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峰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王俊峰,中國科學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研究員,中心副主任,同時兼任磁共振生命科學部主任,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支持獲得者,博士生導師,入選2014年度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推進計劃”。 199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 2001年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國家高磁場實驗室獲生物物理學博士學位先後在喬治亞大學和哈佛大學醫學院做博士后研究 2009年8月加入中科院強磁場科學中心 2011年11月起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至今已在Nature, Science, Nat. Struct. & Mol. Biol., Nature Communication,ACS Nano等SCI期刊上發表論文四十餘篇, 目前承擔的研究課題包括中科院百人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科技部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和財政部修購專項基金等。

人物經歷


王俊峰,男,研究員,1969年9月生, 199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1995年碩士研究生畢業於北京醫科大學藥學院,生物無機化學專業。
2001年博士研究生畢業於National High Magnetic Field Laboratory/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方向為膜蛋白的固體核磁共振研究。
2001年9月-2004年3月,在Southeast Structural Genomics Center/University of Georgia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方向為蛋白質組學中的核磁共振方法學研究。
2004年3月-2009年,在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of Molecular Pharmacology,Harvard Medical School從事博士后工作,方向為B型流感氫離子通道蛋白的結構生物學研究。

研究方向


探索應用液體核磁共振技術解析膜蛋白結構的新方法新技術,解析與重大疾病相關的膜蛋白的高解析度結構,為理解膜蛋白的生物學功能,發現其致病機理,進行有針對性的藥物設計提供理論基礎。

主要論文


1)Fazhan Shi, Qi Zhang, Pengfei Wang, Hongbin Sun, Jiarong Wang, Xing Rong, Ming Chen, Chenyong Ju, Friedemann Reinhard, Hongwei Chen, Jörg Wrachtrup, Junfeng Wang, Jiangfeng Du*. (2015) Protein imaging. Single-protein spin resonance spectroscopy under ambient conditions.Science 347(6226):1135-8. (featured story)
2)Yue Yuan#, Hongbin Sun#, Shuchao Ge#, Mengjing Wang, Hongxin Zhao, Lin Wang, Linna An, Jia Zhang, Huafeng Zhang, Bing Hu*, Junfeng Wang*, Gaolin Liang*. (2015) , Controlled Intracellular Self-Assembly and Disassembly of 19 F Nanoparticles for MR Imaging of Caspase 3/7 in Zebrafish. ACS Nano 9(1):761-768.
3)Shi X#, Bi Y#, Yang W#, Guo X, Jiang Y, Wan C, Li L, Bai Y, Guo J, Wang Y, Chen X, Wu B, Sun H, Liu W, Wang J*, Xu C*. (2013) Ca2+ regulates T cell receptor activation by modulating phospholipid electrostatic property. Nature 493(7430):111-5.
4)Wang J, Pielak R, McClintock M, Chou J. (2009) Solution Structure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the Influenza B Proton Channel. Nature Struct. Mol. Biol. 16:1267. (featured story)

研究成果


2021年7月,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強磁場中心王俊峰研究員和福州大學張騰教授合作,依託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製備出納米級硼酸鹽生物活性玻璃(nano-HCA@BG),該生物玻璃不僅大大降低了硼酸鹽生物玻璃的生物毒性,提高了玻璃的生物兼容性,並且顯著促進了硼酸鹽生物玻璃對皮膚修復的效果,有望成為下一代皮膚傷口修復敷料。相關成果發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國際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