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舞

僧舞

僧舞,是朝鮮族民俗舞蹈精髓,是一種反映僧侶生活的藝術形式。主要是在佛教儀式中的音樂舞蹈傳入民間后逐演變而成。

起源


僧舞
僧舞
僧舞是朝鮮族民俗舞蹈精髓。關於它的起源,專家們有不同的說法,有的說僧舞來自高句麗名僧西山大師布教活動;有的說僧舞來源於僧侶的讀經生活,有的說僧舞描繪了僧人想擺脫苦惱尋找歡樂的願望。雖眾說紛紜,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都認為僧舞是一種反映僧侶生活的藝術形式。

服飾


僧舞表演者身穿白色襖,藍色裙,頭戴高帽,肩搭一條紅布,兩手執鼓鞭,面向鼓而立,轉向觀眾,兩手徐徐展開,從肩到長袖的終端,形成優美的橢圓型線條,給人以穩健而歡悅的美感,柔軟的長袖把白綢條甩向天空,猶如白雲飄浮,表達了僧侶憤世嫉俗,插翅升飛的心愿。
把長袖揮向空中的動作,是僧舞的主要動作之一,它表現了和尚苦悶的心情。僧舞的音樂節奏,幾乎包羅了全部朝鮮族民間舞中的各種節奏。因此,過去曾有跳好僧舞就會全面掌握朝鮮族民間舞的說法。

步法


僧舞的步法,以斜線步法為主,結合運用滑步,跳躍步等輕鬆、自然的步子。穿著白布襪的腳尖,隱埋在藍色裙角之中若隱若現,使人觀后,平添一種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藝術感受,使觀眾不僅看到了優美的典雅的舞蹈,同時也會將人們帶到那古老的朝鮮族文化長河中。

內容


內容一般描寫與世隔絕的深山古剎中的和尚所獨有的孤寂煩悶的心情,表現出和尚想過人間生活的願望。僧舞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它表現了人們複雜的內心世界。

藝術價值


在藝術上它吸收了朝鮮族民間舞的動律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