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里尼西河

西里尼西河

西里尼西河,發源於黑龍江省大興安嶺新林區伊勒呼里山北坡,經新林區宏圖鎮至林海處匯入塔哈爾河,與內、外倭勒根河一道成為塔哈爾河的主要支流。全長56公里,流域面積814平方公里。

西里尼,新林區原名,后因含義有“死地”之意,改為新林。

幹流概況


西里尼西河
西里尼西河
西里尼西河屬黑龍江水系,是塔河一級支流。在黑龍江省北部。源出大興安嶺地區新林區大興安嶺山脈伊勒呼里山北部山區。全長56公里,流域面積814平方公里。自西向東流,流經宏圖鎮,在林海鎮東北1.5公里處匯入塔河。水系發育,支流眾多。中下游地勢平緩,沿河右岸建有森林鐵路。主要支流有阿多內河、珂烏里河。

名字來歷


西里尼西河發源於伊勒呼里山脈,它是塔哈爾河的一條重要支流,全長50公里,流經今日的宏圖林場,到達林海后穿過加漠公路,與塔哈爾河匯合,形成了西里尼西河河口。
“西里尼”鄂倫春語,為“死地”之意。
西里尼西河口一帶地勢平坦,地域開闊,是通往呼中及大興安嶺北部地區的重要通道,在軍事學上,應該屬於必爭之地。1964年,大興安嶺開發建設指揮部也看好這裡的地理環境,認為這裡是三岔路口,有利於大興安嶺的開發建設,就決定在這裡建一個林業公司,取名為西里尼林業公司,它是林業部在會戰區規劃的11個林業公司之一,而 西里尼也正是新林最初的名字。最後因其含義原因,改為更積極向上的名字——“新林”。

歷史文化


女子架橋連

西里尼西河大橋
西里尼西河大橋
西里尼西大橋,也叫爭光橋,是上世紀70年代架設的一座老橋。可不要小看這座老橋喲,它可是一座有著極其光榮歷史的橋樑,請看一篇報道:
新華社哈爾濱1973年3月12日電在黑龍江省大興安嶺的莽莽林海,活躍著一支由上山下鄉女知識青年組成的女子架橋連。她們鑿石劈嶺,登高架橋,為開發和建設大興安嶺新林區做出了積極貢獻。
這支女子架橋連是由來自上海、杭州、佳木斯等城市的160多名女知識青年組成的,平均年齡20歲,她們是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經受過革命風暴鍛煉的紅衛兵小將。1968年以來,一批女知識青年遵照毛主席關於知識青年走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接受工農再教育的偉大指示,懷著建設祖國邊疆的雄心壯志,先後來到黑龍江省的大興安嶺林區,參加新林區的建設工作。1969年11月,她們組成了女子架橋連。她們在上級派來的12名老工人的幫助下,承擔了林區架橋任務。全連女青年反覆學習毛主席關於“時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樣。男同志能辦到的事情,女同志也能辦得到”的教導,樹立了敢想、敢幹、敢革命的思想,決心為革命架設橋樑。
這便是女子架橋連架設的第一座鋼筋混凝土大橋。

西里尼西河上的奇迹

女子架橋連是世界上第一支由年輕女子組成的架橋隊伍,她們的平均年齡只有20歲,而且全都是來自南方大城市、剛剛走出學校大門的知識青年,這在世界上也是前所未有的。
1970年2月,架橋備料任務開始后,女子架橋連的青年們在老工人的帶領下,冒著刺骨寒風,踏著沒膝大雪,到十幾裡外的高山劈嶺鑿石,把莽莽林海作為鍛煉自己的好地方。這座大橋共計110米長,5個橋孔,每個橋孔跨度20米,橋寬4.5米,高5米。可以說,這樣的大橋別說讓她們架設,有好多人都從來沒有見過。那深深的流水嘩嘩地從腳下流過,搞得她們頭暈目眩,那架在高空的腳手架,鋪上幾塊木板就在上面推小車運混凝土,運石料,哪個見過這種陣勢?可姑娘們哪個也不肯落後,她們一遍遍地學,一遍遍地練,直到完全適應了工作環境。
在架設西里尼西河大橋的第四孔橋樑時,需要通過主航道,要先在2米多深的水裡立起幾十根支保樁。完成這項任務需要登高,還得下水,是建橋工程中一項最艱巨的任務。女突擊隊員們為了爭取時間,半夜爬起來,手提馬燈,投入了緊張的戰鬥。在打最後一排樁子的時候,遇到了“永凍層”,800斤的吊錘打下去,樁子一點不進。面對這種情況,共青團員劉文芹和班長毅然爬上十幾米高的水上腳手架,主動承擔最重要、最艱巨的掌釺任務。經過5個晝夜的戰鬥,終於完成了打樁任務,保證了建橋工程的順利進行。
西里尼西河架橋連知青們工作場景
西里尼西河架橋連知青們工作場景
她們的炊事班也很厲害,4個小姑娘經常用頭頂著飯盆,晃悠悠地走過幾十米長的木板浮橋,把香噴噴的飯菜送到工地。為了保證工程質量和工程進度,許多姑娘把心思全用在了工地上。有一天,上海青年虞慧明和虞惠玲姐妹倆突然接到家裡的一封電報,說是父親病逝讓其速返回。當時工程任務正是緊張的時候,工地人員正打不開點,姐妹倆一商量,決定工程緩解的時候再說,於是,便把電報悄悄地藏了起來。連黨支部知道了這個消息,對工程進行了妥善安排,硬是把她倆送上了火車。誰知,還未到假期結束,她倆就返了回來,連里批評她們:“既然讓你們回去,工地就做好了安排,你們著急回來幹嘛?”小姐妹回答得更乾脆:“工地缺人,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力量!”
就這樣,女子架橋連的姑娘們用無私的奉獻精神,僅用了7個月的時間就在大興安嶺頂峰的西里尼西河上架起了一座110米長的5孔鋼筋混凝土大橋……
在那激情燃燒的歲月,女子架橋堪稱古今中外橋樑史上的一大奇迹、一大壯舉。在那英雄輩出的時代,女子架橋連的事迹很快傳遍了大江南北,人們興奮著,人們感動著……許多新聞媒體紛紛趕來進行報道。
30多年過去了,這座爭光橋仍然完好無損地屹立在西里尼西河上,日夜為大興安嶺經濟建設發揮著應有的作用。
這就是發生在西里尼西河上的故事,很多當年在大興安嶺“戰鬥”過的老前輩,重返興安嶺的時候,都會到自己當年的“戰場”去追尋過往的記憶,多少年來,西里尼西河靜靜地流淌,人們並未忘記那些在開發大興安嶺歷史上做出過偉大貢獻的人們,更不會忘記他們在這裡創造的輝煌……

資源


塔哈爾河有魚類9科33種,其中鮭科魚類4種,茵魚科1種、狗色科1種、鯉科19種、杴科3種、鯰科1種、鮑科2種、塘蹬科1種、塢科1種。其中鮭科的大馬哈魚哲羅魚細鱗魚和茴魚科的苗魚等為我國特產的冷水性魚類。
陸生動物有駝鹿狍子、梅花鹿、紫貂、狐狸、雪免、花尾榛雞、黑琴雞、猞猁、黑熊、棕熊、雕等。動物區系分區屬 I A。屬國家保護動物級的有紫紹,二級的有駝鹿、雪免、花尾榛雞、黑琴雞等。
陸生植物有落葉松樟子松、黑撣、白伸、楊樹、柞樹等d藥用植物有300多種。水生植物有野稗、兩棲彭、水兢、香蒲等。浮游植物有30種。植物區系分屬 I A2,屬國家重點保護的植物一級的有人蔘,三級的有椅了松、核桃揪、黃聚、水曲柳、刺五加、黃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