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心理學史
現代社會心理學史
《現代社會心理學史》分為三編,主要內容有現代社會心理學的形成、社會學與心理學的相互滲透、歐洲大陸的社會心理學、精神分析:非常院思潮的崛起、麥獨孤與羅斯的業績、現代社會心理學的確立、奧爾波特與社會心理學的實驗傾向、社會學芝加哥學派的貢獻等內容
目錄
導言 現代社會心理學的歷史背景
人性之善惡:東西方共同的社會心理學論題
文藝復興時期的思考
近代的軌跡
第一編 現代社會心理學的形成
第一章 杜會學與心理學的相互滲透
來自社會學先驅的影響
催眠術:個體心理學向社會心理學的過渡
邊緣問題與邊緣學科的形成
第二章 歐洲大陸的社會心理學
馮特與德國的民族心理學
法國的群眾心理學:模仿與暗示的探求
義大利人西格爾和帕雷托的聲音
達爾文主義:英國本能心理學之源
普列漢諾夫與馬克思主義傳統
第三章 精神分析:非學院思潮的崛起
弗洛伊德與精神分析
潛意識、人格結構與本能
俄狄浦斯情結與群體心理的產生
文化及其本質
榮格與集體無意識
第四章 麥獨孤與羅斯的業績
麥獨孤的本能主義社會心理學
羅斯:來自北美大陸的和聲
歐洲傳統向美國傳統的轉變
第二編 現代社會心理學的確立
第五章 奧爾波特與社會心理學的實驗傾向
實驗社會心理學的誕生
墨菲與謝里夫:哥倫比亞學派的代言人
霍桑實驗及工業社會心理學研究
博加德斯的社會距離量表
莫雷諾的社會測量學
瑟斯頓與李凱爾特:態度測量的時代
第六章 社會學芝加哥學派的貢獻
米德的社會行為主義
托馬斯與茲納涅斯基
城市生活的研究者:羅伯特?帕克
埃爾伍德的社會心理學表述
芝加哥學派的後繼影響
第七章 文化人類學的衝擊
俄狄浦斯情結的跨文化否證
波亞士:人格的文化塑型
青春期、性與文化
民族性格研究的早期形態
第八章 精神分析的轉向
阿德勒的社會興趣理論
霍妮與社會文化學派
沙利文的人際關係學說
弗羅姆:對社會的精神分析
第九章 從場論到群體動力學
勒溫的社會心理學的場論傾向
面向現實的行動研究
群體動力學及其經典個案
群體動力學的影響:阿希與從眾行為實驗
第三編 現代社會心理學的發展
第十章 社會行為的學習論解釋
社會學習理論的歷史淵源
挫折一侵犯假設與模仿研究
霍夫蘭德:信息溝通與態度改變
斯金納的操作性行為主義
斑杜拉:社會學習理論的巨擘
第十一章 精神分析的後繼影響
阿多爾諾的權威人格研究
埃里克森與同一性
態度研究的精神分析觀
舒茲:人際行為的三維理論
第十二章 當代符號互動理論及其旁支
芝加哥學派與衣阿華學派
社會角色:定義與分歧
戈夫曼:人生是個大舞台
參照群體的比較與規範作用
日常生活方法論:互動中的相互理解
社會標籤與越軌行為的發生
第十三章 從社會交換看人類行為
社會交換理論的濫觴
霍曼斯:基本社會行為的解釋
蒂博特和凱利:兩人關係的互酬分析
彼得?布勞的貢獻
第十四章 認知與歸國的探索
格式塔與勒溫的影響
海德的認知平衡理論
費斯汀格的認知失調理論
社會比較理論及其在情感研究中的應用
歸因理論的發展
第十五章 文化人類學家的晚近研究
國民性研究的熱潮
國民性研究的現代趨勢
社會化:社會行為的模塑
文化變遷與“代溝”
第十六章 本能論的回潮:來自社會生物學的挑戰
習性學之父洛倫茲與廷伯根
習性學家的後繼努力
威爾遜:人的社會行為是由基因決定的
生物基因與文化“覓母”
社會生物學論戰
第十七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各國的社會心理學
西歐社會心理學:重振與反抗
日本:美國影響的接受與擺脫
(前)蘇聯社會心理學的重建
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呼聲
第十八章 社會心理學在中國
社會心理學的傳入與初步發展
台灣社會心理學:從移植邁向本土化
香港社會心理學的發展線索
重建以來的大陸社會心理學
結 語 現代社會心理學,批判與前瞻
現代社會心理學的危機及其分析
後現代社會心理學:延續與超越
漢英(俄)人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