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陳靖姑的結果 展開

陳靖姑

福建陸上女神

陳靖姑(公元767-791),生於祖籍福州倉山下渡(今福州市倉山區臨江街道),小名陳十四。福建省民間稱之娘奶、奶娘、夫人奶、臨水夫人、臨水陳太后、順天聖母等。

據《閩都別記》《福州府志》等史料記,陳靖姑受家庭影響,十叄歲去閭山學法,十五歲學成歸來。

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被譽為“救產、護胎、佑民”的“婦女兒童保護神”,是福建最有影響力的陸上女神。2008年,陳靖姑信俗文化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廣大民眾對臨水夫人陳靖姑的崇敬已經上升為一種信仰習俗和獨特的優秀民俗文化,這種民俗文化蘊含著深刻的思想、道德、倫理、信仰價值,涵蓋了民間信仰、宗教、歷史、文學、藝術、社會學、人類學等學科領域,成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滲透到廣大群眾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

摘要放到人物生平,傳說故事放到軼事典故。

大事件

767

出生

公元767,生於祖籍福州倉山下渡(今福州市倉山區臨江街道),小名陳十四。

人物生平


陳靖姑(公元767-791),生於祖籍福州倉山下渡(今福州市倉山區臨江街道),小名陳十四。福建省民間稱之娘奶、奶娘、夫人奶、臨水夫人、臨水陳太后、順天聖母等。
據《閩都別記》《福州府志》等史料記,陳靖姑受家庭影響,十叄歲去閭山學法,十五歲學成歸來。
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被譽為“救產、護胎、佑民”的“婦女兒童保護神”,是福建最有影響力的陸上女神。2008年,陳靖姑信俗文化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廣大民眾對臨水夫人陳靖姑的崇敬已經上升為一種信仰習俗和獨特的優秀民俗文化,這種民俗文化蘊含著深刻的思想、道德、倫理、信仰價值,涵蓋了民間信仰、宗教、歷史、文學、藝術、社會學、人類學等學科領域,成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滲透到廣大群眾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

主要成就


陳靖姑(公元767-791),祖籍福州倉山下渡(今福州市倉山區下渡街道)。據《閩都別記》、《福州府志》等資料記載,父親陳昌曾為朝廷戶部郎中,辭官后在福州經商,與榕一退隱知府之女葛氏結婚。葛善巫術,陳靖姑受家庭影響,十三歲去福州閭山學法,拜許真人為師,學得設礁法、驅虎斬蛇、封山破洞、斬妖捉怪、醫病卻瘟、解厄除災等奇門遁甲法術,十五歲學成歸來。
相傳她早年學法,能降妖伏魔,扶危濟難,二十四歲時施法祁雨抗旱,為民除害而殞身於古田臨水。
陳靖姑死後深得人們景仰,並受歷代皇帝封賜。陳靖姑也深受海峽兩岸和海外華僑、華人敬仰,由“臨水夫人”陳靖姑而繁衍派生的陳靖姑文化涵蓋著歷史、文化、民俗、社會、人文等諸方面,內容豐富,影響深遠。僅台灣崇祀臨水陳夫人的廟宇就有200多座,配祀陳靖姑神像寺廟的也有3000多座,信眾數百萬人,成為與“海上女神”媽祖齊名的“陸上女神”。
陳靖姑又名進姑、靜姑、四姑、四娘、十四娘。臨水夫人是陳靖姑大眾化的尊稱。在各地民間,她既是貼近平民最親最近的人,又是百姓心中最為崇高神聖的神。因此,她還有奶娘、娘、奶娘媽、夫人媽、大奶夫人、三奶夫人的昵稱,並且還有順懿夫人、慈濟夫人、通天聖母、順天聖母、平天聖母、仙天聖母、太后元君、臨水陳太后等與封號相關的稱號。
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的順天聖母宮觀有5000多座,特別是台灣臨水夫人宮觀數以千計。全球的臨水文化信仰者有8000多萬之眾,遍及26個國家個地區。

軼事典故


觀音點血 投胎化生陳靖姑
陳靖姑[生於祖籍福州倉山下渡]
陳靖姑[生於祖籍福州倉山下渡]
臨水陳太后名陳靖姑,出生於唐哀帝二年,正月十五日。傳說觀音菩薩赴宴瑤池返回南海時,見南方黑氣沖霄,捏指一算,知有白蛇成精,為害人間,便咬破中指,將指血往南一彈,血雲直往福州下渡陳昌的家裡投胎化生了陳靖姑。
逃婚出走 拜真君學法
靖姑誕生之時,景雲覆室,紫氣盈庭,閻里稱奇,均引為吉祥之兆。陳靖姑自幼聰慧端莊,悟解玄機,繡房靜養,持齋禮佛,信奉觀音,她父母十分喜愛這個女兒,在她尚未及關之前,便作主將靖姑與古田縣的劉柏定了親。成人後,靖姑立誓把奉觀音,終生不嫁。父母不允,靖姑便逃婚出走,得神人指點拜入閭山許真君門下學法。
真君知其前身非同凡響,便悉心傳授諸般法術。真君算出女弟子日後有產難之厄,特意授予靖姑扶胎救產之術,但靖姑認為自己一生不會出嫁,學這門法術沒有用處,執意不學。真君見靖姑拒學扶胎救產之術,知天意如此,天機不可泄露,只得由她而去。
消除父母擔憂 答應嫁給劉柏
三年後,靖姑學成回家,真君特意交代靖姑二十四歲那年不能擅動法器,否則將有厄難臨身。回到家裡,靖姑見父母因思念自己而罹病纏綿於床榻,且患癰瘡,調治三年,群醫束手。靖姑見父母病痛不堪,黯然傷心,便擺設香案,散發戴冠,腰系法裙,手執寶劍龍角,念經涌咒,繪寫靈符,清除患者傷處污血后,用刀割下自己股上的肉,然後填進父母的傷處,並以符水噴於補處,以符渣抹在割處,無血無痕,兩老立起沉府,下床行走竟然如故。離別了三年,靖姑倍感父母的慈愛親情,為消除父母對自己婚事的擔憂,她答應嫁給劉柏。
不顧安危施法祈雨 仇妖乘隙陷害
靖站出嫁之後,以救世濟民為己任,二十四歲那年,靖姑記起師傅交代這一年不能動法器,便讓結義姐妹和王楊二太保等人各回自家閉門修鍊。沒想到這一年福州乾旱,禾稻枯焦,哀鴻遍野。靖姑不忍看故鄉百姓遭難,雖然自己身懷六甲,卻不顧自身的安危,於永和二年八月十五日,脫胎家中,赴白龍江,浮席江中施法祈雨。不久大雨傾盆,旱象頓消,五穀得以豐收,百姓免於飢餓。但靖姑正在施法祈雨之時,仇妖白蛇精和長坑鬼乘隙陷害,他們先潛赴靖姑家中,毀去靖姑的孕胎,然後再趕去白龍江,欲將浮席弄沉,將靖姑溺死。
得母鴨相救 終生不食鴨肉
施法中的靖姑腹痛難忍,站立不穩,草席逐漸沉入水中,眼看著河水即將把靖姑吞沒,靖姑拼餘力咬破自己的手指,將指血向空中彈去,遙望閭山向師父求助。閭山法主許真君見靖姑的血光來到洞府,知徒弟遇難,急遣王楊二太保前往救助,王楊二太保脫下腳上的草鞋,施法術將其化為四隻母鴨,將草席的四隻角拖住,不讓草席沉入水中。靖姑得師傅之助,免掉溺水之厄,因母鴨救了自己性命,便發誓終生不食鴨肉。
坐蛇首而羽化登仙
白蛇精和長坑鬼見有母鴨從天而降救助靖姑,知靖姑一緩過神來,即使自己二人聯手,也決不是靖姑的對手,便落荒而逃。靖姑忍痛在後緊追不捨,欲斬草除根,永除後患。長坑鬼狡猾,被其兔脫,白蛇精無路可逃,慌亂中竟逃回古田的巢穴白蛇洞,被靖姑追上,堵住洞口。靖姑運神通將白蛇斬為三段,但她自己也因為祈雨時落水,寒氣侵入五臟六腑,致遭產厄,肉身坐蛇首而羽化。
英靈復到求師傳授扶胎救產之術
她坐化之前,發誓說:“吾死之後,必救婦人產難”由於靖姑生前並未學過扶胎救產之術,坐化之後,她的英靈復到閭山再求師傅教自己學會扶胎救產。保赤佑童等諸般法術。靖姑始得道后,眾人感念她的恩德,便立“順懿夫人”廟以奉識之。
稱陳夫人為臨水陳太后
清代道光皇帝母親難產,遍召御醫救治無效,惶急之下,仰天呼喚“臨水陳夫人”,產房中皇后恍惚見一女,披髮執劍進人房內,皇后精神一振,便生下了太子,母子均說:“臨水奶真是我的重生父母啊!”從此人們便稱陳夫人為臨水陳太后。
陳靖姑清除蜘蛛精
話說水古地帶有隻長年的蜘蛛精,身體變幻莫測,經常懸絲於路上空中,行人碰著便被拉入洞中,飽餐其腸;若遇風流子弟,就在山間變幻富麗華屋,自己變為美貌女子,倚門紡織,誘惑入室后而害之。
靖姑和江氏虎婆來到水口岩角,見一青衣女子,手提一大扎麻,前來施禮。靖姑早知是妖精,便道:“此處有妖,我等前來收伏。若能束手就擒,或許有生的願望”。但蜘蛛精藐視二女子,又不知其神通,怎肯歸降。靖姑說若不歸降,便有殺身之禍。妖聞心驚,但仍不肯降。靖姑見勸說無濟於事,欲拔劍斬之,蜘蛛精卻把手中所紡亂麻撒過來。此時,四周瀰漫,早將靖姑、江氏包在當中,上下四周如銅牆鐵壁,打打不開,擊擊不破。
妖精得意地現出原形,問靖姑:“我的法力如何?”靖姑看在眼裡,心想:“只可智取,不可力擒”。於是對妖精說:“今我姐妹在你網中,料想難逃性命,我想與你講了道理,再食未遲”。妖精根本不理睬,入內取出剩下半截人體,抱著啃嚼給靖姑看。靖姑看到妖精沒有急著吃自己,就有希望得救了,便故意大力讚賞:“果然法力高強,我二人服輸了,乞念我二人父母恩未報,伏祈將網開一小孔,容我姐妹伸出一個指頭,以謝父母。未知肯否?”蜘蛛精說:“你二人已知我的厲害,伸出一指頭有什麼要緊”。蛛蛛精就劃破一孔,靖姑暗自歡喜,忙將中指咬破,流出鮮血,彈向空中,即刻化成一道血雲法旨。
閭山王、楊兩太保領靖姑法旨,原在山後等候,此時知道靖姑有難,領了神兵,急急攻打。頃刻,攻破羅網,救出靖姑與江氏。蜘蛛精大怒上當,遂復將細絲亂纏,漫空遍野儘是飛絮,纏絆神兵,王楊兩太保用神火燒之。蜘蛛精見勢不妙,棄網而逃,但料難逃性命,操了幾操,又變出數萬隻小蜘蛛蜂擁而至,嘬刺諸人頭目。
靖姑化一陣旋風,網住小蜘蛛成一團。靖姑問:“你有何言?”蜘蛛精說:“你說要報答父母,讓你伸出個指頭,何用詭計?”靖姑說:“以妖治妖,對你這種孽畜無誠信可言。我今也讓你逃命一次,答謝一次,咱倆互不欠情,你看如何?”蜘蛛精說:“我如果走不脫,死也無怨”。誰知靖姑早已安排江氏、王、楊布下天羅地網,守住各路要道,結果蜘蛛精再敗被抓,大求活命。靖姑說:“別類可寬恕,唯這個孽妖,不自修善,暗布羅網,留之無益”。於是,令神兵斬之。

後世紀念


古田臨水宮祖廟

陳靖姑[生於祖籍福州倉山下渡]
陳靖姑[生於祖籍福州倉山下渡]
臨水宮是祀典道教女神,海內外公認的“順天聖母”陳靖姑的宮殿,臨水宮坐落在古田大橋鎮中村,距縣城39公里。臨水宮是一座風格別緻的仿唐代宮殿建築,始建於唐貞元八年(公元792年),后經元明清歷代重修擴建,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是分佈國內外各地臨水宮的祖殿。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莆田祖殿

莆田市陳靖姑祖廟
莆田市陳靖姑祖廟
陳靖姑神廟,嵩山寺仙姑媽祖殿,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東庄鎮象山村嵩山寺內。始建年代不詳,仿木石構建築,面闊三間,進深二間,抬梁式木架構,懸山頂。廟內奉祀臨水夫人陳靖姑,殿內存有銘刻有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的陳靖姑古樟木神像。現如今祖殿右前方興建了新的宮觀建築,氣勢不凡。據說臨水夫人祖籍就在山下的竹林村,當地人稱她為“仙姑媽”,每至臨水夫人的出生日和仙逝日,陳氏子孫都要將這尊古神像請回陳氏祖祠敬奉,當地人稱為“仙姑走娘家”。
仙姑洞陳靖姑保護單位
仙姑洞陳靖姑保護單位
古田臨水宮是陳靖姑成年後主要生活的地方,其神跡主要產生於此,被信奉陳靖姑的大多信徒尊為祖廟。而台灣丁水龍先生經過考證、核實,認為莆田市秀嶼嵩山為陳靖姑祖廟。20世紀90年代中期,台灣等地信徒紛紛尋根謁祖,焚香膜拜,捐資興建陳靖姑祖廟。在台胞的倡議下,在離祖殿不遠的現址修建了佔地總面積達1.2萬平方米的建築群,因而被稱為陳靖姑祖廟。
從山門、戲台、前殿、主殿到後殿,秩序井然。重檐歇山頂的前殿頗有氣勢,兩對大龍柱雕刻精美,殿中開闊,僅立一醒目木製屏風,汪道涵題寫賀詞,體現出鮮明的兩岸交流、同宗同源的信仰背景。
主殿屋面三層檐,殿內石柱36根;後有父母殿,兩廂有36宮,分別以各類姿態:或抱、或攬、或牽著孩子,分兩列排開。
主殿與父母殿之間建有百花池、百花橋,主殿前有拜亭;前殿為麟兒殿,主殿前兩側有鐘鼓樓、拜亭及偏殿等建築群,全部為杉木磚瓦仿古結構。
主殿的主台高1.56米,殿中供奉順天聖母陳靖姑坐像高4.18米。整體建築群大氣,格局疏朗,院落開闊,為沿海一帶建築精品。

福州故居

順天聖母陳靖姑故居位於福州市倉山區工農路72號,系順天聖母陳靖姑的出生地。據《閩都別記》中記載“夫人臨盆時,景雲覆室,紫氣盈庭,閭里稱其,引為吉兆”。現存故居為2004年翻修,佔地300多平方,小巧典雅,現存正殿、龍泉古井、牌坊、放生池、百花圃等建築,常年百花爭妍、綠竹長青。正殿是木構架式內供奉順天聖母、圓通自在天尊、聖父聖母、三十六婆官等諸天神聖。殿中懸掛著“順懿應天”、“崇福佑民”、“母地生靈”等牌匾。龍泉古井為唐朝至今的古迹,順天聖母陳靖姑自幼食用此井水成長。古井為溶洞式水井,井底與眾不同,藏有一個罕見的巨大涵洞,而且井水與閩江龍潭角祈雨處相通,常年是活水豐盈,所以至今清澈甘甜。
福州陳靖姑故居
福州陳靖姑故居
每年公曆3月份,故居都舉辦“臨水夫人陳靖姑民俗文化節”,發放平安餅、天下娘奶回娘家、祭祀大典、文藝表演、巡安繞境等豐富多彩的文化節活動,進一步弘揚和傳播了臨水文化,聖母洪恩。文化節期間,海峽兩岸各家宮觀代表、全球各地信眾集聚閩江之濱、南台之島,共同紀念這位保幼護嬰的平安女神。

民俗活動

2009年10月23日上午,福建古田縣臨水宮管委會與台灣順天聖母協會聯合舉辦“福建寧德古田臨水宮祖廟順天聖母陳靖姑金身巡遊台灣”活動。福建省市縣有關部門領導、當地群眾以及來自浙江、福州、長樂、美國、東南亞等地的信眾數千人到現場送行,台灣順天聖母協會的代表也趕到古田迎接。在起駕儀式上,舉行了隆重的敬神請神舞,舞蹈展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陳靖姑信俗的核心內容請香接火儀式,表現了陳靖姑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同時還舉行了隆重的道教科儀活動和表演大型送神舞《臨水情》——三十六宮婆身著雍容華貴的盛唐禮服載歌載舞給陳靖姑送行。
2010年12月22日—28日,應台灣道教協會的邀請,福州市陳靖姑信俗文化交流團赴台進行為期一周的交流活動。此次交流團共有成員24人,由福州陳靖姑故居等7個陳靖姑宮觀的負責人組成,在赴台交流期間,他們先後前往台北、台中、宜蘭等地的各大陳靖姑臨水夫人宮觀進行訪問,與台灣道教協會、台灣順天聖母協會、台南十二婆姐藝術團等陳靖姑文化團體進行了交流。12月25日,兩岸信眾共同在台北指南宮舉辦了盛大的“順天聖母祈福法會”。
2012年12月,為期9天的福州陳靖姑金身赴台繞境巡安活動,在台灣大受歡迎,顯現臨水之光耀兩岸的景象。在結束為期9天繞境巡安后,回到福州的福州陳靖姑金身15日下午安駕坐落於福州市倉山區的陳靖姑故居,一派熱鬧一如9天前的送行。此次兩岸陳靖姑信俗文化交流活動圓滿結束。主辦方表示,此次福州陳靖姑金身在台中、嘉義、高雄、台南、桃園、新北、宜蘭等地區繞境巡安,規模、範圍、影響均呈現出來,而兩岸陳靖姑文化研討、榕台民俗文藝演出交流,則顯示同源文化的親近。
陳靖姑[生於祖籍福州倉山下渡]
陳靖姑[生於祖籍福州倉山下渡]
2013年9月10日上午,莆田市秀嶼東庄嵩山寺仙姑媽祖殿晉陞省級文物單位揭碑慶典暨開光告竣紀念儀式在嵩山寺舉行,莆田市秀嶼區文管辦相關領導出席活動。當天,仙姑媽祖殿前彩旗飄揚,人頭攢動,鼓樂喧天,來自台灣、溫州及莆田當地的陳靖姑信眾2000多人參加紀念活動。據悉,嵩山寺仙姑媽祖殿在2009年獲得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后,新近晉陞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5年6月11日,第七屆“海峽論壇·陳靖姑文化節”在福建省古田縣世臨水宮祖廟舉行,來自海峽兩岸和澳門的400餘名信眾齊聚古田共謁陳靖姑。
2016年03月,第九屆(閩台)陳靖姑民俗文化旅遊節在福州江心公園舉行,共有近100個(其中台灣28個)來自海內外順天聖母宮廟及民間演藝團體約2000人,其中有來自台灣130多人以及多位美國、東南亞的華僑參加此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