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加布里埃萊·鄧南遮編著

《火》是花城出版社於2005年5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意)加布里埃萊·鄧南遮,譯者是沈萼梅、劉錫榮。

內容簡介


《火》是鄧南遮文學創作進入第二階段的重要標誌,充分體現了享樂主義、縱慾和表現“超人”的文學傾向。小說頌揚了年青人斯泰利奧·埃弗雷納的強烈的創作慾望及他對一位有才華的成年女演員的激情。故事發生在1882年至1883年之間,以水城威尼斯為背景,對水城景色的描繪不矯揉造作,不落頹廢主義的俗套,極富表現力。
《火》是作者曾打算命名為《石榴三部曲》的第一部,可惜另外兩部分別題名為《人之勝利》和《生命的凱歌》沒有完成。在小說主人公詩人斯泰利奧身上藝術、生活、夢幻和成就融為一體。可以說,《火》是鄧南遮的唯美主義藝術風格已趨於成熟的重要標誌。其藝術表現力和詩一般的感染力都是非常突出的,在20世紀初的義大利文壇上佔有重要地位。小說之所以題名為《火》,源於書中第一部分所描寫的主顯節之火。在作者筆下,1月6日的主顯節之夜,煙火滿天的威尼斯水城猶如“漂浮在水面上的一團經久不熄的火球”。

編輯推薦


鄧南遮的小說《火》形象化的體現了德國哲學家尼采藝術上的兩種形而上學的美學思想:“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所謂“日神精神”,即沉湎於客觀世界的美,潛心於瞬間的感受,追求人生的歡樂;而所謂“酒神精神”,即嚮往藝術的永恆,用藝術來肯定人生和拯救人生,歌頌超越自我、直面人生悲劇的“超人”精神。概括地說,這兩種精神正是人的兩種基本的審美狀態:“日神狀態”和“酒神狀態”,也就是藝術創作的兩種不可或缺的心態——“夢’’和“醉”。

作者簡介


鄧南遮 Gabriele D'Annunzio (1863.3.12 –1938.3.1),義大利著名詩人、小說家、劇作家、民族主義者。創作甚豐,早年的創作具有現實主義傾向。後來寫作唯美主義作品,影響很大。鄧南遮同時也是著名的法西斯分子,是墨索里尼的主要支持者之一,1919年曾率軍佔領阜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