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杉屬

杉科柳杉屬植物

柳杉屬(拉丁學名Cryptomeria D. Don)常綠喬木,樹皮紅褐色,裂成長條片脫落;枝近輪生,平展或斜上伸展,樹冠尖塔形或卵圓形;冬芽形小。本屬模式種:日本柳杉;本屬有2種,分佈於我國及日本。樹榦高大,材質輕軟,紋理直,易開裂、反撓。可供房屋建築、造船、橋樑、電桿、板材、傢具及農具等用。也是優美的園林樹種。

簡介


柳杉屬
柳杉屬
屬中文名:柳杉屬
屬拼音名:liushanshu
屬拉丁名:Cryptomeria
中國植物志:07:293
喬木,高達40米,胸徑可達2米多;樹皮紅棕色,纖維狀,裂成長條片脫落;大枝近輪生,平展或斜展;小枝細長,常下垂,綠色,枝條中部的葉較長,常向兩端逐漸變短。葉鑽形略向內彎曲,先端內曲,四邊有氣孔線,長1-1.5厘米,果枝的葉通常較短,幼樹及萌芽枝的葉長達2.4厘米。

植物形態


柳杉屬——Cryptomeria D. Don
柳杉
柳杉
常綠喬木,樹皮紅褐色,裂成長條片脫落;枝近輪生,平展或斜上伸展,樹冠尖塔形或卵圓形;冬芽形小。葉螺旋狀排列略成五行列,腹背隆起呈鑽形,兩側略扁,先端尖,直伸或向內彎曲,有氣孔線,基部下延。雌雄同株;雄球花單生小枝上部葉腋,常密集成短穗狀花序狀,矩圓形,基部有一短小的苞葉,無梗,具多數螺旋狀排列的雄蕊,花藥3-6,葯室縱裂,葯隔三角狀;雌球花近球形,無梗,單生枝頂,稀數個集生,珠鱗螺旋狀排列,每一珠鱗有2-5枚胚珠,苞鱗與珠鱗合生,僅先端分離。球果近球形,種鱗不脫落,木質,盾形,上部肥大,上部邊緣有3-7裂齒,背面中部或中下部有一個三角狀分離的苞鱗尖頭,球果頂端的種鱗形小,無種子;種子不規則扁橢圓形或扁三角狀橢圓形,邊緣有極窄的翅;子葉2-3枚,發芽時出土。
本屬模式種:日本柳杉Cryptomerta japonica (Linn. f.) D. Don (Gupressus japonica Linn. f. )
本屬有2種,分佈於我國及日本。
浙江省有大量野生柳杉分佈,是構成亞熱帶常綠林的主調樹種;性喜溫暖、濕潤氣候、酸性、肥厚和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分佈於浙江、福建、兩廣和長江中下游地區。
材質輕軟,紋理直,結構細,加工略差於杉木,可供建築、橋樑、造船、造紙等用;枝葉和木材加工時的廢料,可蒸餾芳香泊;樹皮入葯,治癬瘡;也可提制栲膠;並作綠化觀賞樹種。用種子繁殖,注意選育。

所有物種


扁葉柳杉
短葉柳杉
鱗葉柳杉
柳杉
柳杉屬
千頭柳杉
日本柳杉
日本柳杉(原栽培變種)
圓球柳杉
圓頭柳杉

生態特性


柳杉
柳杉
1、生長環境柳杉一般生長在海拔400~1400的背風向陽處,山谷溪邊潮濕林中,山坡林中,並柳杉有栽培。柳杉幼齡能稍耐蔭,在溫暖濕潤的氣候和土壤酸性、肥厚而排水良好的山地,生長較快;在寒涼較干、土層瘠薄的地方生長不良。柳杉根系較淺,抗風力差。對二氧化硫、氯氣、氟化氫等有較好的抗性。
常與其他闊葉林(如甜櫧,栲類等)混生,要求年降水量達100以上,年平均氣溫14~19℃,1月份平均氣溫℃以上。適生於溫暖濕潤氣候,尤其需要空氣濕度大,雲霧瀰漫,夏季比較涼爽的海洋性或山區氣候。土壤以山地黃棕壤,紅黃壤,黃壤為主,在上層深厚,濕潤而適水性較好,結構疏鬆的壤質酸性土中生長良好。
2、生物學特性天然柳杉生長快而持久,其樹高生長在5年以前為緩慢增長階段,5~2年為速生階段,4年以後為生長緩慢階段,到8年後處於穩定階段,每年的增高很小。柳杉直徑連年生長量早期在0.5左右,之後相當長的時間內仍可達0.3,其生長持續時間之長,為一般樹種所不及,故能長成大徑材。
此外,柳杉人工林的生長速度也極快。據霞浦楊梅嶺國有林場試驗,土壤肥力中等的林地,實行集約經營后,4年生柳杉人工林,樹高連年生長量可達1.04,直徑連年生長量為2.37;9年生人工林,年平均高生長1.47,直徑生長1.04。因此,對柳杉進行人工造林,集約經營很有必要。

繁育栽培


柳杉
柳杉
以種子繁育為主,扦插也可以,但成活率較低。可用播種及扦插法繁殖。母樹每年均可結實,但常二年豐收一次。每百kg球果,可得種子約5kg余;每kg種子約25萬粒;千粒重為4kg,發芽率60%左右,成苗率約為20~30%,種子保存量一年。在江、浙多行春播,約經3~4周發芽,出土后不帶種殼。夏季設蔭棚,冬季設暖棚。當年苗高約15cm,次春移植。2年生苗高約30cm;3年生苗高約60cm。
1、圃地選擇。圃地宜選陽光充足,空氣流通,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土壤稍肥沃,病蟲害少的砂壤土。
2、整床方法。整高床,床高20~25,寬,每公頃施750的過磷酸鈣作為基肥。
3、種子消毒。把篩選出飽滿無病蟲害的種子用4℃的溫水浸種24,陰乾後用0.5%的西力生或石灰拌種消毒,隨即播種.。
4、播種時間與方法。每年大寒至翌年雨水間播種,以適當旱播為好,條播或撒種均可,播後用經篩選的黃心土覆蓋,以不見種子為度,再蓋草3~5厚。
5、田間管理。苗木出土后及時除草,苗間管理做到"四及時".即及時遮蔭,立夏時搭棚,秋分後分期拆除,及時除草,排水灌溉,柳杉幼苗忌澇怕旱,要及時排澇,做到雨季溝底不積水,旱季床面不幹燥,及時間苗,每年5月初開始,6月下旬定苗,1年生留苗130~150彬。
6、留床與移植。柳杉造林用2年生苗木為宜,故需留床或移植。2年生留床苗平均55~65彬,3~4月移植,苗木需分級移栽,使2年生苗生長整齊均勻。

病害防治


癥狀
柳杉赤枯病主要危害1~4年生苗木的枝葉。一般要苗木下部首先發病,初為褐色小斑點,后擴大並變成暗褐色。病害逐漸發展蔓延到上部枝葉,常使苗木局部枝條或全株呈暗褐色枯死。在潮濕的條件下,病斑上會產生許多稍突起的黑色小霉點,這便是病菌的子座及著生在上面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病害也可直接危害綠色主莖或從小枝、葉擴展到綠色主莖上,形成暗褐色或赤褐色稍下陷的潰瘍斑,如果發展包圍主莖1周,則其上部即枯死。有時主莖上的潰瘍斑擴展不快,但也不易癒合,隨著樹榦的直徑生長逐漸陷入樹榦中,形成溝狀病部。這種病株雖不一定枯死,但易遭風折。
病原
(1)分類地位及形態:柳杉赤枯病由真菌中半知菌亞門尾孢屬的Cercospora sequoiae Ell.et Ev.(C.cryptomeriae Shirai) 所引起,分生孢子梗聚生於子座上,稍彎曲,黃褐色。分生孢子鞭狀,但先端較鈍,有3~5個分隔(少數有6~9個分隔),淡褐色,表面有微小的疣狀突起。
(2)病菌生態學特性:孢子於15~30℃下發芽良好,25℃為發芽最適溫度;在92%~100%的相對濕度下才能萌發。
防治方法
(1)清除侵染來源:如果是連作或鄰近有病株,必須儘可能徹底清除和燒毀原有病株(枝), 或冬春深耕把病株(枝)葉埋入土中,新區發現病苗,應立即燒毀,減少初次侵染來源,嚴格禁止病苗外調。
(2)合理施肥,培育無病狀苗:施肥要合理,氮肥不宜偏多,提高苗木抗性,培育無病狀苗。
(3)藥劑防治:發病期間用0.5%的波爾多液、401抗菌劑800倍液及25%的多菌靈200倍液,每2周噴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