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米粉

客家米粉

客家米粉是一道傳統的特色名點,屬於閩菜系。在長汀縣城也叫粉干,生產過程純手工生產環境為自然陽光曝晒山風晾乾,在歷史文化悠久的小城長汀,客家米粉以口感爽滑、綠色健康為特點,在日常生活中客家米粉是長汀客家人的主食。

簡介


客家米粉也叫粉干,既不同於米線也不同於桂林米粉。客家米粉是客家人的主要副食品,客家米粉是客家人在長久的遷徙及生活過程之中發明出來的一種食物,客家米粉便於攜帶,健康衛生,粉條色澤白凈,易煮快熟,久煮不爛,口味香滑爽口,具有原始的大米清香。

烹飪方法


客家米粉
客家米粉
素炒:先下蔥和油,後下白水和米粉,大火熱炒,雙手各執一雙筷子不斷鬆動,一邊頻頻加入涼水,直到粉條熟透,呈金黃透明時,速將粉條鏟上盤,再潑以適量蒜泥,即成一盤美味的炒粉干
煮法:先備好配料香菇、筍絲、香蔥,鍋里水開后,水可以是骨湯之類的上湯更美味,把配料放入爆炒,香味出來后,放入開水,水開後放入米粉,緊火享煮,待米粉可以用筷子鬆開后,即可撈起,口味香滑爽口,清香撲鼻。不宜煮得太熟。清淡的煮粉干吃后能醒酒提神、解渴消暑。

歷史溯源


客家米粉
客家米粉
客家米粉在長汀縣是福建客家傳統產品,歷史悠久,馳名國內外。原料選購優質大米,取大山頂天然清溪甘泉,採用傳統手工精製而成,採用純天然的方法來晾曬,完全健康美味。客家粉干色澤鮮白,粉條松韌,易煮快熟,攜帶方便,衛生可靠。客家米粉適用於宴會,家常快餐,禮品及旅遊野營。
客家米粉是客家人的特色產品,是在長期的生活習慣中形成的產品。在長汀客家農家,為了便於儲藏,米粉一般被製成粉干,色白質韌,一煮即熟,久煮不糊,潤滑可口。在閩西客家的每一個鄉鎮,一般都會有一些專業粉干製作師,靠製作、銷售粉干為生。

製作工藝


客家米粉晾曬
客家米粉晾曬
客家米粉完全是由手工擀制而成,具體的製作過程如下:大米經過浸泡,攪碎至徹底的糊狀,再將米糊濾水制乾燥狀態,在經過壓榨出絲絲條裝,也就是米粉的雛形,此時米粉還是濕的,用山泉水浸洗掉外部的黏糊物質,再將米粉上架,放到自然的陽光下曝晒,直至米粉變脆才變成我們成品可以上市銷售的米粉,也就是粉干,因為它是乾的所以粉干這個名字還是比較貼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