,不要小看看似簡單而平淡的東西,其實,細細琢磨起來,會得出很多更深層次的道理來。
好了,在了解了表內關係之後,我們再來看一看這些表的表間“勾稽關係”吧。
我們先來看一看資產負債表同損益表(或利潤表)之間的“勾稽關係”。
資產負債表同損益表的表間關係主要是資產負債表中未分配利潤的期末數減去期初數,應該等於損益表的未分配利潤項,因為,資產負債表是一個時點報表,而損益表是一個時期報表,兩個不同時點之間就是一段時期,這兩個時點的上未分配利潤的差額,應該等於這段時期內未分配利潤的增量。那可能有人要問了,為什麼單單拿未分配利潤來比較呢,不拿其他的來比較呢?
首先簡單解釋一下,什麼叫未分配利潤,未分配利潤就是企業支付成本費用,取得收入,然後交了稅金,付完利息后,將餘下的利潤分給股東之後,最後餘下的錢,企業的所有活動產生的經濟效果,到最後,都要體現到未分配利潤下來,做個最後的了結,而其他的項目之間的關係,主要表現在表內的關係上,而不是通過表間關係現體現的。
再來看一看資產負債表同現金流量表之間的“勾稽關係”。資產負債表同現金流量表之間的關係,主要是資產負債表的現金,銀行存款及其他貨幣資金等項目的期末數減去期初數,應該等於現金流量表最後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流量,資產負債表是一個時點報表,現金流量表是一個時期報表,表間關係的原理同上。想進一步解釋一下的就是,什麼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這個概念對於現金流量表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現金大家都明白,就是實實在在的票子和放在銀行里的銀行存款,是廣義上的現金,而現金等價物是個什麼概念呢?顧名思義,就是可以把這些東西當成現金來看待的,那企業里,哪些東西可以被當作現金來看呢?主要包括短期投資,以及可以馬上變現的長期投資等,那為什麼這些東西可以當作現金來看呢?主要是因為他們可以隨時的變成現金,可以馬上在交易市場上賣了,換回現金,這個同現金沒有太大的差異,除了可以從交易市場上換回現金外,幾乎還可以直接做為支付手段,支付給客戶,因此,在現實運作中,可以將這些東西,看成與現金一樣的,在會計上,就叫現金等價物。
至於損益表與現金流量表之間的關係,要通過很多的運算才可以說明,比較複雜。要注意的是,這兩張報表,有他們的相同之處,也有他們的不同之處。所謂相同之處就是,他們都是時期報表,就是反映一段時期內的一些活動情況,一個是反映一段時期內的利潤情況,一個是反映一段時期內的現金流量情況;所謂不同之處就是,編製的基礎不同,在會計上,對經濟活動,有兩種不同的處理方法,一種叫收付實現制,就是真正收到錢,才叫收入,在會計上才確定收入,真正支付錢時,才叫支出,在會計上才確定為成本費用,而無論這筆錢是不是應該由收付的當時期間負擔,這個可能好理解一點,再來一個不好理解的,就是另一種處理方法,叫權責發生制,什麼意思呢,與收付實現制正好對著來,就是在會計上確定收入和成本費用時,不是看是不是真正收到或支出的錢,而是看這些收入和支出是不是“應該”由當期負擔,不由當期負擔的,就不確定,而是等到應該負擔的期間再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