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南村

福建省福安市溪柄鎮下轄村

溪南村位於福建省福安市東南部,距鎮政府5千米,市政府25千米。地處北緯26°57′-27°4′、東經119°30′-119°40′30″之間,東毗立新村,南連寨下村,西接井頭岩村,北依採花橋村,方圓面積8.4平方公里,山地0.6萬畝,其中有林面積0.5萬畝,耕地688畝(其中水田433畝),水資源有流經境內的茜洋溪

氣候環境


溪南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9.6℃,無霜期285天,年平均降雨量1480㎜,溫暖濕潤、四季常春

經濟概況


溪南村[福建省福安市溪柄鎮下轄村]
溪南村[福建省福安市溪柄鎮下轄村]
福建福安溪南村的能工巧匠化枯藤為神奇,將爬滿山野的虯枝枯藤變成一件件既實用又具有藝術價值的工藝 品。可如今,這項傳統手工技藝面臨後繼無人的窘境。
溪南村制藤技藝興起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期,當時浙江泰順一帶藤製產品熱銷市場,聰慧的溪南村群眾便遠赴泰順,邀請當地制藤藝人進村授藝。此後,村裡便辦起集體的藤具製作廠,家家戶戶進廠制藤。藤椅、藤凳、藤茶几、太師椅……周邊客商紛至沓來,重金訂購,溪南藤具紅極一時。
到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村裡的制藤業依然紅火。一名工匠一年能做一百三、四十把藤椅,每把藤椅能賣到十元人民幣的好價錢。“要知道那時的豬肉,一斤也才七八角錢呢!”回憶起當年的風光歲月,如今已是兩鬢斑白的老藤匠們潮思涌動。可浮華變遷,他們也只能寂寞而無奈地見證著那段日子遠去。如今,興盛了二十餘載的溪南村集體藤製廠黯然退出歷史舞台。
福安市溪柄鎮溪南村一望無際的葡萄園鬱鬱蔥蔥,果農忙著對果樹進行摘須、去葉等管理。該村已發展
巨峰葡萄面積達200多畝,年產值可達100多萬元,葡萄產業成了該村農民經濟收入增長的主要來源之一

社會事業


在著名鄉賢郭起雄和吳建青的倡議下, 溪南村成立濟困助學基金會,許多在外鄉賢紛紛捐款,當場收到捐助款6萬多元。該基金會制訂章程,加強資金管理,開展調查摸底,實施濟困和助學計劃。當日,基金會成員先後來到特困老人高愛蓮和病災戶吳水金家中,分別給予他們濟困捐助教1000元。

風景名勝


溪南美景
溪南美景
1、美湖潭:距村一里多,滿湖貯碧,水波粼粼。盛產鯉魚,大者十餘斤,黃昏時候爭躍水面,千姿百態,是個垂釣好去處。湖邊有一座青色巨石,石上一株五百齡巨松,虯枝伸展,如盛開之花。倒影湖中,隨波蕩漾。兩岸茂林修竹,水鳥翔鳴。春來草長鶯飛,群筍刺天,野花爛漫。
2、面前坂:溪南村外,溪水澄清平緩。對岸有大面積石礫坂,石生五色,堆積綿延數里,奇形怪狀,凈潔可愛。赤腳其上,蹣跚步行,是個腳板保健的絕妙場所。坂邊有一渡口,小船野渡。水清見底,游鱗可數。溪中盛產香魚青蟹、淡鰻,若肯駐足嘗鮮,乃人生快事。
3、流米寺:村左山崖上有一尊巨石,頂上平坦可展數簟。石底下一座古剎,內分正殿、僧房、山門,天然一色青石,不用一根木料。寺后一個小石門,有石洞與正殿相通。裡面冷氣森森,昏黑沉沉,曲徑通幽,是個消炎避暑勝地。殿中佛象神形畢肖。站立山門鳥瞰茜洋河谷,阡陌縱橫,澄溪如練。近看溪南、茜洋二村,一左一右,公路如帶直系兩端。清風徐來,心曠神怡,頓添超然物外之慨。
4、景福寺:村對面有座獅子山,山窩處有處禪林名景福寺,建於明萬曆三年。內有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觀音閣、經房、齋堂。到處潔凈無塵,森嚴靜謐。圃內奇花異草,池中金鯉花鯽。寺僧熱情好禮,苦行清修,擅長醫術,收留過無數精神病人,針灸藥石法術兼施,康復者眾,享有盛名。

村裡人物


九一 馬針 吉弟 求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