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市紡織服裝學校

東莞市紡織服裝學校

東莞市紡織服裝學校是由威遠職中更名而來,正式成立於2012年。

東莞市紡織服裝學校由原威遠職中與原大朗職中兩校合併而成,是市直屬的公辦國家級重點職業高級中學,學校總佔地面積15.5萬平方米,在校生近4000人。創建於1984年的虎門校區坐落在美麗的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威遠島上。大朗校區1997年改制而成,位於“中國毛織重鎮”之大朗鎮中心區。

學校概況


東莞市紡織服裝學校將主動適應東莞經濟轉型要求,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緊緊依託校企合作平台和我市產業升級的戰略轉型,做好服裝、毛織大文章,調整優化專業結構,立足服裝、毛織兩個省級重點專業的示範經驗,加大印刷、物流兩個優勢專業的建設力度,並做大做強做優,提升學校辦學的知名度,努力打造省級乃至國家級示範中職學校。
創建於1984年的虎門校區坐落在美麗的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威遠島上,依山傍水,綠樹成蔭,環境幽雅,亭台樓榭,佔地面積136347.3平方米(約204畝),建築面積達62621.4平方米。虎門校區在校學生近3000人,57個教學班,開設有服裝設計與工藝、服裝製作與生產管理、服裝展示與禮儀、計算機及應用、會計、電子商務、美術設計與製作、電子與信息技術、平面媒體印刷技術、物流服務與管理共十個專業,其中服裝專業被廣東省教育廳定為廣東省五大重點建設專業之一,平面媒體印刷技術、物流服務與管理為市規劃的重點專業。部分專業為廣東省人才稀缺的專業,實行“3+2”對口直接升學,可取得高職文憑。
大朗校區1997年改制而成,位於“中國毛織重鎮”之大朗鎮中心區,松山湖高科技產業園周邊。佔地面積14791平方米,建築面積7755平方米,校園環境顯得優美、生機盎然。開設了毛織藝術設計、毛織機械工程、毛織商貿等專業。

辦學歷程


東莞市紡織服裝學校虎門校區的前身是一所普通初級中學,創建於1984年,曾名威遠初級中學。根據虎門經濟發展的需要,1987年我校改為職業高級中學,開始辦職業高中班,只開設了財會、機電兩個專業,並且初中、高中並存。1995年7月撤消初中班,正式定名為東莞市威遠職業高級中學。服裝專業是以虎門鎮強勁的支柱產業為背景發展起來的,廣東省職業教育示範性專業。1996年學校領導以高瞻遠矚的眼光,抓住機遇發展服裝專業為龍頭專業,現經過多年的努力奮鬥,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為虎門服裝的可持續發展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實用型優秀人才,實現了經濟帶動教育、教育促進經濟的互動雙贏的美好願望。服裝專業的辦學實踐,成功地創造出了獨特的區域性職業教育模式。服裝專業的現代化建設,吸引了省內外眾多的業內人士參觀和考察。
從1984年創建最初的艱苦辦學條件、匱乏的師資力量和落後的教學設備,到今天和諧發展的職業高級中學,我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與時俱進,求實創新,和諧發展,恪守堅持“德育為首,教學為主,育人為本”的辦學原則,堅持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完善以中等技術人才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專業特色求發展,堅持抓常規教學管理,推行素質教育和快樂教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走好了產教結合、校企結合、培養與培訓相結合的辦學路子和“畢業證+職業資格證”相結合的“區域性職業教育模式”的辦學模式,深化教育改革,強化內部管理,加大了專業調整力度,使職業教育更好地貼近市場、貼心企業,在積極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同時,也有效地提升了辦學水平,為社會培養和輸送了各專業技術人才、管理人才和高素質的勞動者,在社會上贏得了廣泛的讚譽,學校也贏得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不斷提高,校園文化、校風建設頗具特色,逐步完善“愛國、守紀、求實、強健”的校風,“嚴謹求實、改革創新”的教風和“勤學苦練、多能一專”的學風。

辦學條件


學校認真履行“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質量為核心”的職教理念,以培養高素質“准職業人”為目標,圍繞毛織、服裝產業鏈做大做強專業,形成了研發、生產、教學、培訓、貿易、創業等六位一體的辦學模式。學校堅持“校企合作、產教對接、工學結合”的培養策略,實施了“通識教育+專業技能+職業素養”的課程體系,創設了“模塊化、項目化”課程結構,建立了國家級實訓基地,構建了“准企業化”實訓模式,建立了中高職“三二分段”銜接模式,與廣東創新科技職業學院、中山職業技術學院、東莞職業技術學院、惠州學院開展對口自主招生、“三二分段”中高職連讀模式等不同形式不同類別的院校合作,還與博羅、蕉嶺等山區縣聯合辦學,嘗試半工半讀的新形式,拓寬學生的求學途徑。學校畢業生就業有優勢、創業有本領、升學有通道。
學校極力建設高素質職業化教師隊伍,教師要成為講師、技師、心理指導師、職業規劃師、企業培訓師等複合型人才。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330多人,專任教師221人,雙師型教師比例達90%,中學高級教師、一級教師職稱比例佔70%以上。我校還聘請了企業高管、優秀技師進校授課。
學校教師教育科研能力強,科研成果顯著,主編公開發行教材6部,主編校本教材30部;公開發表論文200多篇,各級各類獲獎論文220多篇;省、市級科研成果有19項,其中國家級課題1項,省級課題4項,市級課題17項。近三年,教師輔導學生學科競賽市級以上獲獎達552人次以上。
東莞市紡織服裝學校虎門校區以虎門特色產業(服裝產業)為依託,建立了以服裝專業為龍頭的“簇群”專業體系。大朗校區則根據大朗鎮經濟發展需要,依託大朗的毛織產業集群,發展毛織類專業鏈,培養優質毛織人才。
省級重點示範專業服裝專業,設有服裝設計與工藝、工藝製作與生產管理、服裝展示與禮儀,培養具有獨立設計、制板、製作並熟練運用服裝CAD進行設計、放碼、排料的專業技術人才;能從事服裝文員、服裝跟單、服裝營銷或獨立經營的人才;能勝任平面專業模特、成衣展示模特、模特經紀、舞台編導的中級技術管理人才。該專業擁有國家級實訓基地,實行“中高職三二分段”教學模式;與40多家知名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學生在各類競賽中獲得近百個獎項;本地的重點服裝品牌都有我們的畢業生擔任設計師。
毛織專業於2006年開設,成為東莞市乃至全國現階段唯一開設毛織專業的中職學校。2010年優化整合專業設置,大朗校區重點發展特色專業(毛織專業),設有毛織藝術設計、毛織機械工程、毛織商貿,培養毛織專業人才。
虎門鎮、大朗鎮更加鮮明地突出了當地的特色產業、支柱產業,加大力度優化提升服裝、毛織產業集群,因此,學校的兩大特色專業將有更大的發展潛力和提升空間。
學校學校硬體設施齊全,設備先進,有服裝、毛織、紡織機械、電腦織機室、縫盤工藝室等68個現代化實驗室和功能室。場館都能滿足教學要求,是一所教學設施完備的職業學校。其中虎門校區擁有中央財政支持的國家級重點服裝工藝室,服裝專業設備達5000多萬元;配置了價值200多萬元的印刷實訓設備;購建價值400多萬元物流實訓設備;擁有電腦上千台,實現了全校範圍的聯網與監控;實訓場地超過1萬平米。而大朗校區現擁有11台毛織電腦橫機,兩個涵蓋整個毛業生產流程的設備齊全的功能室,毛織專業設備總價值380多萬元。

學術研究


學校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得到了教育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多年的辦學實踐,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虎門校區多次獲得“市職業教育質量評估一等獎”,先後榮獲“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市文明單位”等多項殊榮。學生每年的對口就業率達60%以上,一次就業率達95%以上。近三年,虎門校區參加國家級、省級各類技能競賽,共獲得9金15銀13銅的好成績,位列東莞市中職學校第一名。二十多年來,學校為虎門乃至東莞的經濟建設輸送了成千上萬的中等專業技術人才,培養了一大批技能高手,如獲第八屆“虎門杯”國際青年設計(女裝)大賽金獎得主陳錦玉、特招生於文霞獲得第62屆世界小姐中國區總決賽冠軍與2012年世界小姐總決賽冠軍。
大朗校區也培養了三千多名合格的專業人才,向高職學院和成人高院輸送一千名優秀人才,其中06級學生周惠如作品《奧潮》獲第六屆中國(大朗)毛織服裝設計金獎。陳賢賢同學獲得第十屆中國(大朗)毛織服裝設計金獎。

學校社團


紡校電視台
紡校學生會
紡校街舞隊
紡校文學社
紡校攝影協會
紡校田徑隊
紡校足球隊
紡校心理協會

所獲榮譽


2018年12月29日,被國家民委命名第六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區(單位)。
2020年4月,入選首批中等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典型案例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