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蠶的結果 展開
蠶
漢語漢字
蠶,讀作cán,釋義:指一種昆蟲。出自《晉書・慕容皝載記》:其耕而食,蠶而衣,亦天之道也。
● 蠶
cánㄘㄢˊ
◎ 昆蟲,有“家蠶”和“柞(zuò)蠶”,通常指“家蠶”,吃桑葉,吐絲做繭。絲可織綢緞。“柞蠶”吃柞樹葉,絲可織繭綢:~絲。~繭。~食。~寶寶(蠶的愛稱)。
漢英互譯
◎ 蠶
silkworm
English
silkworms
詳細字義
◎ 蠶
蠶 cán
〈名〉
蠶[漢語漢字]
(2)同本義 [silkworm]。有家蠶、柞蠶等。蠶絲為重要的纖維資源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宋· 張俞《蠶婦》
(3)又如:蠶舍(蠶屋。蠶房);蠶精(蠶神);蠶蛻(蠶眠期所脫的皮)
(4)蠶事。養蠶的工作 [silkworm-raising jobs]
羅敷善蠶桑。——《樂府詩集·陌上桑》
(5)又如:蠶功(蠶事);蠶母(古時主管蠶事的女官)
◎ 蠶
蠶 cán
〈動〉
養蠶 [raise silkworm]。如:蠶具(養蠶所用的器具);蠶作(養蠶的勞作);蠶耕(養蠶與耕田)
◎ 蠶寶寶 cánbǎobǎo
[silkworm]〈方〉∶對蠶的愛稱
◎ 蠶箔,蠶薄 cánbó,cánbó
[a bamboo (or reed) tray for raising silkworms] 養蠶用的平底竹編器具
◎ 蠶蔟 cáncù
[a small bundle of straw for silkworms to spin cocoon on] 供蠶作繭的草蔟,即“蠶山”
◎蠶豆cándòu
一年生草本植物,莖方中空,花白色有紫斑,果實有莢,種子可食。也稱“胡豆”
◎ 蠶繭 cánjiǎn
[silkworm cocoon] 蠶在化蛹前包圍其身體的、大部分由絲組成的外包層,蠶在其中化蛹
◎ 蠶眠 cánmián
蠶蛻皮前不動不食的狀態。俗稱眠。六、七日眠一次,經四眠后蛻皮即上簇結繭
◎ 蠶農 cánnóng
[sericulturist] 以養蠶為業的人
◎ 蠶沙 cánshā
[silkworm excrement] 家蠶糞,黑色,形同沙粒,干透后可作為枕頭的裝料或入葯
◎ 蠶山 cánshān
[a small bundle of straw for silkworms to spin cocoons on]〈方〉∶供蠶結繭的稻草或麥秸編結束,上尖下寬略似山形
◎ 蠶食 cánshí
[nibble away up;encroach] 比喻侵吞他國土地如蠶之食葉
◎ 蠶絲 cánsī
[natural silk] 家蠶為結繭而吐的絲,可用來紡織綢緞
◎ 蠶蟻 cányǐ
[newly-hatched silkworm] 剛孵化的蠶,體小而黑,形如蟻
◎ 蠶蛹 cányǒng
[silkworm pupa;silkworm chrysalis] 蠶蛾的蛹
◎ 蠶紙 cánzhǐ
[paper on which the silkworm moth has deposited its eggs] 蠶蛾在其上產了卵的紙
◎ 蠶子,蠶種 cánzǐ,cánzhǒng
蠶的寫法
【申集中】【蟲字部】蠶 ·康熙筆畫:10 ·部外筆畫:4
《唐韻》《集韻》《正韻》他典切,音腆。《爾雅·釋蟲》螼蚓,蜸蠶。《注》卽䖤蟺,江東呼寒蚓。《篇海》俗用為蠶字,非。
(蠶)《唐韻》昨含切《集韻》《韻會》《正韻》徂含切,音。絲蟲也。《說文》任絲也。《詩·豳風》蠶月條桑。《書·禹貢》桑土旣蠶。《淮南子·天文訓》蠶珥絲而商弦絕。《博物志》蠶三化,先孕而後交,不交者亦產子。《爾雅翼》蠶之狀,喙呥呥類馬,色斑斑似虎。初拂謂之蚝,以毛掃之,蠶尚小,不欲見露氣。桑葉著懷中令暖,然後切之得氣,則眾惡除也。《酉陽雜俎》食而不飮者蠶。
又原蠶。《埤雅》再蠶謂之原蠶,一名魏蠶,今以晚葉養之。
又紅蠶。蠶足於葉三俯三起,二十七日而蠶已老,則紅,故謂之紅蠶。
又野蠶。《後漢·光武紀》野蠶成繭,被于山阜。
又華蠶。《述異記》園客種五色香草,啖華蠶,得繭一百二十枚,大如甕。
又《本草》石蠶,一名沙蝨,乃東澗水中細蟲。
又雪蠶,生隂山及峨嵋山,北人謂之雪蛆。
又金蠶,屈如指環,食故緋帛錦,如蠶之食葉也。
又蠶室。《晉書·禮志》皇后親乗車東郊苑中蠶室祭蠶神。
又蠶神。《爾雅翼》今蠶神曰苑窳婦人、寓氏公主,凡二神。
又人名。《成都記》蠶叢氏,蜀君也。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蜀郡蠶陵。《國名記》彭之遵縣有蠶厓。
又蠶繭,草名。《本草》治腫脹。
【卷十三】【䖵部】蠶
任絲也。從䖵朁聲。昨含切
(蠶) 任絲蟲也。任俗譌作吐。今正。任與蠶以㬪韻為訓也。言惟此物能任此事。美之也。絲下曰。蠶所吐也。從䖵。朁聲。昨含切。古音在七部。讀如鬵。
(其一) (晉·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唐·王維)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立,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宋·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
子規聲里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
才了蠶桑又插田。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宋·張俞)
昨日入城市,
歸來淚滿巾。
遍身羅綺者,
不是養蠶人。
(宋·謝枋得)
子規啼徹四更時,
起視蠶稠怕葉稀。
不信樓頭楊柳月,
玉人歌舞未曾歸。
無題
唐代: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蠶
(1)由“蠶”省中間之“曰”作字形4,再省作“?”,此字上部二“旡”形訛變為二“天”形便成“蝅”;
(2)由“蠶”訛變上部之二“旡”形為二“天”形作“蠺”,再省其中部之“曰”作“蝅”。
此兩系殊途同歸,都形成“蝅”字。由“蝅”再省其上部二“天”為一“天”,最後便形成“蠶”。現以“蠶”為“蠺”的簡體字,得到合法的地位。
“蠶”可認為從蟲、天聲,與“蠺”從朁聲古音相近,故在造字理據上也可說通,可以認為是替換聲符的異體字。 “蠶”是蠶蛾科和天蠶科昆蟲的通稱,能吐絲結繭。
蠶
時代 | 字頭 | 聲韻系統名稱 | 韻部 | 聲母 | 韻母 |
---|---|---|---|---|---|
先秦 | 蠺 | 高本漢系統 | dzʰ | əm | |
蠺 | 王力系統 | 侵 | dz | əm | |
蠺 | 董同龢系統 | 侵 | dzʰ | ə̂m | |
蠺 | 周法高系統 | 侵 | dz | əm | |
蠺 | 李方桂系統 | 侵 | dz | əm | |
魏 | 蠺 | 侵 | əm | ||
晉 | 蠺 | 侵 | əm | ||
南北朝 | 蠺 | 宋北魏前期 | 覃 | əm | |
蠺 | 北魏後期北齊 | 覃 | əm | ||
蠺 | 齊梁陳北周隋 | 覃 | əm | ||
隋唐 | 蠺 | 擬音/高本漢系統 | dzʰ | ɑ̆m | |
蠶、蠺 | 擬音/王力系統 | (蠶)tʰ、(蠺)dz | (蠶)ien、(蠺)ɒm | ||
蠶、蠺 | 擬音/董同龢系統 | (蠶)tʰ、(蠺)dzʰ | (蠶)iɛn、(蠺)Am | ||
蠶、蠺 | 擬音/周法高系統 | (蠶)tʰ | (蠶)iɛn、(蠺)em | ||
蠶、蠺 | 擬音/李方桂系統 | (蠶)th、(蠺)dz | (蠶)ien、(蠺)ậm | ||
蠶、蠺 | 擬音/陳新雄系統 | (蠶)tʰ、(蠺)dzʰ | (蠶)iɛn、(蠺)əm |
韻書 | 字頭 | 小韻 | 韻攝 | 聲調 | 韻目 | 聲母 | 開合 | 等第 | 清濁 | 反切 | 擬音 |
---|---|---|---|---|---|---|---|---|---|---|---|
廣韻 | 蠶 | 咸 | 平聲 | 覃 | 從 | 開口呼 | 一 | 全濁 | 昨含切 | dzʰAm | |
集韻 | 平聲 | 覃 | 徂含切 | ||||||||
韻略 | 平聲 | 覃 | 徂含切 | ||||||||
增韻 | 平聲 | 覃 | 徂含切 | ||||||||
中原音韻 | 蠶 | 陽平 | 監咸 | 清 | 次清 | tsʼam | |||||
中州音韻 | 平聲 | 監咸 | 藏含切 | ||||||||
洪武正韻 | 蠶 | 平聲 | 二十一覃 | 從 | 全濁 | 徂含切 | dz‘am | ||||
分韻撮要 | 慚 | 陽平 | 第二十四緘減鑒甲 | 清 |