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安樂寺的結果 展開

安樂寺

高郵市臨澤鎮安樂寺

安樂寺 位於高郵市臨澤鎮東北后河南岸,始建於南宋乾道年間(1165—1173),寺門朝南,門口雄踞一對石獅,寺門上方嵌砌一塊鐫刻“安樂教寺”四個金色大字的石額。臨澤鎮歷史上曾有六大廟宇、九大尼庵,其中規模較大的安樂寺,可與鎮江金山寺、杭州靈隱寺揚州大明寺媲美,名僧輩出,其古剎毀於戰爭,現經後人在其遺址上復建,氣勢恢弘,香客眾多,香火鼎盛。高59.9米的萬尊玉佛塔,以及寺院門前廣場正在建設之中。

建築格局


安樂寺
安樂寺
臨澤安樂寺古稱“安樂教寺”,俗稱“大士廟”,位於臨澤鎮東北后河南岸,原為南宋孝宗乾道年間僧廣寧募建。“淮南夫子”陳造中進士前曾在此讀過書。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僧行祥、永樂年間僧慶壽、景泰年間僧文禺不斷增修;萬曆年間僧性定增建殿亭及左右禪院,使之“為盂城蘭若第一勝場”。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里人延請揚州高旻寺僧廣修大修一次;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僧真莖在禪堂基址上增建了藏經樓,俗稱萬佛樓。經過不斷增修擴建,臨澤安樂寺規模日益宏大。解放前,有僧眾五十餘人。
山門殿內供奉彌勒佛和韋馱菩薩。二進是天王殿,塑供四大天王。第三進是大雄寶殿,殿內正中佛台上塑供釋迦牟尼佛、消災延壽藥師、阿彌陀佛三尊大佛,兩側塑供十八羅漢,三尊大佛背後塑觀音海島。第四進是萬佛樓,樓內供奉眾多佛像。寺內中軸線東西兩側建有長廊、廂房、齋堂、僧舍。整個寺院今作糧食倉庫。2003年9月,經市人民政府同意修復安樂寺,已建成一期工程山門殿總投資約100萬元,佔地136平方米,高11米,氣勢宏偉,新請的8.3米七層寶鼎,大香爐,吉祥鍾、鼓高大矗立,佛像威嚴;二期工程天王殿總投資200萬元,佔地面積252平方米,高13.6米,天王殿內的四大天王高5.5米,高大莊嚴,在江蘇可稱一流。

歷史記載


寺內有《安樂寺施田碑記》白凡石8塊。碑記系興化人黃代湯誥撰書,介紹清乾隆年間臨澤典商湯誥集資延請廣修修復安樂寺的始末。內容提及:“臨澤雖在僻地,冠蓋罕經,然錯處淮揚兩郡間,凡佛弟子之游歇於此者,開堂延接,歷宋元千餘年不改。”由此可見昔日之榮耀。

寺廟建築


安樂教寺有一個門樓和四個正殿,兩旁屋宇連接,不但建築雄偉,東西廊房、前後齋房、南北寮室布局對稱,而且各殿翹角飛檐,屋脊上的獸頭、鴟吻鏤刻精美;殿內紅柱丹梁,氣象巍峨,復道重門,迴廊曲徑,引人入勝。由大門至後殿萬佛樓,一殿比一殿高。一眼望去,幽清奧邃。寺門兩旁有高大的八字牆。聳立的門樓上方,嵌一塊漢白玉石刻藍底陰文“安樂教寺”四個大字。筆法蒼勁有力,瀟灑自如。

第一殿

笑佛殿,供的是笑口常開的彌勒佛。佛的兩旁立著兩尊神像,他們是封神榜上的哼哈二將陳奇和鄭倫

第二殿

天王殿,供的是韋馱菩薩和四大天王。四大金剛趺坐兩旁,雖然是坐姿,上體身材還有丈把高。在第一殿和第二殿前面都有一方天井,以天王殿前天井較大,能容納數千人。兩方天井中有6棵數人合抱的銀杏樹,枝幹摩天,綠葉蔽空。

第三殿

大雄寶殿,寬大的匾額懸掛在走廊中,氣魄雄偉的4個巨擘大字,據說出自南通狀元張謇的手筆,流落民間。正樑上方懸掛有“般若妙源”四個大字匾額。兩邊一副對聯,上聯是:“與汝安居,脫穎而出,造福善修持,古剎談經傳貝葉。”下聯是:“適彼樂土,凡念都捐,有基尋正果,鐙王即席現蓮花。”系臨澤鎮車紹伯撰、韋鶴琴書。聯句中嵌有“安樂”及三位前後方丈脫凡、福基、古鐙法名,魏碑體,結字古樸,莊重典雅。大殿覆蓋著黃色琉璃瓦,屋頂上的一條黃色龍脊,系用陶瓷燒成,高兩米,長二十多米。其形張牙舞爪,其勢騰挪欲飛。夕陽下金光四射,離臨澤地界很遠處就能看到寺院的殿角。

第四殿

萬佛樓,供的是地藏王菩薩和千手觀音,還有許多大小佛像。樓屋頂上有一隻陶瓷大圍瓶,高2米,形似葫蘆,周圍七尺。圍瓶肚中藏有很多佛經。這葫蘆由於地勢高聳,釉色醬黃,當日光照耀時,鎮郊數里之外,可見其巔。

寺廟傳說


傳說有一位失寵的皇妃,逃出皇宮,流落臨澤鎮。后皇妃生得一子,把兒子撫養成人後,官至宰相。宰相回臨省親,不想生母早已仙逝,為報母親養育之恩,宰相不惜巨資,在母親住過的地方蓋起了一座富麗堂皇的寺院,並以母親的名字題名“安樂寺”。
還有一說,安樂寺與古代民間傳說的二十四孝子之一的朱壽昌有關。北宋年間,揚州出了個孝子朱壽昌(亦說就是高郵人),其父在京城為官,其母為妾,持自重之心的朱壽昌生母,為了免受歧視,在朱壽昌出生不久,忍痛割愛丟下幼子,離開朱門遠走他鄉。朱壽昌長大成人做了官,思念母親愈加心切,每到一地為官,總是尋訪母親,但每次希望都成了泡影。為報答為兒的孝心,四十開外的朱壽昌毅然脫了官服,辭了官職,用點燃的香頭灼背燒頂,用鋼針刺血寫經,忌食酒肉,身穿布衣,踏上了尋母之路。
然尋母如大海撈針,朱壽昌飽受風餐露宿、跋山涉水之苦。二十四孝的唱詞中寫道:“天蒼蒼,路茫茫,母子相別各一方,千呼萬喚叫不應,兒子天天叫親娘,苦了孝子朱壽昌。”一日,朱壽昌投宿臨澤鎮,夜裡夢見白髮蒼蒼的母親就住在這個鎮上,呼喚著“昌兒,昌兒”。朱壽昌從夢中驚醒,第二天一大早起來,就在小鎮上的大街小巷打聽,見一屋內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太婆正在生火燒飯。在向老人訴說了自己的身世后,老人如雷震耳,難以相信分別了數十年的兒子就在面前。母子相認后,抱頭痛哭。朱壽昌找到母親后,與母親在臨澤住了一段時間,想接母親回家,被母親拒絕。無奈,朱壽昌回家將妻兒帶到臨澤與母親團聚,讓母親享受天倫之樂。
朱壽昌萬里尋親娘,終於在千年古鎮與母相會的消息傳到京城,皇上立即下詔要朱壽昌回京復官,並以御宴相迎。朱壽昌奏請皇帝恩准在他母親住過的地方建一寺廟,以表達對母親的愧疚,給母親一個安慰。皇上當即恩准,下撥建寺錢糧,並賜名“安樂寺”。據說,寺廟只有接到皇帝的旨意才能建造龍脊,因此,才有了臨澤安樂寺大雄寶殿的龍脊為全國三條龍脊之一的說法。朱壽昌回到臨澤后,就在老母所住的巷子附近建起了安樂寺。臨澤有了安樂寺,晨鐘暮鼓天天響起,香火日益旺盛,名聲越傳越遠。後來臨澤就把安樂寺南門對面朱壽昌與母親同住過的巷子叫孝子巷,並一直沿用至民國年間。

地理位置


安樂寺位於江蘇省揚州市高郵市臨澤鎮東北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