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川
著名的抗日根據地
太平川經濟開發區位於吉林省長嶺縣西北部,松原市最西端。全區幅員400平方公里,城區面積20平方公里。轄5個社區委員會,26個居民委,10個村民委員會,常住人口5萬人,農業人口15萬人。
太平川經濟開發區土地資源適合油料作物生長,是國家油料基地的重要產區,油料資源豐富。境內地下礦藏資源較多,蘊藏著大量的硅砂、原煤、石油、天然氣、伊利石、礦泉水等礦藏。特別是已探明原煤儲量在5億噸以上,具有廣闊開採前景。此外,境內泡沼較多,蘆葦及其它水產品豐富,具有規模開發與經營潛力。
太平川經濟開發開放區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交通便利。平齊、通讓鐵路在區內交叉通過,建有二級車站一個,日通火車162列。長白公路縱貫全境,白城至四平的二級公路(齊雙線)2004年全線貫通。
二是區位優勢明顯。地處兩省(吉林省、內蒙古自治區)四市(松原、白城、四平、哲盟)的邊緣結合部,是以45公里為半徑、方圓內為最大鎮,其輻射作用與吸納作用極強。
三是體制完備。92年以前為白城地區開發開放試驗區;93年被松原市確定為經濟技術開發開放區;96年被省政府確定為省綜合體制改革“十強鎮”;2002年縣委、縣政府決定對太平川開發開放區實行全方位封閉式管理,2003年3月市委、市政府批准為副縣級工業園區,2004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鎮,為太平川發展提供優惠政策,賦予相應權力。
四是工業基礎較厚。太平川是長嶺縣老工業基地,全縣70%的工業企業擺布在太平川。並納入全省老工業基地改造行列。
五是人文環境優勢。多年的開發開放煉就了一支能戰鬥、敢戰鬥的領導班子和過硬的幹部隊伍。黨委曾多次被省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小城鎮建設先進單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標兵單位”等。
太平川經濟開發開放區的運作開發:
太平川經濟開發區認真貫徹落實全市開發區、工業園區工作會議精神,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充分發揮地域、交通、資源等優勢,以綜合改革為動力,堅持開放帶動戰略,切實加大了發展區位經濟工作力度。
2006年,太平川經濟開發區要全面貫徹落實省、市開發區、工業園區工作會議精神,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充分發揮地域、交通、資源等優勢,切實加大工作力度。
優化招商引資環境。在全社會營造“重商、親商、安商、富商”的濃厚氛圍,在群眾中廣泛形成了“我就是軟環境”的共識。結合機構改革,努力建設服務型政府,嚴肅處理破壞經濟發展軟環境的行為,為投資者提供最優質的服務,用優質、高效、誠信的服務,為客商創造周到、安全、舒心的人文環境。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科學規劃,充分利用上級給予的資金扶持,高標準建設鎮東工業園區(工業集中區),完成規劃設計要求的建設目標。此外,還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學習和借鑒沿海地區的先進經驗和管理模式,引進人才、留住人才、重用人才,在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上要堅定無中生有的理念和敢為天下先的思想,千方百計地利用本地資源和優勢,最大限度地在已確立的主導產業方面引進項目和企業。強化軟、硬環境建設,為外商創造最優良的投資和服務環境。
太平川經濟開發開放區內設黨政辦公室、經濟辦公室、社會管理辦公室和財政所。
(一)黨政辦公室
負責全面了解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及時掌握和反映各方面重要動態;負責黨委、人大、政府日常工作的綜合協調,對黨委、政府工作部署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負責黨建、統戰、武裝、共青團、婦聯工作;負責幹部人事、行政、信息、文秘、檔案管理等工作。
(二)經濟辦公室
負責編製本鄉(鎮)產業發展規劃;協調解決經濟發展中的相關問題,為企業提供服務;培育和健全市場體系,依法維護市場經濟秩序;負責統計等工作。
(三)社會管理辦公室
負責民政、人口與計劃生育、村鎮建設、民族宗教、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科技、文化等工作;負責其他社會事務管理。
(四)財政所
負責本級預算的編製、預算收支業務核算、年終決算業務,編製財務報表;負責本鄉(鎮)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負責農民的糧食直接補貼及業務核算;負責鄉(鎮)財政專項資金和國家財政轉移支付資金的業務核算及監督管理;兼管鎮審計所的業務。
太平川鎮土地資源適合油料作物生長,是國家油料基地的重要產區,油料資源豐富。太平川鎮境內地下礦藏資源較多,蘊藏著大量的硅砂、原煤、石油、天然氣、伊利石等礦藏。特別是已探明原煤儲量在5億噸以上,具有廣闊開採前景。太平川鎮境內泡沼較多,蘆葦及其它水產品豐富,具有規模開發與經營潛力。
太平川鎮的總體思路是:圍繞“一個服務”,搞好“兩項開發”,實現“兩個突破”:“一個服務”就是圍繞農民增收,在信息、資金和技術上搞好服務;搞好“兩項開發”就是搞好井旁經濟開發(風水的油葵)和畜禽養殖業開發。重點是雞、鵝及特種經濟動物;實現“兩個突破”就是在棚菜的發展規模和產品規範上求突破,在擴大林果基地規模和果品質量上求突破。
在農村經濟發展上,太平川鎮抓住國家減免農業稅,糧食直補等優惠政策出台和實施的有利時機,重新調整了農村經濟發展思路,強化了涉農部門的服務意識,穩步推進了小康社會進程。
在具體工作中,全面實施“一白一綠”工程:
“一白”即在雙豐、新民、鐵東三村長白沿線地段開發建設六萬平方米64棟棚菜生產新區。其中在雙豐村計劃用三年時間開發10萬平方米、百棟棚菜生產新區。2004年為一期工程實施階段,開發2萬平方米的24棟溫室大棚,同時建 看護房24間,打井12眼,架設電桿15根,線路1000延長米,總投資在15萬元左右。此工程目前正在施工階段,秋季即可投入生產。
另外,在新民村、鐵東村各建 2萬平方米各20棟溫室大棚,現正在籌措階段。
“一綠”即在三十九村開發建設20公頃,高標準、高起點、高品質的果園10個。
加快了七個小區建設步伐。
(1)棚膜小區:
目前,太平川鎮有大棚共計1345棟(日光溫室320棟),棚菜總面積403萬平方米,年創產值840萬元。
太平川鎮在進一步擴大鐵西村棚菜生產基地規模的基礎上,又以鐵東、雙豐、新風和新民村為重點,開發建設棚菜新區,在資金和土地使用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2)林果小區
太平川鎮現有果園170個,面積200公頃,果樹12萬株。今年太平川鎮通過和太平川林場互換林地,在位於三十九村於家屯東側新開發10個果園,面積20公頃。日前已經請白城林科院對該小區進行規劃和設計,小區計劃在秋季栽植從白城林科院引進適銷對路的優質苗木。
(3)雜糧雜豆小區
太平川鎮的蛤村、雙豐等村多為沙壤土,對種植雜糧雜豆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2004年要繼續增加其種植面積,其中綠豆面積要達到1000公頃,另外還要擴大其他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食用葵花600公頃,花生450公頃,芝麻400公頃,油葵500公頃。對蛤村的食用大葵花、雙豐的綠豆要進行商標註冊。
(4)牧業小區建設
按照縣委、縣政府提出的“牧業富縣”的總體工作思路,農業園區把發展牧業當作頭等大事來抓。目前,全園區共建牧業小區8個(三個養羊牧業小區、兩個養鵝小區、一個養雞小區、一個特種毛皮動物小區、一個奶牛養殖小區)。農業園區在牧業小區的規劃建設上,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通過加快品種更新改良,強化衛生防疫等措施,預計到年末,羊可發展到3萬隻,牛可發展到5900頭,豬存欄23萬頭,禽30萬隻(雞13萬隻,鵝17萬隻),特種經濟動物養殖已發展到100戶,牧業總產值可達3800萬元。
(5)草業開發主要大力抓好生態草建設,成立專門組織,加大現有生態草建設力度和圍欄管護力度,確保生態草工程取得實效。同時加大退耕還草力度,減少土地“三化”程度,執行好退耕還草的政策法規,今年退耕還草30公頃。
(6)水資源開發
在風水村的500公頃水域內,大力開發水資源,加強水面管理,搞好堤壩建設,發民蘆葦生產和錢蟹養殖。去年已撒魚苗50萬尾,今年要增撒30萬尾。
(7)農業科技示範小區
太平川鎮示範區主要包括位於新豐村、風水村的農作物新品種試種小區、鐵西村棚菜生產示範小區、三十九村的林果示範小區和風水村的養殖示範小區。這四個科技示範小區的主要任務是引進新品種,開發新技術,向農民展示高新技術的先進性和高效性,從而促進先進的農業技術的推行和普及。預計到年末,農村經濟總收入可達到6175萬元,農民人均收入可達到3001元。
太平川鎮同時還抓好定單農業,給農民吃上定心丸,吸引龍頭企業參與,形成產業鏈條,使之成為促進農民增收的有效手段。今年定單面積達到2700公頃。
同時壯大了農村經濟創新體系。新型農村經濟組織的創立,對推動農村經濟的增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對這些新型經濟組織,太平川鎮給予鼓勵與扶持,充分發揮各種協會和經紀人的作用。今年重點要發展好五個協會一個中介組織,即:特種養殖協會,會員要發展到210戶;蔬菜銷售協會,會員發展到350戶;羔羊育肥協會,會員發展到50戶;養鵝銷售協會,會員發展到700戶;果品銷售協會,會員發展到90戶。建立勞務輸出中介組織,今年計劃輸出勞務人員2100人。
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科技、教育、文教衛生工作不斷發展,投資75萬元重建了一所希望小學,使全鎮八所中小學校舍全部達到磚瓦化,辦學條件得到極大改善。衛生狀況不斷好轉,環境衛生、食品衛生已納入規範化管理軌道;醫療條件進一步完善,CT掃描等先進技術已應用到臨床實踐;廣播電視事業發展迅速,有線電視可轉播43套電視節目,入戶3500戶。全鎮建有綜合性批發市場4個,專業市場2個,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4300元,人民生活水平在解決溫飽的基礎上正向城市化標準提高,居住條件明顯改善,90%的家庭達到了磚木結構住房,有一部分居民住進了樓房,人均居住面積25平方米,電話進入大部分家庭、全鎮程式控制電話10000部,電視擁有率100%,群眾的健康的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民主法制建設進一步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效果良好。太平川鎮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深入開展普法教育和政務公開、財務公開活動,不但提高了政府及職能部門依法行政水平,也提高了居民的法制觀念,與此同時,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以綜治辦、派出所為主力軍,以各單位和街道治保人員為輔,形成了專群結合、群防群治的治安防範網路。鎮里連續多年被省、市、縣評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標兵單位”。
小城鎮建設突飛猛進。太平川鎮抓住國家擴大內需,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有利時機,切實加強了交通通訊、給排水、房地產開發等基礎設施建設。1998年以來,太平川鎮全面加快了道路、廣場硬化、美化等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三年來累計硬化街路6條,7100延長米,建設廣場2個,鎮標一座,鋪設排水管道3240延長米。2000年以來,太平川鎮將工作重點轉到舊城區改造工作上來,兩年來,累計投入建設資金8000多萬元,全面實施了舊城區改造工程。共拆除房屋950間,面積2.5萬平方米,全部建成商居合一的樓房,現已有70棟竣工投入使用,總建築面積10.1萬平方米,其中引資4000萬元。2001年度投入建設資金4100萬元,完成建築面積5.1萬平方米。2002年投資250萬元全面改造1.3公里嶺川路(路面硬化、亮化、綠化、潔化);投資40萬元新打一眼自來水井,改善居民生活飲水條件。2004年太平川鎮投資400萬元改建了火車站。全鎮已基本實現了排水管道化、供水自動化、城區規範化、環境衛生化、生活城市化的目標。太平川的歷史文化朔源
長嶺縣西北的太平川鎮,不僅是長嶺的吞吐門戶,而且是平齊鐵路的重要站點。特別是從通(通遼)讓(讓胡路)鐵路和長(長春)白(白城)公路建成通車后,這裡便成了交通樞紐。太平川的名字是怎樣來的呢?據說很久以前,因為這裡四周沙丘環繞,中間地勢低洼,下雨滿街流水,晴天氣候乾燥,所以取名叫大幹州。當地還流傳一首民謠:提起大幹州,十年九不收。缺吃又少穿。家家犯憂愁。白天土匪搶,夜晚賊盜偷。禍亂無人問,苦難可時休
後來有個風水先生說:“這裡的天災人禍,是因大幹州名字不好!”一些群眾被他迷感,請他給改個名字。他想了半天說:“還是這三個字,只是把“州”字的三點,挪給“大”字一點,變成太,挪給“干”字兩點變成平,“州”字去了三點,就剩下川字了。就叫太平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